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红色猫也会有条纹?——解析 O 基因对非 Agouti 猫的图案解封作用

在人们对猫毛色遗传的认知中,有一个看似牢固的逻辑链条:非 Agouti 基因型(aa)= 纯色猫,无条纹图案。这条链在黑猫、蓝猫、巧克力猫等毛色中似乎完全成立。然而,一旦进入红色、奶油或杏色猫的世界,这一逻辑却经常被打破。许多被确认携带 非 Agouti 基因 的红色猫,在成年之后仍然清晰地展现出虎斑条纹。这个现象背后的关键基因,就是大名鼎鼎的 O 基因(Orange gene)

非 Agouti 不一定“无图案”

非 Agouti(aa)是一种常见的隐性基因型,它的作用是屏蔽 Agouti 基因的信号传导路径,从而让被毛失去浅色带的分布,呈现均匀的单一色调(即“实色”)。在黑猫或蓝猫中,这种基因型往往表现得很彻底,条纹图案几乎完全被遮蔽。

但在红色系猫中(包括奶油和杏色),情况变得复杂。原因在于:
O 基因不仅会将原本的黑色素(eumelanin)转换为红黄色素(pheomelanin),还会抑制非 Agouti 基因的图案遮蔽作用。

换句话说,即使猫的基因型是 aa(理论上应为无图案的纯色),只要它携带了 O 基因,它的虎斑图案就有可能被“重新激活”。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Kerry Fowler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8 日 上午10:07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2:24

相关文章

  • 2.2 被毛的变异

    猫的被毛除了为潜行捕食提供伪装外,还能保护皮肤免受擦伤,防止晒伤和热量散失。这些特性源于被毛的组成。被毛主要有两种类型:外层被毛和底层被毛。外层被毛为较柔软的底层被毛提供保护性覆盖,并具有触觉特性。触须和粗壮的面部毛发具有感觉功能。底层被毛主要起到隔热作用,以抵御温度波动。 被毛由三种类型的毛发组成:护毛、芒毛和绒毛。护毛数量最少。它们粗壮笔直,逐渐变细至尖端。芒毛比护毛数量更多、更细,在逐渐变细…

    2025 年 4 月 3 日
  • 玳瑁猫:独特毛色背后的遗传奥秘与魅力

    猫的世界丰富多彩,各种毛色和斑纹的猫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其中,玳瑁猫以其独特的毛色和背后有趣的遗传学知识,成为了众多猫咪爱好者关注的焦点。玳瑁猫的毛色与玳瑁壳的纹路相似,而且它们的毛色形成涉及到复杂的遗传和发育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玳瑁猫的方方面面。 玳瑁猫的基本特征 玳瑁猫,通常简称为玳瑁,是指那些毛色融合了除白色外的两种颜色的猫。这些颜色的组合方式多样,既可以紧密混合,也能形成较大…

    2025 年 3 月 27 日
  • 3.17 真假“银猫”:伪银色现象的遗传与视觉迷雾

    在繁育实践中,银色(silver)一直被视为猫咪毛色中极具光泽与观赏性的存在。按传统分类,真正的银色是由银抑制基因(Inhibitor gene,符号 I)主导,使得猫毛基部无色,形成银白色底色。但在若干品种中,如康沃尔雷克斯(Cornish Rex)和蓝色阿比西尼亚猫(Blue Abyssinian),有些个体虽然家谱中无任何银基因血统,却展现出类似银色底毛的外观。这类特殊现象被称为“伪银色”(…

    2025 年 4 月 8 日
  • 3.15 猫咪色彩的“温度密码”——深入解析 TYR 基因与其色彩变异

    你有没有见过刚出生的暹罗猫几乎是“白色”的?又是否注意到某些猫的毛色会随着年龄或气温发生微妙变化?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指向一个重要的基因——酪氨酸酶基因(Tyrosinase, 简称 TYR)。这个基因的突变直接影响猫的毛色“浓度”和分布方式,被统称为“颜色限制基因”,也常被称为“温度敏感型色彩基因”。本节将带你系统梳理 TYR 基因下的不同等位突变,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暹罗、缅因、东奇尼猫、摩卡猫,…

    2025 年 4 月 3 日
  • 4.8 幽影之下:非Agouti猫的“鬼影虎斑”现象解读

    你是否曾在某些黑猫或烟色猫的身上,隐约看到若有若无的条纹?那种仿佛印记般的图案,在阳光下才悄然显现,仿佛是它们曾经拥有虎斑外衣的遗迹。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中被称为 “鬼影虎斑”(Ghost tabby markings),是非Agouti(non-agouti, aa)猫在毛色表达中一个十分微妙却常见的现象。本文将带你理解其背后的遗传机制与育种启示。 什么是“鬼影虎斑”? 鬼影虎斑是指在本应是纯色(…

    2025 年 4 月 8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