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白猫与耳聋:显性白基因如何影响听觉发育

白猫常因其纯白的毛色与蓝色双眼而深受喜爱,但伴随而来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先天性耳聋,却常被忽视或误解。事实上,并非所有白猫都会耳聋,耳聋也并不等于毛色所致。现代遗传学研究揭示,KIT 基因中的显性突变(W)与非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发育密切相关,而这些细胞在听觉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将聚焦 KIT 基因突变与白猫耳聋之间的关系,深入解析表型、基因型与生理机制之间的联系。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Kerry Fowler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9:21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9:22

相关文章

  • 3.13 从猫到人类:揭示稀释毛色背后的三蛋白复合体机制

    在探索猫的稀释毛色(如蓝、奶油、淡紫、杏色)时,我们往往聚焦于 Melanophilin 基因(MLPH)。的确,该基因的突变是目前已知的猫咪稀释色形成的主因。然而,来自人类与小鼠的研究揭示,这一机制可能远不止于 MLPH 单独发挥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有一整套色素转运系统参与色素颗粒的分布,而其中的核心是由 MLPH、Myosin 5A(MYO5A)与 RAB27A 三者组成的三蛋白复合体。…

    2025 年 4 月 3 日
  • 3.7 黑、巧克力与肉桂色:真黑素遗传路径下的三色分支

    黑猫、巧克力猫和肉桂猫的外观差异,看似只是色调深浅的变化,实则都源自一条色素合成途径上的“基因分化”。这一分化由控制黑色素(eumelanin)合成的关键基因 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TRYP1) 所主导。TRYP1 基因的三种等位基因——B、b、bl,分别对应黑、巧克力与肉桂三种毛色,构成一个经典的隐性遗传层级系统,是目前被深入研究并应用于繁育实践的重要色素位点…

    2025 年 4 月 3 日
  • 3.1 白猫与加白猫:KIT 基因与酪氨酸酶突变在“白色表现”中的分层作用机制

    在猫的毛色遗传体系中,“白”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颜色表型,而是由不同分子机制主导的多种遗传现象。无论是完全白毛、带有局部白斑的双色或香草型花纹,亦或罕见的白化型猫,它们都可以呈现“白色”的外观,但其遗传背景和生理基础却大相径庭。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白”对于科学育种、健康管理以及避免误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聚焦三类“白”猫的核心机制——显性白(Dominant White)、白斑/双色(White Sp…

    2025 年 4 月 3 日
  • 3.11 蓝猫、淡紫与奶油色的形成之谜:揭示 MLPH 基因与“稀释色”的遗传逻辑

    当你看到一只毛色如雾似云、泛着蓝灰光泽的猫时,很可能是在欣赏一种经典的“稀释色”表型。无论是被称作“蓝猫”的淡化黑色,还是“奶油猫”的浅橘色,这类色彩的柔和感并非源自色素本身的改变,而是色素分布方式的变化。这一变化由一个关键基因——MLPH(Melanophilin)调控,其突变被称作稀释基因(Dilute,基因型 dd),已成为猫毛色遗传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2025 年 4 月 3 日
  • 3.16 银色抑制基因的探索:揭开银色毛发背后的遗传谜团

    银色系猫咪一直以优雅华丽的外表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这种外观的遗传基础却始终未完全揭晓。多年来,科学家与育种人群不断试图定位导致银色出现的关键基因——抑制基因 (Silver inhibitor, I 基因),但这一基因的具体 DNA 位点与商业检测方法至今仍然难以实现。

    2025 年 4 月 3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