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猫的毛色遗传学决定了猫毛的颜色、图案、长度和质地。猫毛的各种变化是物理特性,不应与猫的品种相混淆。一只猫可能具有某个品种的毛色,但实际上并非该品种。例如,涅瓦假面猫(西伯利亚重点色猫)可能会有重点色的毛色,而这是暹罗猫典型的毛色。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纯色

真黑色素和褐黑素

真黑色素

褐色基因B/b/bl编码TYRP1(Q4VNX8),这是一种参与真黑色素色素生成代谢途径的酶。其显性形式B会产生黑色的真黑色素。它有两个隐性变体,b(巧克力色)和bl(肉桂色),其中bl对B和b均为隐性。[1] 巧克力色是浓郁的深棕色,在某些品种中也被称为栗色。肉桂色是浅棕色,可能会带点红色。

伴性红色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伴性红色 “橙色” 基因座O/o,决定了猫是否会产生真黑色素。在拥有橙色毛发的猫中,褐黑素(红色色素)会完全取代真黑色素(黑色或棕色色素)。[2] 这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橙色等位基因是O,非橙色是o。雄性通常只能是橙色或非橙色,因为它们只有一条X染色体。由于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它们有这个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OO会导致橙色毛发,oo会导致毛发没有任何橙色(黑色、棕色等),而Oo会产生一只玳瑁猫,其毛发的某些部分是橙色,其他部分是非橙色。[3] 每三千只玳瑁猫中就有一只是雄性,这使得这种组合虽有可能但很罕见——不过,由于其遗传特性,雄性玳瑁猫往往会表现出染色体异常。[4] 在一项研究中,不到三分之一的雄性三色猫具有简单的XXY克兰费尔特氏综合征核型,略多于三分之一是复杂的XXY嵌合体,约三分之一根本没有XXY成分。[4]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通常被称为 “橙色” 的毛色在科学上被称为红色。其他常见的名称包括黄色、姜黄色和橙黄色。红色的展示猫有深橙色的毛色,但也可能呈现出黄色或浅姜黄色。据推测,未确定的 “泛红多基因” 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橙色对非刺鼠色是上位基因,所以所有红色的猫都是虎斑猫。“纯色” 的红色展示猫通常是低对比度的刺鼠纹虎斑猫。[5]

2009年,橙色基因座上的基因被缩小到X染色体上的一段3.5 Mb的区域。[6] 2024年发现,与橙色基因座相关的显性橙色是Arhgap36(一种Rho GTP酶激活蛋白)调控区域的基因组缺失的结果。这种缺失导致该蛋白在黑素细胞中的表达增加了13倍。 [7][8]

淡化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乳色

浓密色素基因D/d,编码黑素亲和蛋白(MLPH;A0SJ36),这是一种参与将色素运输和沉积到正在生长的毛发中的蛋白质。[5] 当一只猫有两个隐性d等位基因(马耳他淡化)时,黑色毛发会变成 “蓝色”(看起来是灰色),巧克力色毛发会变成 “淡紫色”(看起来是浅色,几乎是带灰色的棕色——淡紫色),肉桂色毛发会变成 “浅黄褐色”,红色毛发会变成 “奶油色”。[9] 与红色猫类似,所有奶油色的猫都是虎斑猫。d等位基因是一个单碱基缺失,会截断该蛋白质。如果猫有d/d基因,毛发就会被淡化。如果基因是D/D或D/d,毛发则不受影响。[5]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蓝乳玳瑁

猫毛色淡化概述[9]

基本颜色淡化颜色淡化修饰色,双重淡化
黑色(“棕色”)蓝色(“灰色”)焦糖色,以蓝色为基础的焦糖色(英国)
巧克力色淡紫色灰褐色,以淡紫色为基础的焦糖色(英国)
肉桂色浅黄褐色以浅黄褐色为基础的焦糖色(英国)
红色(“橙色”)奶油色杏色
琥珀色浅琥珀色未知
白色不适用不适用

其他基因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两只琥珀色虎斑挪威森林猫,显示出随年龄变化的颜色差异。左边是一只雌性小猫,右边是一只成年雄性猫。

巴林顿棕色是一种隐性褐色基因,它会将黑色淡化成红木色,棕色淡化成浅棕色,巧克力色淡化成淡咖啡色。它与上述褐色基因不同,且只在实验室猫中被观察到。[10]
淡化修饰基因Dm,作为一种显性性状会使淡化颜色 “焦糖化”。在爱猫人士中,这种现象作为一个独立基因的存在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来源请求]
琥珀色,是延伸基因座E/e(促黑素细胞激素1受体,MC1R)上的一种突变,会将黑色色素变为琥珀色或浅琥珀色,外观类似于红色和奶油色。小猫出生时颜色较深,但随着年龄增长会变浅。与其他淡化颜色不同(其爪子和鼻子是淡化后的颜色),琥珀色猫的爪子和鼻子仍然呈现出原本未淡化的颜色。这种现象最初是在挪威森林猫中被发现的。[11]
在延伸基因座上发现的另一种隐性突变会导致缅甸猫出现赤褐色。它用er表示。和琥珀色猫一样,赤褐色猫随着年龄增长颜色也会变浅。[12]
有人还假设,在渐层银色和金吉拉波斯猫中存在一种修饰因子,由于褐黑素生成水平较低,它们的毛发在成年后会变成淡金色。这些猫看起来像渐层或毛尖色的金色猫,但在基因上是渐层或毛尖色的银色猫。这可能与银色猫中被称为 “变色” 的现象有关。

虎斑猫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一只额头有经典 “M” 形花纹的鲭鱼纹虎斑猫

虎斑猫有一系列斑驳和块状的毛色,由较浅背景上的深色图案组成。这种多样性源自多个基因及其产生的表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数虎斑猫的脸上都有细细的深色斑纹,包括额头上的 “M” 形花纹和眼线效果,嘴唇和爪子有色素沉着,鼻子是粉红色的,边缘有较深的色素。[来源请求] 然而,以下不同的毛色图案都是可能的:

  • 鲭鱼纹:细细的深色条纹(有时也被称为 “老虎条纹”)
  • 块状/经典纹:较粗的深色色素带或旋涡
  • 斑点纹:破碎的条纹,看起来更像单独的斑点
  • 刺鼠纹:身体上没有明显的条纹、斑点或块状花纹——不过在腿部、脸部和尾巴上可能会看到一些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鲭鱼纹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经典纹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斑点纹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刺鼠纹(麻纹)

