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世界丰富多彩,各种毛色和斑纹的猫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其中,玳瑁猫以其独特的毛色和背后有趣的遗传学知识,成为了众多猫咪爱好者关注的焦点。玳瑁猫的毛色与玳瑁壳的纹路相似,而且它们的毛色形成涉及到复杂的遗传和发育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玳瑁猫的方方面面。
玳瑁猫的基本特征

玳瑁猫,通常简称为玳瑁,是指那些毛色融合了除白色外的两种颜色的猫。这些颜色的组合方式多样,既可以紧密混合,也能形成较大的色块。人们常把玳瑁猫的颜色描述为红色和黑色,但实际上“红色”色块可能是橙色、黄色或者奶油色,而“黑色”也可能表现为巧克力色、灰色、虎斑色或者蓝色。如果玳瑁猫的毛色中有一种呈现出虎斑图案,那这类猫就会被叫做玳瑁虎斑猫。
“玳瑁猫”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多色且白色斑纹相对较少或者没有白色斑纹的猫。而那些以白色为主,同时带有玳瑁色斑块的猫,则被称为三色猫或者玳瑁白色猫 。玳瑁斑纹不仅在许多不同品种的猫身上能看到,非纯种的家猫也会有这种斑纹。比如在日本短尾猫品种中,玳瑁斑纹就特别受喜爱,康沃尔雷克斯猫群体里也存在这样的斑纹。
玳瑁猫的斑纹样式

玳瑁猫的毛发呈现出杂色,带有橙色、红色、灰色、黑色等不同色调的斑块,有时还会有白色。斑块的大小差异显著,小的可能是细小的斑点状,大的则能形成大面积的色块。一般来说,猫身上白色的比例会影响色块的形态,白色越多,色块就会越完整。
此外,淡化基因也会对玳瑁猫的毛色产生影响,它能让毛发的颜色变得柔和,比如橙色会变成奶油色,黑色会变成灰色,最终毛发会呈现出奶油色和蓝色、淡紫色或浅黄褐色的混合色。而且,玳瑁猫的斑纹通常是不对称的,这也让每一只玳瑁猫都显得独一无二。
偶尔我们还能看到带有虎斑图案的玳瑁猫,这些猫身上有黑色和棕色(由真黑素形成的颜色)以及红色(由褐黑素形成的颜色)的虎斑。这类带有斑块的虎斑猫常被叫做玳瑁虎斑猫,如果它们带有大片白色区域,就会被称为花斑玳瑁虎斑猫。不少玳瑁猫还会有“阴阳脸”的独特图案,脸的一侧是黑色,另一侧是橙色,中间的分界线沿着鼻梁向下延伸。另外,玳瑁色还能以重点色图案呈现,这样的猫被称为玳瑁重点色猫。
玳瑁猫毛色的遗传学原理
玳瑁猫的毛色形成是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背后的遗传学知识十分有趣。首先,控制毛发基础颜色的基因(B),可以决定棕色、巧克力色、肉桂色等颜色,但它会被X染色体上的橙色共显性基因(O)掩盖。橙色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是橙色(XO)和非橙色(Xo),它们能分别产生橙色的褐黑素和黑色的真黑素。通常,我们用大写O表示橙色等位基因,小写o表示非橙色等位基因。玳瑁猫和三色猫的基因标记为XOXo,这表明它们是O基因的杂合子。
而且,(B)和(O)基因还可能会被隐性淡化基因(dd)进一步修饰,从而使颜色变得更加柔和。比如橙色会变成奶油色,黑色会变成灰色。根据(B)和(D)基因的等位基因情况不同,玳瑁猫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类型,像巧克力玳瑁猫、蓝/奶油玳瑁猫等等。
雌性猫的染色体是XX,会发生X染色体失活现象。在胚胎发育的极早期,每个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之一会随机失活,失活的X染色体会形成巴氏小体。如果携带橙色(O)等位基因的染色体失活,细胞就会表达由(B)基因决定的非橙色(o)等位基因;反之,非橙色(o)等位基因失活的细胞,则会表达橙色(O)等位基因。色素基因在黑色素细胞中表达,这些黑色素细胞会在发育后期迁移到皮肤表面。在双色玳瑁猫中,黑色素细胞到达皮肤表面的时间相对较早,两种细胞类型相互混合,就产生了玳瑁猫特有的斑驳外观,由橙色和黑色细胞紧密混合,偶尔还会有小而分散的橙色和黑色斑点。
对于三色猫来说,除了上述基因的作用外,还有另一个基因在发育过程中与毛色基因相互作用。这个斑点基因会通过延迟黑色素细胞向皮肤表面的迁移,产生白色的无色素斑块。这个基因有多个等位基因,不同的等位基因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延迟,从而使猫身上白色毛发的多少也有所不同。人们根据白色毛发的多少,将其分为手套色、双色、丑角花色和梵花色,范围从几乎没有白色到几乎全白。在极端情况下,没有黑色素细胞迁移到皮肤表面,猫就会全身雪白,但这并不是白化病猫。在中间情况下,黑色素细胞的迁移速度减慢,使得色素细胞在发育后期才到达,相互混合的时间较少。所以观察三色猫可以发现,白色毛发较少时,橙色和黑色斑块会更加清晰;白色毛发更多时,斑块会完全分开。每个斑块都代表着由早期胚胎中的一个原始细胞衍生而来的细胞克隆。
而雄性猫的染色体是XY,单个X染色体不会发生X染色体失活,所以它们的毛色由存在的O基因等位基因决定。因此,雄性猫的毛色要么全为橙色(XOY),要么为黑色系毛色(XoY)。不过,极少数情况下(大约每3000只中会出现1只),会出生雄性玳瑁猫或三色猫。这些雄性猫通常多一条X染色体(XXY),这种情况在人类中被称为克兰费尔特综合征。它们的细胞会像雌性猫一样经历X染色体失活过程,但由于性染色体的不平衡,这些雄性猫通常是不育的。还有一些雄性三色猫或玳瑁猫可能是嵌合体,这是由早期发育中两个具有不同颜色基因型的胚胎融合导致的。这类猫只能将一种颜色遗传给后代,具体取决于其睾丸由两个原始胚胎中的哪一个发育而来。另外一些则是镶嵌体,即XXY的情况在受孕后才出现,这类猫是具有不同数量X染色体的细胞的混合体。

玳瑁猫的性别特点
玳瑁猫和玳瑁白色猫(三色猫)一样,几乎全都是雌性。雄性玳瑁猫十分罕见,而且这些罕见的雄性玳瑁猫通常是不育的。这是因为它们的性别染色体组成以及基因的表达特点,决定了它们很难出现玳瑁色的毛色,即便出现,也往往伴随着性染色体的异常,从而导致不育。
总之,玳瑁猫以其独特的毛色、多样的斑纹样式以及背后复杂的遗传学原理,成为了猫咪世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的存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为我们研究动物遗传学提供了有趣的案例。希望通过对玳瑁猫的了解,大家能更加喜爱这些可爱又特别的猫咪。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