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Silver)毛色是猫繁育中最令人着迷的表型之一。传统观点认为,银色是由一个显性银抑制基因(Inhibitor gene,I)主导,当该基因存在时,会抑制黑色素颗粒在毛干基部的沉积,形成银白底色。然而,随着育种实践和个案报告的积累,这一“显性独裁”的假说正在被动摇。
在部分案例中,两个看似并不携带银因子的猫配对,却产下了表型明确为银色的小猫。这种“悖论”的出现,引发了一个新的遗传假说:是否存在一种罕见的“隐性银基因”?
悖论案例:无银父母,银色子代?
这些特殊的繁育案例虽然稀有,但报告均具备两个关键特征:
- 父母双方外观无银色表现,且家谱中无近代银色记录;
- 子代外观明确具备银底,非伪银或稀释所致。
这类案例挑战了目前对银色为显性性状(I-)的认知。根据孟德尔遗传理论,如果某性状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那么至少应有一方亲代表现该性状,或显隐组合可预测。但上述案例显然不符合这一规律。
于是,科学界开始思考:是否存在一种隐性银抑制基因(hypothetical recessive silver inhibitor gene),当两个隐性携带者配对时,才会在子代中显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Kerry Fow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