刺鼠色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沿毛干有交替条纹的刺鼠色毛发

刺鼠色因子决定了虎斑猫毛色的 “背景”,由沿毛干带有深色真黑色素和浅色褐黑素条纹的毛发组成。刺鼠色基因,带有其显性A等位基因和隐性a等位基因,控制着刺鼠色信号蛋白(ASIP;Q865F0)的编码。野生型显性A会导致条纹的出现,从而对毛发产生整体的淡化效果,而隐性非刺鼠色或 “高黑色素” 等位基因a不会启动色素沉着途径的这种转变。因此,纯合子aa在毛发的整个生长周期中都会产生色素,因而毛发全长都有色素。[13] 这些纯合子整体颜色较深,掩盖了典型的深色虎斑斑纹的外观——有时可以看到潜在图案的一点痕迹,被称为 “幽灵条纹”,尤其是在小猫身上的明亮斜光下,以及成年猫的腿部、尾巴上,有时在其他部位也能看到。

虎斑图案被纯色掩盖的一个主要例外情况是,O/o基因座的O等位基因对aa基因型是上位基因。也就是说,在红色或奶油色的猫中,无论刺鼠色基因座的基因型如何,都会显示出虎斑斑纹。然而,一些红色和大多数奶油色虎斑猫在缺乏刺鼠色等位基因时,其图案会更淡,这表明aa基因型即使不会导致完全掩盖,仍然会有微弱的影响。这一过程的机制尚不清楚。

深色斑纹

A1染色体上的虎斑基因座解释了家猫中大多数的虎斑图案,包括大多数品种中所见的那些图案。显性等位基因TaM产生鲭鱼纹虎斑猫,隐性等位基因Tab产生经典(有时也称为块状)虎斑猫。[14] 已确定导致这种不同图案的基因是跨膜氨肽酶Q(Taqpep,M3XFH7)。[来源请求] 该蛋白质第139位残基的苏氨酸被天冬酰胺取代(T139N),导致家猫出现虎斑表型。在猎豹中,该蛋白质外显子20中的一个碱基对插入,用109个新残基取代了16个C末端残基(N977Kfs110),产生了帝王猎豹的毛色变体。[15]

野生型(非洲野猫)是鲭鱼纹虎斑(条纹看起来像细细的鱼骨,可能会断裂成条纹或斑点)。最常见的变体是经典虎斑图案(在浅色背景上有宽条纹、旋涡和深色螺旋,通常在侧面有靶心或牡蛎图案)。[15] 斑点纹虎斑猫的条纹断裂成斑点,这些斑点可能是垂直或水平排列的。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斑点毛色是由鲭鱼纹条纹的修饰引起的,并且可能通过多个基因座导致不同的表型,如 “破碎鲭鱼纹” 虎斑猫。如果基因是Sp/Sp或Sp/sp,虎斑毛色将是斑点或破碎的。如果是sp/sp基因,虎斑图案将保持鲭鱼纹或块状。这个基因对刺鼠纹毛色的猫没有影响。[14]

刺鼠纹虎斑

B1染色体上的刺鼠纹(Ti)基因座控制 “刺鼠纹毛色” 的产生,即几乎没有条纹或条带的刺鼠色毛色。刺鼠纹虎斑猫在随机繁殖的群体中很罕见,但在某些品种中是固定的,如阿比西尼亚猫和新加坡猫。[16] TiA是产生刺鼠纹毛色的显性等位基因;Ti+是隐性等位基因。导致刺鼠纹虎斑斑纹的基因是Dickkopf相关蛋白4(DKK4)。[17] 第63位残基的半胱氨酸被酪氨酸取代(C63Y)和第18位残基的丙氨酸被缬氨酸取代(A18V)都会导致DKK4减少,这与刺鼠纹毛色有关。阿比西尼亚猫品种中存在这两种变体,而缅甸猫品种中发现了A18V变体。[16] 条纹在脸部、尾巴、腿部,有时在胸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渗透出来”)。传统上认为,这种情况在杂合子(TiATi+)中会发生,而在纯合子(TiATiA)中几乎或完全不存在。刺鼠纹虎斑等位基因是上位基因,因此会完全(或大部分)掩盖所有其他虎斑等位基因,“隐藏” 了它们原本会表达的图案。[14]

曾经有人认为TiA是虎斑基因的一个等位基因,称为Ta,对该基因座上的所有其他等位基因都是显性的。[18]

其他基因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孟加拉猫的玫瑰斑图案

据推测,其他基因(图案修饰基因)负责产生各种类型的斑点图案,其中许多是基本鲭鱼纹或经典图案的变体。也有一些假设的因素会影响刺鼠色转变的时间和频率,影响刺鼠色条纹的宽度以及单根毛发上真黑色素和褐黑素交替条纹的数量和质量。在乔西猫品种中有一个尚未确定的基因,但据信与刺鼠色基因有关,它会产生类似于阿比西尼亚猫刺鼠纹毛色的银尖黑色毛发,被称为 “斑驳色”。据说这种现象是家猫与丛林猫(Felis chaus)杂交遗传下来的。
玫瑰斑虎斑图案是一种类似于豹子的图案,玫瑰斑斑点遍布全身。这种图案出现在杂交猫品种中,如孟加拉猫和塞弗拉猫。[19][不可靠来源]
抑制色素基因I/i。显性等位基因(I)会产生毛尖色毛发,只有毛尖是完全有颜色的,而基部是白色的。这个等位基因似乎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尖色,从深色毛尖的银色虎斑到浅色毛尖的渐层银色和金吉拉银色。抑制基因与非刺鼠色基因型(I-aa)相互作用,产生被称为烟色的毛色。纯合隐性基因型与刺鼠色基因(iiA-)结合时,会产生虎斑色,其范围可以从深色图案的棕色虎斑,到较浅的 “金色虎斑”,再到非常浅的渐层或金吉拉金色。带有抑制基因(I-O-)的红色和奶油色猫通常被称为 “锦色猫”。

玳瑁猫和三色猫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玳瑁猫有橙色毛发(基于褐黑素)和黑色或棕色(基于真黑素)毛发的斑块,这是由X染色体失活导致的。因为这需要两条X染色体,所以绝大多数玳瑁猫都是雌性,大约每3000只中才有1只是雄性。[20] 雄性玳瑁猫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如克兰费尔特氏综合征、嵌合体现象,或者是一种被称为嵌合的现象,即两个早期胚胎融合成一只小猫。

