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孟德尔主义与遗传学

第一次准确描述遗传原则是在 1866 年由格雷戈尔·孟德尔(Gregor Mendel)提出的。由于当时的科学氛围尚未准备好接受他对这些原则简单甚至直截了当的解释,孟德尔的发现一度被忽视,直到 1900 年。在那个时期,遗传和进化的普遍观点正受到批判性的审视,生物学开始从一门观察性科学转变为实验性科学。大约在 1900 年,孟德尔的研究被三位生物学家独立且几乎同时地推崇。

众所周知,孟德尔用普通的花卉——豌豆进行实验。一旦掌握了基本原则,许多人急于发现他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其他植物和动物。很快人们发现,这些理论确实适用。他所制定的规则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而在其他情况下,这些规则通过细微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扩展了他所制定的原则。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Mendel’s Laws of Heredity),如同他的原则,经过了可重复实验的检验。其在所有植物和动物物种中的普遍性意味着这些原则是基础性的。遗传学的研究最初被称为“孟德尔主义”,直到 1906 年贝特森(Bateson)为这门新兴的生物学科创造了“遗传学”这个词。于是,遗传学成为了一门科学,具有可以验证的原则和具有真实预测价值的定律。

从一位男子在花园角落里随意摆弄的微不足道的起点,遗传学发展到了今天,研究机构专门致力于这一学科。当今,生物学或医学的任何领域都无法逃脱其影响。在这本书写作时,包括猫在内的遗传学新研究,在分子层面上,涉及到 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绘图,继续增加并深化了我们对遗传学的理解。

遗传学的基础奠定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一旦遗传机制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基于“血统百分比”以及对远祖影响的高估等旧有观念就需要修正。甚至在繁育中使用族谱也变得值得怀疑,除非对所列祖先非常熟悉并能够回忆起其明显的价值。仅仅是名字的罗列,如果没有准确的描述,其价值微乎其微,除非它暗示了该个体来自一个知名的血统。

1.2 孟德尔主义与遗传学

非常好,这段是介绍遗传学发展史的内容。虽然有点学术,但它其实讲了几个非常有趣、关键的故事——尤其是孟德尔的贡献是如何被发现、传播、再到成为一门科学的。


🌱【遗传学的起点:从花园里的豌豆到科学殿堂】

🧔 谁是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在1866年,奥地利修士孟德尔(Gregor Mendel) 做了件看起来很简单的事:
他在自己花园里用豌豆做实验,试图搞懂:为什么有的豌豆是圆的、有的是皱的?为什么颜色也会有差别?

✅ 他发现了一些很有规律的现象,也就是后来的“遗传定律”。


🤷‍♂️ 然而,没人在意他

虽然孟德尔的理论其实很准确,但在当时(19世纪中叶)没人太当回事。
为什么呢?因为:

  • 大家对遗传还没什么概念
  • 当时的科学圈对“太简单的解释”是不信任
  • 他不是“圈内名人”,说白了有点“叫好不叫座”

结果:这份重大发现被冷落了三十多年


⏰ 直到1900年,“遗传学”才正式被唤醒

到了1900年,三位科学家几乎同时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成果,这时候:

📌 生物学从“看现象”转变成了“做实验”
📌 大家开始认真研究“遗传”到底是怎么回事
📌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成了最早、最重要的基础研究之一

这时,大家才意识到:他搞懂了一个通用规则!


📚 什么是“孟德尔定律”?

孟德尔总结的那些规律,包括:

  • 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 有显性、隐性之分
  • 遗传有概率

这些后来被称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它们不仅适用于豌豆,也适用于很多动植物——包括猫咪!

🔬 科学家发现,这些定律可以重复实验、做出预测,是“靠谱”的理论。


🧬 “遗传学”这个词是后来才有的

在1906年,英国科学家贝特森(Bateson)首次提出“Genetics(遗传学)”这个词,才真正把它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发展。

从此,遗传学成为一门:

  • 有理论
  • 能实验
  • 有预测力
    的硬核科学。

🧠 遗传学影响力无处不在

从花园里的小实验起步,遗传学如今已发展成全球无数实验室都在研究的热点学科。

今天的遗传学,已经进入分子层面,比如研究:

  • DNA 的结构
  • 基因图谱的绘制
  • 猫、狗、人类各种生物的基因突变

👉 连猫的毛色和性格,现在都可以用分子遗传来解释!


