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种母猫是否健康,绝不仅仅取决于它是否吃得好、长得壮。营养只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对于正在开展繁育工作的猫舍来说,系统的健康维护与免疫管理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体检、粪便检查、血检与疫苗接种等多个角度,介绍如何通过科学的免疫与疾病预防策略,为母猫及其未来的幼崽构建一个坚实的健康屏障。
一、健康检查不是一次性的任务
当你首次引进种母猫时,通常会安排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和疫苗记录核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但请注意:健康检查不应止步于“购入时”。真正专业的繁育管理,要求你在整个繁殖周期内持续关注种猫的健康状态。
建议执行的检查频率如下:
- 粪便检查: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在每次配种前、或与其他猫接触后应主动送检,排查寄生虫或消化系统异常
- 血液检查:若猫长期只在自家环境中生活、无外出或交配行为,可不定期检测;但若曾送配、借种或短期寄养在其他猫舍,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血液筛查
- 具体检项因地区而异:某些地区猫白血病(FeLV)、猫免疫缺陷病毒(FIV)或血液寄生虫(如 Hemobartonella)流行,兽医会根据本地情况建议相应项目
健康检查的目的,并不是寻找病症,而是为种猫建立一个持续的健康档案,便于你在未来的繁育安排中做出科学决策。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Dan 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