白色斑点相对较少的玳瑁猫被称为 “玳瑁白花猫”,而白色斑点较多的猫在美国被称为三色猫。三色猫也被称为三花猫,在日语中称为 “三毛猫(mi-ke)”(意为 “三种毛发”),在荷兰语中称为 “lapjeskat”(意为 “花斑猫”)。区分玳瑁猫和三色猫的因素是真黑素和褐黑素的分布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白色毛发的数量,因为白色斑点基因会对黑色素的总体分布产生影响。一只同时具有橙色和非橙色基因(Oo)且几乎没有白色斑点的猫,会呈现出黑色/红色和蓝色/奶油色的斑驳混合,让人联想到玳瑁的材质,这种猫被称为玳瑁猫。一只具有大量白色毛发的Oo基因猫,会有更大、界限分明的黑色/红色和蓝色/奶油色斑块,在美国被称为三色猫。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蓝色玳瑁白花(淡化三色)英国短毛猫

当白色毛发数量处于中间水平时,一只猫可能会呈现出三色猫的图案、玳瑁猫的图案,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图案,这取决于其他表观遗传因素。蓝色玳瑁猫,或淡化三色猫,毛色较浅(蓝色/奶油色),有时也被称为印花布猫或云纹虎斑猫。[21]

一只真正的三花猫必须由三种颜色组成:白色、像姜黄色或奶油色这样基于红色的颜色,以及像黑色或蓝色这样基于黑色的颜色。三花猫不应与虎斑图案中的自然渐变相混淆。虎斑猫浅色条纹中呈现的色调不被认为是一种单独的颜色。[22]

变体

基本的玳瑁猫图案会因真黑素的颜色(B基因座)和淡化程度(D基因座)而有几种不同的颜色。
虎斑玳瑁猫,也被称为 “torbies”,在基于红色和基于黑色的毛色上都有虎斑图案。三色虎斑猫也被称为 “calibys” 或 “tabicos”。[23]
带有小面积白色斑块的玳瑁猫被称为 “tortico猫”,这个词是 “calico(三色猫)” 和 “tortoiseshell(玳瑁猫)” 的混合词。[24][验证失败]

白色斑点和上位白色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KIT基因决定了猫的毛发是否会有白色,除非纯白色毛发是由白化病引起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白色斑点和上位白色(也称为显性白色)是两个不同的基因(分别称为S和W),[25] 但实际上它们都位于KIT基因上。这两种情况已被合并为一个白色斑点基因座(W)。白色斑点可以有多种形式,从一个小的白色斑点到土耳其凡湖猫那种大部分是白色的图案,而上位白色则会产生一只完全白色的猫(纯色或纯白)。KIT基因W基因座有以下等位基因:[25][26][27]

  • WD(或W)=显性白色(纯色/纯白),常染色体显性等位基因。它通过破坏黑素细胞的复制以及向皮肤的迁移,导致毛发完全呈白色。该等位基因的携带者无论携带其他任何与颜色相关的基因,毛发都是白色的。它与蓝色眼睛和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有关。[28] 耳聋是由于黑素母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存活率降低导致的,这些细胞除了会产生色素生成细胞外,还会发育成多种神经细胞类型。有一只或两只蓝色眼睛的白色猫耳聋的可能性特别高。显性白色与白化病(c)不同,白化病是由不同基因的突变导致的,且已知对白化病对听力没有影响。
  • wS(或S)=白色斑点(双色或三色猫),显性等位基因。它只会破坏黑素细胞向皮肤某些斑块的迁移,从而导致白色斑点的形成。它表现出共显性和可变表达性:
  • 杂合子(Wh或Ss)=高度白色斑点(白色占比0–50%);双色/三色或腹部白色(通常是爪子、鼻子、胸部和腹部),相对于纯色是显性的。杂合子猫的白色毛发占比在0%到50%之间。
  • 纯合子(Wl或SS)=低度白色斑点(白色占比50%到100%);显性花斑和凡湖猫图案。凡湖猫图案以土耳其的凡湖地区命名,表现为颜色仅分布在头部和尾巴。
  • w(或N)=野生型或正常(非白色毛发),隐性等位基因。纯合子的猫毛发不会有任何白色。
  • wg=伯曼猫白色手套等位基因,隐性等位基因。[26][29][30]
  • wsal=“salmiak” 等位基因,隐性等位基因。除了白色燕尾服图案外,毛发的根部有颜色,尖端逐渐变为白色,但头部的毛发通常整根都有颜色。它在芬兰被发现,这个名字意为 “咸味甘草”。[31]

重点色和白化病

重点色图案最常与暹罗猫联系在一起,但由于杂交繁殖,它也可能出现在任何(非纯种)家猫身上。一只重点色猫的脸部、耳朵、爪子和尾巴颜色较深,身体其他部位则是同一种颜色的较浅版本,并且可能有一些白色。重点色图案的确切名称取决于实际颜色。一些例子包括海豹重点色(深棕色到黑色)、巧克力重点色(温暖的浅棕色)、蓝色重点色(灰色)、淡紫色或霜色重点色(银灰色带粉色)、红色或火焰重点色(橙色)以及玳瑁重点色(玳瑁斑驳色)。这种图案是酪氨酸转化为色素(如黑色素)代谢途径中一种酶的温度敏感突变的结果;因此,除了在皮肤温度稍低的四肢或末端部位外,几乎不产生或不产生色素。出于这个原因,重点色猫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体温下降而颜色变深;此外,由于温度变化,严重受伤部位的毛发有时可能会变深或变浅。更具体地说,白化病基因座包含基因TYR(P55033)。[5] 此前有理论认为,存在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分别导致蓝眼白化病和粉眼白化病。