📉 “族谱崇拜”正在被遗传学颠覆

随着遗传机制越来越清楚,过去那些“传统观念”也开始被质疑,例如:

✖️ 一味看“血统百分比”并不科学
✖️ “它的爷爷是冠军就一定好”这种推测不一定靠谱
✖️ 如果你不熟悉族谱中的祖先,那光看名字没啥用

📌 只有你确实了解这些猫的实际表现和价值,族谱才有参考意义。


✅ 总结一句话:

🌿 遗传学,从孟德尔花园里的豌豆起步,到如今变成了所有生物医学领域都绕不开的“硬核工具”。如果你在繁育猫咪、研究品种、优化健康,这门科学你绕不过!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Robinson  

上一篇 2025 年 3 月 28 日 下午8:44
下一篇 2025 年 3 月 28 日 下午8:45

相关文章

  • 遗传学简化版:轻松掌握猫咪毛色、骨骼和遗传特性

    本页内容是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猫咪遗传学简化版本,其中每个性状都有一个符号,并且分为显性、隐性或共显性。在猫咪中,一些性状是单基因控制的,即由一对基因控制,像开关一样决定性状的呈现与否。其他性状则由多基因(基因组)控制,但因为我们关注的是表型(可见的性状),我们可以使用符号并像单一基因那样进行预测。这些不同的基因组合与互动产生了丰富多样的颜色和体态。网络上有一些资源可以预测某些配对的结果(如果你不…

    2025 年 1 月 6 日
  •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本页内容不深入探讨遗传学,而旨在描述家猫所展现出的颜色和图案范畴。本文出现的有关任何遗传学的内容都非常简单!相似的彩色图表已经出现于莱特和沃尔特斯于1980年出版的《猫之书》和罗宾逊于1977年之后出版的《遗传学》中。我借鉴了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成果将这些图表进行了更新整理。 图表以教科书中常见的2轴格式描绘:最显性的等位基因在左边(黑色),按显性的降序排列到右侧最隐性的等位基因(红褐色)。轴线下方为…

    2025 年 1 月 6 日
  • 3.13 技术附录-关于孟德尔分布与统计的一点说明

    在讨论育种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时,遗传学家通常会使用各种表格,比如本书中反复使用的棋盘图(checkerboard tables),来说明预期的结果。这里的关键词是:“预期”。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精子与卵子的结合,都是一个随机事件。这意味着,棋盘图中所示的预期结果适用于每一种这样的组合。但从长远来看,结果的分布大概率会趋于图中所预测的那种分布。 然而,这些表格并不适用于每一窝小猫,甚至不适用于…

    2025 年 4 月 2 日
  • 3.10 多重隐性基因

    多个突变基因可以组合到什么程度?简单地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上限。不过,这种说法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限定条件,它们都涉及“在理论可行性与实际效果之间”的考量。 首先,有些突变基因会轻微降低个体的生存能力,这种影响在基因单独存在时可能并不明显,但当与其他突变同时存在时,可能会加剧其负面效应。从健康角度来说,这种“突变叠加”迟早会引发不良后果,从而阻止我们继续组合这些性状。不过,截至目前,在猫身上还未观察到…

    2025 年 4 月 2 日
  • 猫咪毛色的性格密码:你家猫的颜色暗藏怎样的天性?

    2001 – 2024, Sarah Hartwell 在我工作的猫收容所,我们常说“淘气玳瑁”和“随性黑猫”。我们的一位兽医也使用过“淘气玳瑁”这个标签,并告诉我们“玳瑁猫性格暴躁”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白色的加入具有“平静效果”,玳瑁加白的性格“没有纯玳瑁那么暴躁”。“淘气玳瑁”这个标签通常不适用于稀释玳瑁(蓝奶油色),可能因为在家猫种群中它们较少见。姜黄色猫常被认为性格活跃、火爆(…

    2025 年 1 月 6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