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育人在照顾繁育母猫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母猫的健康状况。其中,囊性子宫内膜增生(CEH)和子宫蓄脓是较为常见且需要重点关注的疾病。了解这些疾病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对于保障繁育母猫的健康,顺利开展繁育工作至关重要。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疾病。
囊性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蓄脓的成因
囊性子宫内膜增生的成因
囊性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子宫内增殖性和退行性变化的疾病。过去人们通常认为,由于猫是诱导排卵动物,所以囊性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蓄脓的发生率比狗低。然而,近期研究表明,很多猫也是自发排卵动物,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在没有怀孕的情况下,长时间受到孕激素的影响。反复的假孕可能使子宫易患囊性子宫内膜增生。研究发现,大多数患有子宫蓄脓的母猫,在之前60天内的某个时间处于发情期。
孕激素会导致子宫内膜和子宫内的内膜腺体增生(体积增大)。同时,孕激素还会抑制局部免疫,降低子宫肌肉层(子宫肌层)的收缩能力。雌激素(发情期大量产生)会使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数量增加,并且在发情期导致子宫颈扩张,这就使得作为阴道正常菌群一部分的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等)能够上行进入子宫。正常情况下,猫的阴道内既有需氧菌也有厌氧菌。年轻的猫比年老的猫阴道细菌更多,处于发情期或怀孕的猫比非发情期的猫细菌更多。由于母猫阴道内有正常的细菌菌群,所以阴道培养结果很难准确判断。细菌上行和异常的子宫内膜共同作用,使母猫容易患上子宫蓄脓。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ACBA 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