虽然暹罗猫的重点色图案是由TYR基因产生的最著名的毛色,但该基因座上也存在其他颜色突变。

  • C是野生型等位基因,会导致完全的色素沉着,并且对该基因座上所有其他已知等位基因完全显性。
  • 重点色=cs是与暹罗猫重点色图案相关的等位基因。
  • 乌贼色=cb是一个称为乌贼色(或纯色)的等位基因,与缅甸猫最为相关。它产生的图案与暹罗猫的重点色图案相似,但对比度低得多,眼睛为琥珀黄色到绿色。
  • 貂色=cs和cb是共显性的,cb/cs基因的猫具有称为貂色的中间表型,[32] 其色素分布介于乌贼色和重点色之间,眼睛颜色为蓝绿色(海蓝宝石色)。
  • 白化病=c和c2是两个同义等位基因,对该基因座上所有其他等位基因都是隐性的,会导致白化病。[33][34]
  • cm是缅甸猫中的一种新突变,会产生一种名为摩卡色的颜色图案。它与其他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确定。[35]
    酪氨酸途径也会产生神经递质,因此该途径早期的突变可能不仅会影响色素,还会影响神经发育。这导致重点色猫中斗鸡眼的出现频率较高,以及白虎中斗鸡眼的高频率出现。[36]

不同黑色(海豹色、深貂色)重点色猫的对比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黑色重点色暹罗猫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黑色貂色东奇尼猫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黑色乌贼色缅甸猫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黑色块状虎斑(猞猁)重点色猫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黑色玳瑁重点色猫

银色和金色系列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一只带有褐黑素(红色色素)和真黑素(黑色或棕色色素)的棕色虎斑猫的刺鼠色毛发。

银色

银色系列是由黑色素抑制基因I/i引起的。其显性形式会抑制黑色素的产生,但它对褐黑素(红色色素)的影响远大于对真黑素(黑色或棕色色素)的影响。对于虎斑猫来说,这会使底色变成闪亮的银色,而条纹颜色保持不变,形成冷色调的银色虎斑。对于纯色猫来说,它会使毛发基部变浅,使其成为银烟色。“锦色” 一词通常用于描述猫身上红色银色和奶油色银色(抑制基因(I-O-))的毛色。

宽带因子

银色刺鼠色猫可以有一系列的表型,从银色虎斑,到银色渐层(不到一半的毛发有色素,大约占毛发长度的1/3),再到毛尖银色,也称为金吉拉或贝壳色(只有毛发的最尖端有色素,大约占毛发长度的1/8)。这似乎受到假设的宽带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使毛发基部的银色带更宽。繁育者通常将宽带表示为单个基因Wb/wb,但它很可能是一种多基因性状。

金色系列

如果一只猫具有宽带性状但没有银色黑色素抑制基因,那么色带将是金色而不是银色。这些猫被称为金色虎斑猫,或者在西伯利亚猫中被称为阳光虎斑猫。金色是由CORIN基因引起的。金色渐层和金色毛尖也是可能的,其毛发长度分布与银色基因的情况相同。然而,不存在金色烟色,因为宽带和非刺鼠色的组合只会产生纯色猫。[38][不可靠来源][39]

毛尖色或渐层色猫

培育出理想的虎斑猫、毛尖色[法语]、渐层色或烟色猫所涉及的遗传学是复杂的。不仅有许多相互作用的基因,而且基因有时不会完全表达,或者相互冲突。例如,银色黑色素抑制基因在某些情况下不会阻止色素的产生,从而导致底毛颜色更灰,或者出现变色(毛发呈黄色或锈色)。对于爱猫人士来说,更灰的底毛不太受欢迎。

同样,非刺鼠色基因表达不佳或黑色素抑制基因过度表达会导致出现浅色、黯淡的黑烟色。各种尚未确定的多基因(相关基因组)、表观遗传因素或修饰基因,被认为会导致不同的毛色表型,其中一些被爱猫人士认为比其他的更受欢迎。

对毛尖色或渐层色猫有遗传影响的因素包括:

  • 刺鼠色基因。
  • 虎斑图案基因(例如Ta基因会掩盖虎斑图案)。
  • 银色/黑色素抑制基因I/i。
  • 金色CORIN基因。
  • 影响每根毛发上色带数量和宽度的因素,例如假设的宽带基因wb。从而产生渐层色或毛尖色(金吉拉/贝壳色)的色素沉着。
  • 影响真黑素和/或褐黑素色素表达的数量和质量的因素(例如理论上的泛红因素)
  • 导致毛发呈现闪亮外观的基因(例如孟加拉猫的亮片、田纳西卷毛猫的丝质、乔西猫的斑驳)。
  • 消除残留条纹的因素(假设的混沌、混乱、不混乱、消除和花斑因素)。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热斑毛色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一只黑白双色小猫,黑色毛发上有热斑毛色表现

热斑毛色是家猫中已知的一种现象,即怀孕的母猫发烧或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导致未出生小猫的毛发呈现出银色系的颜色(银灰色、奶油色或微红色),而不是小猫基因正常情况下所决定的颜色。出生后,在几周的时间里,银色的毛发会自然地被小猫基因所决定的毛色所取代。[40][41][42]

毛发长度和质地

猫的被毛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一只家虎斑猫的绒毛、芒毛和护毛

猫的毛发可以是短毛、长毛、卷毛或无毛。大多数猫都是短毛的,就像它们的祖先一样。[43] 毛发自然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护毛、芒毛和绒毛。这三种毛发的长度、密度和比例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大,而且在一些猫身上只存在一种或两种类型的毛发。[43][44]

大多数东方品种的猫只长有一层丝质的被毛。[43] 然而,猫也可以有由两种毛发类型组成的双层被毛,其中绒毛形成柔软、保暖的底层被毛,而护毛形成保护性的外层被毛。[43]

典型的猫被毛包含所有三种自然毛发类型,但由于其中两种毛发长度相等,这种被毛仍然被认为是双层的。[43] 通常,绒毛构成底层被毛,而护毛和芒毛构成基本的顶层被毛。[43][44] 拥有浓密底层被毛的双层被毛猫需要每天梳理,因为这种被毛更容易打结。[43] 双层被毛常见于例如波斯猫、英国短毛猫、缅因猫和挪威森林猫。

此外,甚至存在一些猫,它们的三种自然类型的猫毛具有不同的长度和结构,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层次。这些猫被称为三层被毛猫。西伯利亚猫和涅瓦假面猫以其独特的三层被毛而闻名,[43] 这种被毛提供了双重保暖效果,使它们能够抵御自然的寒冷气候。

被毛突变

已经确定了许多导致猫出现不寻常毛发的基因。这些基因是在随机繁育的猫中发现并被选育出来的。有些基因面临灭绝的危险,因为这些猫不会在突变起源地区之外出售,或者只是对表现出这种突变的猫的需求不足。

