
缅甸猫是一种中型、肌肉发达的猫种,以其短毛和友善的性格而著称。这个品种的身体结实而优雅,头部圆润,眼睛大而明亮,通常呈现出金色或黄色,增添了它们的独特魅力。缅甸猫的被毛短而光滑,质感如缎子般柔软,颜色丰富多样。
性格: 通常性格温顺、亲人且非常聪明。缅甸猫性情外向,喜欢与人互动,是一种非常依恋主人的猫咪。它们聪明、好奇,喜欢探索环境,并且能够很好地适应家庭生活。缅甸猫表现出高度的社交性,喜欢参与家庭活动,能够与儿童和其他宠物相处融洽。
体型类型: 该品种属于半外来型(Semi-foreign)。
被毛颜色: 缅甸猫的被毛颜色通常包括深褐色、香槟色、蓝色和淡紫色等,这些颜色都带有光泽,增强了它们的优雅外观。被毛短而紧密,易于打理。
平均寿命: 通常为 12-16 年。
体重: 成年雌性体重通常为 3.2-4.5 公斤,雄性为 4.0-5.4 公斤。
适合家庭环境: 适合各种家庭环境,尤其是那些希望拥有一只温和、聪明且亲近的猫咪的家庭。缅甸猫适应能力强,喜欢与人互动,特别适合室内饲养。
承认机构: 目前,该品种被 TICA、ACBA 等机构承认。
综述
缅甸猫(Burmese)是一种性格活泼、亲人且充满能量的猫咪品种。它们以其独特的深色皮毛、圆润的头部和金黄色或琥珀色的眼睛而闻名。缅甸猫起源于东南亚,尤其是在缅甸地区,后来在 20 世纪 30 年代被引入美国,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缅甸猫品种。
在中国,缅甸猫虽然相对不如布偶猫等品种广为人知,但它们的忠诚、亲和的性格逐渐赢得了一些爱猫人士的青睐。随着中国宠物市场的不断成熟,缅甸猫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长。虽然其数量在中国还不算多,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繁育人和宠物店的推广,这一品种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缅甸猫的性格使其非常适合家庭生活,特别是那些喜欢互动且有时间陪伴宠物的家庭。它们的被毛短且光滑,护理需求相对较低,但它们仍需要足够的运动和互动,以保持健康和活力。尽管缅甸猫通常较为健康,但它们也可能面临一些遗传性健康问题,如低血钾症和肥胖,因此需要定期的兽医检查和适当的饮食管理。
总的来说,缅甸猫以其温柔且充满活力的性格,正在逐步在中国赢得更多爱猫人士的喜爱。
历史
1871 年,哈里森·韦尔在伦敦的水晶宫举办了一场猫展。展览中出现了一对暹罗猫,它们的体型与现代的美国缅甸猫非常相似,可能也与现代的东奇尼猫相近。在 19 世纪末期,英国首次尝试培育缅甸猫,但结果却是出现了所谓的巧克力色暹罗猫,而非一种独立的品种。这种看法持续了多年,导致了缅甸猫和暹罗猫的杂交,以期更加符合暹罗猫的体型标准。结果,这个品种在英国逐渐消失。
1930 年,约瑟夫·奇斯曼·汤普森将一只名为黄毛的深色母猫带到旧金山。汤普森认为这只猫的体型与暹罗猫有足够的差异,有潜力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品种。黄毛与一只名为泰毛的深色重点色暹罗猫交配,随后与她的儿子再交配,产生了深棕色的小猫,这些小猫成为了新缅甸猫品种的基础。1936 年,猫迷协会(CFA)正式承认了这个品种。然而,由于持续与暹罗猫的杂交,原始品种逐渐被同化,CFA 在十年后暂停了对该品种的承认。然而,几位美国育种者持续努力改进缅甸猫的标准,最终在 1954 年,CFA 取消了暂停令。1958 年,联合缅甸猫迷协会(UBCF)制定了美国的评判标准,自那时起基本没有改变。
与此同时,在英国,对缅甸猫的兴趣开始重新燃起。新的英国育种计划的猫来自多种体型,包括一些从美国进口的猫。到 1952 年,英国已经培育出三代纯种缅甸猫,该品种得到了英国猫爱好者管理委员会(GCCF)的认可。自 1950 年代以来,英联邦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开始进口英国缅甸猫,因此,大多数国家的标准基于英国的标准。
历史上,这个品种的两个版本在基因上是严格区分的。20 世纪 80 年代,CFA 将欧洲缅甸猫(也称为“传统型”)降级为非品种。GCCF 禁止登记所有从美国进口的缅甸猫,以保留“传统型”血统。大多数现代猫咪注册机构并不正式承认这些双重标准为独立的品种,但那些承认的机构将英国类型称为欧洲缅甸猫。最近,国际猫协会(TICA)和 CFA 的一些俱乐部在欧洲的特定展览中开始使用美国缅甸猫的品种标准。
