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培育一个品种

培育纯种猫的目标是繁育出充满活力的小猫,它们能够代代稳定地展现出该品种的特征,并且具备品种标准中所提出的所有优良特质。大多数纯种猫是基于某些被毛特征、不同的被毛颜色和图案,以及各种体型构造的组合培育而成的。这些基本特征经过多代精心培育才得以融合。

构成一个品种的许多基本被毛和体型特征最初都源自家猫的基因突变。由于这些突变大多较为罕见,培育一个品种的第一步通常是让后代与发生突变的猫回交,或者让后代之间相互交配。为了避免使不良的纯合等位基因过于集中,最初的这些交配应该尽可能涉及更多的猫。

例如,在世界上某个地区的一只雄性小猫身上突然出现了一种罕见的被毛类型和特性突变(比如,雷克斯猫的突变)。这种突变特别吸引人们,于是有人尝试基于这一异常特征培育出一个猫的品种。通常会让这只突变的雄性猫与大量外观正常且基因尽可能多样化的雌性猫进行交配。如果所需的遗传特征本质上是隐性的,那么所有的后代都会携带这个期望的基因。然后,这些后代会相互交配。一定比例(四分之一)的后代会成为该隐性基因的纯合子,并具有期望的突变表型。如果让这些第二代后代与其他隐性纯合子动物交配,它们将能稳定地遗传该特征。如果可供选择的纯合子数量众多,进一步的近亲繁殖就可以尽量减少。如果最初的纯合子数量较少,并且持续与原始突变猫进行回交,那么除了突变基因座之外,其他基因座上的不同等位基因数量将会非常少。从狭窄的遗传基础开始培育的品种可能从一开始就进行了近亲繁殖,后续的基因调控将极其困难。这种困难源于育种者可选择的所有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组合有限。

假设除了赋予该品种独特性所需的基因之外,初始基因库中的所有其他基因尽可能是杂合的,那么品种进化的下一步就是建立血统。血统很少是由所有基础育种者共同达成的共识而产生的。如果所有育种者对于该品种应如何培育完全达成一致,结果将是只有一个血统,而不是多个。观点上的差异导致了众多不同的血统。当不同的育种者在地理位置或种族上相互分隔时,更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观点。比较欧洲不同国家的同一品种的猫,或者比较欧洲和北美的猫,所发现的差异要比比较美国东部和西部的猫更多。一位育种者可能更青睐某种体型构造,而另一位育种者可能对某些被毛特征或图案更感兴趣。在品种培育的早期,血统应该从最初的那批猫中逐步发展起来。最终,不同血统之间在表型上的差异越大,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也就越大。这些表型和基因型上的差异为未来的繁殖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亲缘关系较远的血统之间进行杂交,更有可能产生活力更强的后代。

一个品种的成功取决于在其培育初期所进行的基因调控。纯种猫的培育应该从尽可能广泛的遗传基础开始。对于该品种应呈现出何种外观存在多样化的观点是有益的,应该予以鼓励,而不是压制。也应该允许评审员对于书面的品种标准可接受的解释形成一定程度的不同观点。评审员之间达成共识通常只会导致一件事:育种者为了相同的特征选择他们的种猫,从而导致广泛的近亲繁殖,并摒弃表型独特的血统。

2.18 培育一个品种
2.18 培育一个品种

本段内容以清晰的逻辑描述了纯种猫品种建立过程中常见的“突变起源—回交固定—血统分化”路径,在许多现代猫品种中仍可见其踪迹。尽管这种方法论在实践中行之有效,但在现代遗传学与动物福利背景下,也显现出其局限性。以下是几个关键层面的分析与补充: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Niels C. Pedersen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4:17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4:24

相关文章

  • 2.11 其他器官的遗传性疾病

    动脉导管未闭 暹罗猫品种中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病率较高,这表明其存在遗传基础。动脉导管未闭是由于胎儿时期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血管旁路未能闭合所致。在猫的后期生活中,它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 原发性心内膜纤维弹性组织增生症 心内膜纤维弹性组织增生症是在暹罗猫和缅甸猫中观察到的一种异常病症。这种疾病在缅甸猫中似乎具有遗传性,但在暹罗猫中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人们认为,心脏异常的淋巴引流会导致慢性心内膜水肿。其…

    2025 年 4 月 3 日
  • 2.1 繁殖的实际方面

    猫的繁殖本身就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我们假设大多数繁育者对此都很熟悉。如果猫咪健康,绝大多数猫会非常愉快地繁殖。本节总结了该主题的一些更实际的方面,并作为更详细讨论交配过程中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内容的前言。更多资源可以在本书末尾的参考资料中找到。 繁殖年龄 在最佳饲养和饮食条件下,母猫通常在 7 至 12 个月之间达到性成熟或青春期,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出生月份和生长速度。例外情况下,快速生长的母猫…

    2025 年 3 月 28 日
  • 2.1 正常遗传学

    遗传学基本原理 在动物学研究中,有一个可用于比较变异形态的标准是很方便的。在遗传学中,这个标准就是正常动物的表型,正式术语称为 “野生型”。对于家猫来说,野生型是指有着光滑被毛、鲭鱼纹虎斑的非洲野猫(Felis libyca)。非洲野猫是栖息在亚洲大部分地区和北非的小型猫科动物之一。欧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与非洲野猫有亲缘关系,一些权威人士认为这两个物种是同一物种复合体的不同地…

    2025 年 4 月 3 日
  • 3.5 子宫外生殖系统感染

    与其他物种相比,猫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颈和阴道感染极为罕见。 肿瘤 除了老年母猫的乳腺肿瘤外,猫生殖器官的肿瘤并不常见。这是因为很少有猫在1至2岁后仍保持生殖器官完整,而生殖器官肿瘤主要发生在老年动物身上。 由于乳腺肿瘤相对常见且往往是恶性的,因此值得特别提及。大多数患乳腺癌的猫年龄在10岁或以上。未绝育母猫的乳腺肿瘤发病率是已绝育母猫的7倍。这就有人建议,为避免乳腺导管组织暴露于卵巢激素之下,应…

    2025 年 4 月 3 日
  •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性发育 家养母猫青春期开始的平均月龄为8 – 10个月。然而,其开始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最早可在4个月,最晚则可能在1年或更晚。 青春期的开始与生长速度密切相关,母猫体重达到5 – 6磅之前,青春期很少开始。喂养良好且生长迅速的猫比生长缓慢的猫更早成熟。生长速度受遗传、营养、并发疾病和社会压力等因素影响。 青春期的开始也可能受日照时长影响。年轻母猫可能身体已准备好进入发情期…

    2025 年 4 月 3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