在许多品种中,被毛基因的突变是不受欢迎的。一个例子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缅因猫身上的雷克斯等位基因。雷克斯猫出现在美国、德国和英国,其中一位繁育者将它们称为 “缅因波浪猫”,引起了人们的不安。两位英国繁育者进行了测试交配,结果表明这可能是一种新的雷克斯突变,而且是隐性的。这些猫的毛发密度与正常被毛的缅因猫相似,但只由具有正常绒毛螺旋卷曲的绒毛类型毛发组成,其卷曲程度与正常绒毛一样有所不同。胡须更弯曲,但不是卷曲的。缅因猫没有芒毛,换毛后,这些雷克斯猫的被毛非常稀疏。[来源请求]

毛发长度

猫的毛发长度由长度基因控制,其中显性形式L编码短毛,隐性形式l编码长毛。在长毛猫中,由于这种突变,从生长期(头发生长)到退行期(头发生长停止)的转变被延迟了。[45] 在一些波斯猫(银色)品系中观察到一种罕见的隐性短毛基因,在这种情况下,两只长毛猫的父母生出了短毛的后代。

长度基因已被确定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M3X9S6)基因。在大多数猫中看到的短毛是由显性等位基因编码的。长毛至少由四种不同的隐性遗传突变编码,这些等位基因已经被确定。[46] 最普遍存在的突变见于大多数或所有长毛品种,而其余三种突变只存在于布偶猫、挪威森林猫和缅因猫中。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德文雷克斯猫的波浪状毛发

卷毛

有多种基因会产生卷毛或 “雷克斯” 猫。新的雷克斯猫类型不时地在随机繁育的猫中自发出现。繁育者所选育的一些雷克斯基因包括:

  • 德文雷克斯猫:KRT71(E1AB55)基因发生突变,与导致斯芬克斯猫无毛的基因相同。re是一个等位基因,对野生型完全隐性,对斯芬克斯猫中发现的hr完全显性。[47]
  • 康沃尔雷克斯猫:LPAR6(A0A5F5XLZ8)基因发生突变。一个完全隐性的等位基因,称为r。[48]
  • 乌拉尔雷克斯猫:LIPH基因发生突变。[49]
  • 德国雷克斯猫:暂时称为gr等位基因。与康沃尔雷克斯猫位于同一基因座,但被认为是不同的等位基因。然而,大多数繁育者认为德国雷克斯猫具有r/r基因型。
  • 俄勒冈雷克斯猫(已灭绝):一个假设的隐性等位基因,称为ro。
  • 塞尔凯克卷毛猫:一个显性等位基因,称为Se,尽管有时被描述为不完全显性,因为三种可能的等位基因配对与三种不同的表型相关:杂合子猫(Se/se)可能有更丰满的被毛,这在猫展中更受欢迎,而纯合子猫(Se/Se)可能有更紧密的卷曲和较少的毛发量。(se/se类型的猫有正常的被毛。)这种现象也可以通俗地称为加性显性。
  • 拉邦猫:暂时的完全显性Lp等位基因。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无毛猫出生时通常甚至没有胡须

无毛

也有导致无毛的基因:

  • h = 法国无毛猫,隐性基因。
  • hd = 英国无毛猫,隐性基因。
  • Hp = 俄罗斯顿斯科伊猫和彼得秃猫,显性基因。
  • hr = 斯芬克斯猫,隐性基因。在KRT71基因上被确定。[47]
    一些雷克斯猫在换毛期间容易出现暂时的无毛状态,即所谓的脱毛。

以下是一些导致不寻常毛发的其他基因:

  • Wh基因(显性,可能不完全显性)会产生刚毛猫。它们的毛发弯曲或扭曲,产生有弹性、起皱的被毛。
  • 一个假设的Yuc基因,或约克巧克力猫的底层被毛基因,会导致猫没有底层被毛。然而,所有品种中护毛、芒毛和绒毛的产生比例关系差异很大。
  • 一个导致洋葱状毛发的隐性常染色体基因,会使毛发粗糙并肿胀。肿胀是由于髓质细胞内核的增大。
  • 一个导致毛发稀疏的隐性常染色体基因spf。除了被毛稀疏外,毛发还很细、凌乱且扭曲,眼睛和鼻子周围以及胸部和腹部有棕色渗出物。类似的情况与小鼠的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有关。

毛色、毛型和毛长相关基因座

基因基因座名称基因座符号等位基因变体描述
ASIP刺鼠色基因座AA、APb、a刺鼠色/虎斑色、炭色(猫杂交品种,如孟加拉猫和萨凡纳猫品种)、隐性黑色/纯色
TYRP1褐色基因座BB、b、bl黑色、棕色/巧克力色、肉桂色
Arhgap36橙色基因座OXO、Xo、Y红色、黑色(伴性上位基因)
LVRN / Taqpep虎斑图案基因座TaTaM、Tab鲭鱼纹、经典/块状纹
DKK4刺鼠纹虎斑基因座TiTiA、Ti+(对虎斑基因呈上位性)刺鼠纹、全身刺鼠纹(如阿比西尼亚猫)
斑点修饰基因座SpSp、sp(对虎斑基因的修饰)斑点虎斑、无修饰
TYR重点色基因座CC、cb、cs、ca、c全色、貂色、乌贼色、暹罗猫重点色、蓝眼白化、红眼白化
抑制基因座II、i银色、非银色
MLPH淡化基因座DD、d淡化颜色(黑色=蓝色,巧克力色=淡紫色,肉桂色=浅黄褐色,橙色=奶油色)、无影响
淡化修饰基因座DmDm、dm修饰后的淡化颜色(蓝色/棕色/肉桂色=焦糖色,奶油色=杏色)、无影响
KIT白色基因座WW、ws、w、wg、wsal纯色白色、白色斑点、无白色、白色手套、白色渐变
CORIN宽带基因座wb-、wb虎斑刺鼠色、渐层色、毛尖色、烟色、银色、金色、“阳光色”(西伯利亚猫)
巴林顿棕色基因座BaBa、ba淡化棕色(黑色=红木色,巧克力色=浅棕色,肉桂色=淡咖啡色)、无影响;未验证基因
MC1R延伸基因座EE、e、er、ec正常、琥珀色(挪威森林猫)、赤褐色(缅甸猫)、柯巴色(库页岛短尾猫)
FgF5长毛基因座LL、l(M1、M2、M3、M4、M5)短毛、长毛(布偶猫、挪威森林猫、缅因猫和布偶猫、大多数长毛品种、缅因猫)
KRT71卷毛基因座ReSe、se/Re、re、hr卷毛(塞尔凯克卷毛猫)、正常毛发、卷毛(德文雷克斯猫)、无毛(斯芬克斯猫)
LPAR6雷克斯(康沃尔)基因座RR、r正常毛发、卷毛(康沃尔雷克斯猫)