在品种发展的早期,人们发现黄毛本身实际上是暹罗猫与缅甸猫的杂交后代。这种早期的杂交类型后来被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品种,今天称为东奇尼猫。缅甸猫在孟买猫和布米拉猫等其他品种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观与特征
缅甸猫有多种纯色和玳瑁色:浓郁的深海貂棕色;中等暖蓝色;带有粉红色或浅黄褐色调的暖蜂蜜巧克力色;从亮粉灰色到带有粉色调的银白铂金色不等的漂亮丁香色;带有蜜瓜橙色调的浅金杏红色;带有杏色暗示的浓郁暖深奶油色;以及在玳瑁色猫中红色或奶油色与深褐色、巧克力色、蓝色或丁香色的柔和混合。所有这些颜色的猫都有迷人的金色眼睛,闪烁着它们对你的爱。年轻猫的重点色会较深,但随着猫的年龄增长和被毛的成熟,身体颜色会变得更深更丰富,直到身体与腿部、头部和尾部的颜色几乎没有差别。
缅甸猫是中等大小、紧凑的猫种,身体强壮且肌肉发达,因此虽然体型不大,但重量却令人惊讶。它们有着短而丝滑的单层被毛,贴身覆盖在肌肉发达的身体上,触感极佳。缅甸猫如同小斗牛犬般结实,雌性比雄性略小。它们的头部圆润,大大的、无辜的金色眼睛给人一种甜美的表情。
缅甸猫的缎子般的被毛需要的护理很少。每周用橡胶刷梳理一次以去除松散的毛发,可以使被毛闪亮。用手抚摸和梳理的油脂有助于维持被毛的平衡,最后用麂皮巾轻轻擦拭,可以达到完美的光泽效果。
缅甸猫有着柔软、甜美的声音,如果你鼓励,它们会很乐意与你交谈。这些迷人的猫以丰富的色彩、大大的金色眼睛和天鹅绒般的爪子赢得你的心,而你会惊讶于没有它们的生活是如何度过的。
性格
缅甸猫(Burmese)性格极其温和,亲近人类,喜欢蜷缩在任何可以坐下的膝盖上。它们活泼好动,甚至会加入最小家庭成员的游戏中,轻松接受被打扮成玩偶服装并像活的娃娃一样被抱来抱去。缅甸猫是非常社交的猫种,依赖陪伴,如果家里没有人陪它们,它们会感到孤独。它们是理想的家庭宠物,但如果你家的生活节奏较快,意味着它们可能会长时间独处,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养两只缅甸猫,以便它们互相陪伴。
健康
缅甸猫(Burmese)虽然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的猫种,但它们也存在一些重要的遗传性疾病。
- 缅甸头部缺陷(Burmese Head Defect): 这是缅甸猫中特有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头颅和面部结构的发育不良。患有这种缺陷的小猫通常在出生时就无法存活,或需要立即安乐死。这个疾病是由一个共显性基因引起的,这意味着即使猫只携带一个有缺陷的基因,也可能会在外貌上表现出轻微的头部形态异常。
- 缅甸低钾血症(Burmese Hypokalemia): 这是另一种常见的遗传病,由隐性基因引起,表现为骨骼肌无力,尤其是在颈部肌肉处。受影响的猫可能会出现走路困难或无法正常抬头的症状。虽然这种病不至于致命,但通常需要通过补充钾来进行管理。
- 遗传性眼部和面部畸形: 缅甸猫还容易遗传一些眼部和面部的畸形,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问题或外观上的变化。
- 糖尿病: 在澳大利亚和欧洲,缅甸猫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其他猫种高出很多。虽然糖尿病与环境和饮食有一定关联,但遗传因素在缅甸猫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这些遗传病提醒我们在缅甸猫的繁育和养护中,基因检测和预防性护理的重要性。了解这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可以帮助猫主人及早采取措施,保障猫咪的健康与幸福。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ACBA 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