参考资料

  1. Lyons, L. A.; Foe, I. T.; Rah, H. C.; Grahn, R. A. (May 2005). “Chocolate coated cats: TYRP1 mutations for brown color in domestic cats”. Mammalian Genome. 16 (5): 356–366. doi:10.1007/s00335-004-2455-4. PMID 16104383. S2CID 10054390.
  2. ^ “Cat Colors FAQ: Cat Color Genetics”. Fanciers.com. Retrieved 11 August 2014.
  3. ^ Gould, Laura (2007), Cats Are Not Peas: A Calico History of Genetics (2nd ed.), Wellesley, Massachusetts: A. K. Peters, Ltd., pp. 18–19, ISBN 9781568813202
  4. ^ Jump up to:a b Gould, Laura (2007), Cats Are Not Peas: A Calico History of Genetics (2nd ed.), Wellesley, Massachusetts: A. K. Peters, Ltd., p. 175, ISBN 9781568813202
  5. ^ Jump up to:a b c d Schmidt-Küntzel, A.; Nelson, G.; David, V. A.; Schäffer, A. A.; Eizirik, E.; Roelke, M. E.; Kehler, J. S.; Hannah, S. S.; O’Brien, S. J.; Menotti-Raymond, M. (April 2009). “A domestic cat X chromosome linkage map and the sex-linked orange locus: mapping of orange, multiple origins and epistasis over nonagouti”. Genetics. 181 (4): 1415–1425. doi:10.1534/genetics.108.095240. PMC 2666509. PMID 19189955.
  6. ^ Schmidt-Küntzel, A.; Nelson, G.; David, V. A.; Schäffer, A. A.; Eizirik, E.; Roelke, M. E.; Kehler, J. S.; Hannah, S. S.; O’Brien, S. J.; Menotti-Raymond, M. (April 2009). “A domestic cat X chromosome linkage map and the sex-linked orange locus: mapping of orange, multiple origins and epistasis over nonagouti”. Genetics. 181 (4): 1415–1425. doi:10.1534/genetics.108.095240. PMC 2666509. PMID 19189955.
  7. ^ Kaelin, Christopher B.; McGowan, Kelly A.; Trotman, Joshaya C.; Koroma, Donald C.; David, Victor A.; Menotti-Raymond, Marilyn; Graff, Emily C.; Schmidt-Küntzel, Anne; Oancea, Elena (22 November 2024), Molecular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sex-linked orange coat color in the domestic cat, bioRxiv, doi:10.1101/2024.11.21.624608, PMC 11601623, retrieved 1 February 2025
  8. ^ Toh, Hidehiro; Yeung, Wan Kin Au; Unoki, Motoko; Matsumoto, Yuki; Miki, Yuka; Matsumura, Yumiko; Baba, Yoshihiro; Sado, Takashi; Nakamura, Yasukazu (21 November 2024), A deletion at the X-linked ARHGAP36 gene locu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range coloration of tortoiseshell and calico cats, bioRxiv, doi:10.1101/2024.11.19.624036, retrieved 1 February 2025
  9. ^ Jump up to:a b “The Basic Self (Solid) Colours of Cats”. messybeast.com. Retrieved 23 July 2023.
  10. ^ “Recessive Brown – The Enigmatic Barrington Brown Gene”. messybeast.com. Retrieved 24 May 2018.
  11. ^ Peterschmitt, M.; Grain, F.; Arnaud, B.; Deléage, G.; Lambert, V. (August 2009). “Mutation in the melanocortin 1 receptor is associated with amber colour in the Norwegian Forest Cat”. Animal Genetics. 40 (4): 547–552. doi:10.1111/j.1365-2052.2009.01864.x. PMID 19422360. S2CID 16695179.
  12. ^ Gustafson, N. A.; Gandolfi, B.; Lyons, L. A. (2017). “Not Another Type of Potato: MC1R and the Russet Coloration of Burmese Cats”. Animal Genetics. 48 (1): 116–120. doi:10.1111/age.12505. PMID 27671997.
  13. ^ Eizirik, E.; Yuhki, N.; Johnson, W. E.; Menotti-Raymond, M.; Hannah, S. S.; O’Brien, S. J. (March 2003). “Molecular genetics and evolution of melanism in the cat family”. Current Biology. 13 (5): 448–453. Bibcode:2003CBio…13..448E. doi:10.1016/S0960-9822(03)00128-3. PMID 12620197. S2CID 19021807.
  14. ^ Jump up to:a b c Eizirik, E.; David, V. A.; Buckley-Beason, V.; Roelke, M. E.; Schäffer, A. A.; Hannah, S. S.; Narfström, K.; O’Brien, S. J.; Menotti-Raymond, M.; Reed, K. (January 2010). “Defining and mapping mammalian coat pattern genes: multiple genomic regions implicated in domestic cat stripes and spots”. Genetics. 184 (1): 267–275. doi:10.1534/genetics.109.109629. PMC 2815922. PMID 19858284.
  15. ^ Jump up to:a b Kaelin, C. B.; Xu, X.; Hong, L. Z.; David, V. A.; McGowan, K. A.; Schmidt-Küntzel, A.; Roelke, M. E.; Pino, J.; Pontius, J.; Cooper, G. M.; Manuel, H.; Swanson, W. F.; Marker, L.; Harper, C. K.; van Dyk, A.; Yue, B.; Mullikin, J. C.; Warren, W. C.; Eizirik, E.; Kos, L.; O’Brien, S. J.; Barsh, G. S.; Menotti-Raymond, M. (September 2012). “Specifying and sustaining pigmentation patterns in domestic and wild cats”. Science. 337 (6101): 1536–1541. Bibcode:2012Sci…337.1536K. doi:10.1126/science.1220893. PMC 3709578. PMID 22997338.
  16. ^ Jump up to:a b Lyons LA, Buckley RM, Harvey RJ, et al. (99 Lives Cat Genome Consortium) (29 March 2021). “Mining the 99 Lives Cat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 database implicates genes and variants for the Ticked locus in domestic cats ( Felis catus )”. Animal Genetics. 52 (3): 321–332. doi:10.1111/age.13059. ISSN 0268-9146. PMC 8252059. PMID 33780570.
  17. ^ Kaelin, Christopher B.; McGowan, Kelly A.; Barsh, Gregory S. (7 September 2021). “Developmental genetics of color pattern establishment in ca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1): 5127. Bibcode:2021NatCo..12.5127K. doi:10.1038/s41467-021-25348-2. ISSN 2041-1723. PMC 8423757. PMID 34493721.
  18. ^ Lyons, L. A.; Bailey, S. J.; Baysac, K. C.; Byrns, G.; Erdman, C. A.; Fretwell, N.; Froenicke, L.; Gazlay, K. W.; Geary, L. A.; Grahn, J. C.; Grahn, R. A.; Karere, G. M.; Lipinski, M. J.; Rah, H.; Ruhe, M. T.; Bach, L. H. (August 2006). “The Tabby cat locus maps to feline chromosome B1”. Anim Genet. 37 (4): 383–386. doi:10.1111/j.1365-2052.2006.01458.x. PMC 1619149. PMID 16879352.
  19. ^ Messybeast. “Cat Colours and Patterns – Plain English Version”. messybeast.com. Retrieved 30 March 2023.
  20. ^ Spadafori, Gina. “The Pet Connection: Feline Fallacies”. VeterinaryPartner.com.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2 June 2008. Retrieved 3 July 2008.
  21. ^ “8 Questions About Calico Cats — Answered”. 14 September 2020.
  22. ^ French, Barbara. “Torties, Calicos and Tricolor Cats”. Fanciers.com. Retrieved 24 October 2005.[self-published source]
  23. ^ Cat Colors FAQ: Common Colors – Torties, Patched Tabbies and Calicos Archived 5 October 2011 at the Wayback Machine
  24. ^ “Table: Calico and Black and Orange Tortoiseshell Cats”.
  25. ^ Jump up to:a b Strain, George M. (2015). “The Genetics of Deafness in Domestic Animals”. 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2: 29. doi:10.3389/fvets.2015.00029. PMC 4672198. PMID 26664958.
  26. ^ Jump up to:a b Górska, Agnieszka; Drobik-Czwarno, Wioleta; Górska, Agata; Bryś, Joanna (2 June 2022). “Genetic Determ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White Spotting: A Case Study in Siberian Cats”. Genes. 13 (6): 1006. doi:10.3390/genes13061006. ISSN 2073-4425. PMC 9223243. PMID 35741768.
  27. ^ “Dominant White & White Spotting”. VGL.UCDavis.edu. Veterinary Genetics Labora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Retrieved 15 September 2023.
  28. ^ Webb, A. A.; Cullen, C. L. (June 2010). “Coat color and coat color pattern-related neurologic and neuro-ophthalmic diseases”. Can. Vet. J. 51 (6): 653–657. PMC 2871368. PMID 20808581.
  29. ^ Montague, M. J.; Li, G.; Gandolfi, B.; Khan, R.; Aken, B. L.; Searle, S. M.; Minx, P.; Hillier, L. W.; Koboldt, D. C.; Davis, B. W.; Driscoll, C. A. (201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cat genome reveals genetic signatures underlying feline biology and domest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 (48): 17230–17235. Bibcode:2014PNAS..11117230M. doi:10.1073/pnas.1410083111. PMC 4260561. PMID 25385592.
  30. ^ Strain, G. M. (2015). “The Genetics of Deafness in Domestic Animals”. 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2: 29. doi:10.3389/fvets.2015.00029. PMC 4672198. PMID 26664958.
  31. ^ Anderson, Heidi; Salonen, Milla; Toivola, Sari; Blades, Matthew; Lyons, Leslie A.; Forman, Oliver P.; Hytönen, Marjo K.; Lohi, Hannes (9 May 2024). “A new Finnish flavor of feline coat coloration, ‘salmiak,’ is associated with a 95-kb deletion downstream of the KIT gene”. Animal Genetics. 55 (4): 676–680. doi:10.1111/age.13438. ISSN 0268-9146. PMID 38721753.
  32. ^ Lyons, L. A.; Imes, D. L.; Rah, H. C.; Grahn, R. A. (31 March 2005). “Tyrosinase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Siamese and Burmese patterns in the domestic cat (Felis catus)”. Animal Genetics. 36 (2): 119–126. doi:10.1111/j.1365-2052.2005.01253.x. ISSN 0268-9146. PMID 15771720.
  33. ^ Imes, D. L.; Geary, L. A.; Grahn, R. A.; Lyons, L. A. (20 January 2006). “Albinism in the domestic cat (Felis catus) is associated with a tyrosinase (TYR) mutation”. Animal Genetics. 37 (2): 175–178. doi:10.1111/j.1365-2052.2005.01409.x. ISSN 0268-9146. PMC 1464423. PMID 16573534.
  34. ^ Abitbol, Marie; Bossé, Philippe; Grimard, Bénédicte; Martignat, Lionel; Tiret, Laurent (15 September 2016). “Allelic heterogeneity of albinism in the domestic cat”. Animal Genetics. 48 (1): 127–128. doi:10.1111/age.12503. PMID 27634063.
  35. ^ Yu, Y.; Grahn, R. A.; Lyons, L. A. (4 February 2019). “Mocha tyrosinase variant: a new flavour of cat coat coloration”. Animal Genetics. 50 (2): 182–186. doi:10.1111/age.12765. ISSN 0268-9146. PMC 6590430. PMID 30716167.
  36. ^ “White Tigers Are All Inbred, Cross Eyed and Suffer Greatly”. Big Cat Rescue. 25 November 2008. Retrieved 1 January 2020.
  37. ^ Turner, P.; Robinson, R. (November 1980). “Melanin inhibitor: a dominant gene in the domestic cat”. The Journal of Heredity. 71 (6): 427–428. doi:10.1093/oxfordjournals.jhered.a109401. PMID 7217657.
  38. ^ “Silver and Gold: Smoke, Shaded and Tipped Cats”. messybeast.com. Retrieved 24 May 2018.
  39. ^ “Silver and Golden”. FelineGenetics.Missouri.edu. Retrieved 1 January 2020.
  40. ^ “7 Kittens Born with ‘Fever Coat’, Their True Colors Begin to Show As They Grow”. LoveMeow.com. 7 February 2018.
  41. ^ “Amazing Color-changing Kittens: What Is Fever Coat?”. Meowingtons. 20 July 2017.
  42. ^ “Unique Litter of Kittens Born With ‘Fever Coat’. But What Is ‘Fever Coat’?”. TheBestCatPage.com. 22 February 2017.
  43. ^ Jump up to:a b c d e f g h Bryan, Kim (2021). The complete cat breed book – choose the perfect cat for you (2nd ed.).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ISBN 9780241446317.
  44. ^ Jump up to:a b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t Hair and Fur?”. The Spruce Pets. Retrieved 13 October 2023.
  45. ^ Drögemüller, C.; Rüfenacht, S.; Wichert, B.; Leeb, T. (June 2007). “Mutations within the FGF5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hair length in cats”. Animal Genetics. 38 (3): 218–221. doi:10.1111/j.1365-2052.2007.01590.x. PMID 17433015.
  46. ^ Kehler, J. S.; David, V. A.; Schäffer, A. A.; Bajema, K.; Eizirik, E.; Ryugo, D. K.; Hannah, S. S.; O’Brien, S. J.; Menotti-Raymond, M. (September 2007). “Four independent mutations in the felin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5 gene determine the long-haired phenotype in domestic cats”. The Journal of Heredity. 98 (6): 555–566. doi:10.1093/jhered/esm072. PMC 3756544. PMID 17767004.
  47. ^ Jump up to:a b Gandolfi, B; Outerbridge, CA; Beresford, LG; Myers, JA; Pimentel, M; Alhaddad, H; Grahn, JC; Grahn, RA; Lyons, LA (October 2010). “The naked truth: Sphynx and Devon Rex cat breed mutations in KRT71”. Mammalian Genome. 21 (9–10): 509–515. doi:10.1007/s00335-010-9290-6. PMC 2974189. PMID 20953787.
  48. ^ Gandolfi, Barbara; Alhaddad, Hasan; Affolter, Verena K.; Brockman, Jeffrey; Haggstrom, Jens; Joslin, Shannon E. K.; Koehne, Amanda L.; Mullikin, James C.; Outerbridge, Catherine A.; Warren, Wesley C.; Lyons, Leslie A. (27 June 2013). “To the Root of the Curl: A Signature of a Recent Selective Sweep Identifies a Mutation That Defines the Cornish Rex Cat Breed”. PLOS ONE. 8 (6): e67105. Bibcode:2013PLoSO…867105G. doi:10.1371/journal.pone.0067105. ISSN 1932-6203. PMC 3694948. PMID 23826204.
  49. ^ Manakhov, A. D.; Andreeva, T. V.; Rogaev, E. I. (28 May 2020). “The curly coat phenotype of the Ural Rex feline breed is associated with a mutation in the lipase H gene”. Animal Genetics. 51 (4): 584–589. doi:10.1111/age.12958. ISSN 0268-9146. PMID 32463158. S2CID 218976671.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Wiki  

上一篇 2025 年 3 月 5 日 下午6:57
下一篇 2025 年 3 月 27 日 下午12:12

相关文章

  • 猫咪毛色与毛发类型全解析

    所有猫咪的毛色都由遗传密码决定。毛囊中的色素细胞会产生两种色素颗粒:真黑色素(黑色/褐色)和棕黑色素(红色/黄色)。基因通过控制色素的比例、分布方式,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毛色图案。目前科学家已发现超过20个相关基因参与这一过程。 六大经典毛色类型 1. 虎斑纹(Tabby) 这是最常见的毛色类型,所有家猫都携带虎斑基因。根据条纹形态分为四大类: 鱼骨纹特征:背部有连续垂直线条,侧腹条纹断裂成斑点常见品…

    2025 年 3 月 5 日
  • 3.12 褐化蓝、杏色奶油与“焦糖基因”的谜团:解读稀释修饰因子 Dm 的遗传意义

    在猫的毛色世界中,”蓝猫”与”奶油猫”已然是稀释色的典范,但资深育种者常常会注意到:不是所有的蓝色都是一样的蓝,有些泛着褐灰色,有些则透着金属般的光泽。这类色调的变化在某些品种中极为显著,甚至演化出特定命名,如“caramel(焦糖)”与“apricot(杏色)”。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归因于一个尚未完全揭示的遗传因子——稀释修饰基因(Dilute Mo…

    2025 年 4 月 3 日
  • 所有橙色猫都是雄性吗?

    每个人都喜欢橙色猫!这些小毛球以其可爱的性格和可爱程度而闻名,没有哪个猫咪爱好者能抵挡得住。它们也是许多故事的主题,其中一个是所有橙色猫都是雄性的。 这些谣言有真相吗,毛色与猫的性别有关吗?让我们来看看! 橙色毛发的遗传学 那么,所有橙色猫都是雄性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这种独特橙色毛发背后的遗传学。 橙色毛发基因的工作原理 猫的橙色毛发是由于一种特定的基因,称为“O 基因”。该基因产…

    2025 年 3 月 5 日
  • 4.4 麻纹之美:Ticked Tabby 麻纹虎斑的遗传机制与应用

    在各类猫咪花纹中,“ticked tabby”(麻纹虎斑)无疑是最低调而又最独特的一种。它不像鱼骨纹(mackerel)那样有清晰的纵向条纹,也不似经典纹(classic)那样有旋涡状图案,而是在全身被毛上铺满了微妙的色彩跳动,仿佛毛发本身在闪动光影。阿比西尼亚猫是这类花纹最具代表性的代表,但 ticked tabby 的基因早已传播至多个品种。它的背后,是一个长期被误解、逐渐被揭示的遗传故事。 …

    2025 年 4 月 8 日
  • 4.10 红色猫也会有条纹?——解析 O 基因对非 Agouti 猫的图案解封作用

    在人们对猫毛色遗传的认知中,有一个看似牢固的逻辑链条:非 Agouti 基因型(aa)= 纯色猫,无条纹图案。这条链在黑猫、蓝猫、巧克力猫等毛色中似乎完全成立。然而,一旦进入红色、奶油或杏色猫的世界,这一逻辑却经常被打破。许多被确认携带 非 Agouti 基因 的红色猫,在成年之后仍然清晰地展现出虎斑条纹。这个现象背后的关键基因,就是大名鼎鼎的 O 基因(Orange gene)。 非 Agout…

    2025 年 4 月 8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