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繁殖调控

诱导排卵

养猫者常常希望在不进行实际配种的情况下让猫结束发情期。这可以通过诱导猫排卵来实现。诱导排卵有几种方法。最符合生理规律的方法是使用做了输精管切除术的公猫,或者经过睾酮处理的已去势公猫。被选来用于此目的的公猫,在做输精管切除术或去势手术前,应该是性欲旺盛且配种能力强的。使用公猫来检测母猫是否发情的一个优点是,公猫比主人更能判断母猫何时处于发情状态。对于那些发情时不会明显表现出外在发情迹象的猫品种来说,在配种时这是一个优势。使用经过处理的公猫也有一些缺点。猫舍必须多养一只猫,而且性欲旺盛的公猫可能会出现乱喷尿以及其他令人讨厌的行为问题。

排卵也可以通过将预先消毒的光滑玻璃棒或金属棒,或者一根湿润的棉签插入母猫阴道来诱导(图10)。引发母猫的交配叫声和交配后的打滚行为表明刺激成功。如果不成功,每隔10到15分钟重复这个过程,持续1小时,然后在12小时后再重复一次。尽管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但许多养猫者担心会对阴道造成创伤并引入感染。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些倒不是问题。

3.3 繁殖调控
图10. 发情母猫中,阴道拭子的深度插入所引发的促黄体生成素(LH)释放情况。这只猫对拭子的插入做出了排卵反应,从第3天孕酮浓度的上升便可证明这一点。零时刻代表插入拭子的时间。

注射促黄体激素,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250国际单位),也能有效地诱导排卵。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肌肉注射25微克)也能诱导促黄体生成素(LH)的释放和排卵。只有当猫有较大且成熟的卵巢卵泡(表现出发情迹象)时,它们才会对促性腺激素的处理做出排卵反应。促性腺激素只有在卵泡完全成熟时才起作用。对于那些发情迹象不明显或模糊的猫,很难判断何时进行处理。

最近,养猫者开发出了一种名为“穴位按压”的技术。据称,这种技术在诱导排卵方面既安全又有效。虽然这项技术还很新,尚未经过科学验证,但它可能会有效果。这个操作过程包括三个连续的部分:前戏、阴道外部刺激和穴位按压。首先,轻轻拍打发情母猫的后部几秒钟,模仿公猫在准备与母猫交配时的划动动作(图11)。紧接着,用手的中指轻轻摩擦母猫的外阴下方(图12)。在外阴刺激之后,立即对母猫尾根和骨盆之间的凹陷处进行穴位按压(图13)。当母猫将尾巴偏向一侧(这是正常的交配姿势)时,就会形成这个凹陷。有些母猫会明确偏好使用左手或右手按压,这取决于尾巴的位置。用食指向下并向内按压这个凹陷处。如果操作得当,据说可以感觉到“阴道的搏动”。刺激成功的表现是典型的交配后行为(发出叫声、打滚)。每隔10到15分钟重复这个操作过程,持续1小时,然后在12小时后再重复一次。

3.3 繁殖调控
图11. 用于诱导排卵的穴位按压技术的前戏阶段。此时用手轻拍猫咪,模拟公猫在配种初始阶段的踩踏动作。(图片由凯茜·加尔福和谢丽·德扬提供)
3.3 繁殖调控
图12. 穴位按压技术的挑逗或外阴刺激阶段。此时正用中指轻触母猫外阴下方的区域。(图片由凯茜·加尔福和谢丽·德扬提供)
3.3 繁殖调控
图13. 穴位按压步骤。将食指按压进猫尾根与骨盆之间的凹陷处(位于尾巴偏向一侧的对侧)。如果操作成功,在阴道区域突然向下并向内施压,会引发典型的交配后反应。(图片由凯茜·加尔福和谢丽·德扬提供)

无论使用哪种技术来诱导排卵,如果让猫持续发情而不怀孕,可能会导致猫的子宫发生变化,使它们日后更难受孕。这也可能会增加子宫蓄脓的可能性。

增加卵巢卵泡的产生

人们研究了让猫持续暴露在光照下与卵巢卵泡活动之间的关系。持续暴露在光照下的母猫,其大型卵泡腔卵泡的数量比每天接受14小时光照和10小时黑暗的母猫更多(9个对4.5个卵泡)(图1)。雌激素的产生也有所增加,这表明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这些卵泡是正常的。有趣的是,在持续光照下,母猫的发情周期每月只出现一次,而在每天14小时光照的情况下,发情周期每月出现两次。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持续暴露在光照下是否能显著增加猫的窝产仔数。如前所述,着床的胎儿数量与排卵的卵泡数量有关,大约在排卵8次以内(6.6只胎儿,着床率83%)。当排卵率大于8时,着床率(49%)和窝产仔数(4.4只胎儿)会受到不利影响。在上述持续光照研究中产生的卵泡数量(9个)处于有效着床的平衡点。

人工授精

可以使用人造阴道从公猫身上采集精液。大多数公猫能够在3周或更短时间内被训练使用人造阴道。一只处于发情期的完整母猫,或者一只经过雌激素处理的已绝育母猫,被用作“发情母猫”。当公猫骑上这只“母猫”时,阴茎会插入人造阴道。

精液也可以在猫处于麻醉状态时通过电刺激射精来采集。电刺激射精需要制作一个插入公猫直肠的电探针。通过电刺激射精和使用人造阴道采集到的精子在数量和质量上没有发现差异。

一旦采集到精液,通常会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然后用钝头套管和注射器直接注入母猫的阴道。在进行人工授精的同时,母猫必须接受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处理以促使排卵。通过人工授精,受孕率已达到75%。此外,用先前长时间冷冻保存的精液给母猫授精也能使其怀孕。因此,从技术层面来讲,没有理由不能像在其他物种中那样对猫进行人工授精。

胚胎移植

人们已经研究了将胚胎从一只母猫移植到另一只母猫体内的可行性。总体而言,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妊娠最终以流产或胎儿被吸收而告终。在通过胚胎移植成功受孕的案例中,分别出现了3例中有1例、4例中有2例、6例中有5例胎儿流失的情况。在后面这项研究中,在妊娠第22、25、34、35或39天出现了胎儿流失。从由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诱导的未排卵卵泡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以在体外受精,当移植到受体动物体内时,最终能够发育成足月胎儿。这一发现表明,当使用激素处理来诱导卵泡发育时,胚胎移植失败并非是由于卵泡发育异常所致。

抑制发情

发情周期可以通过使用孕激素类化合物来抑制。醋酸甲地孕酮,一种长效孕激素,在防止发情方面特别有效。要彻底防止发情,需要以每天2.5毫克的剂量连续服用醋酸甲地孕酮8周,或者以每天2.5毫克的剂量服用18个月,建议随后有2到3个月的停药期。如果在使用醋酸甲地孕酮后要让母猫配种,应该在停药后母猫的第二次发情期进行配种。其他长效孕激素类化合物,如醋酸甲羟孕酮,在防止发情方面也和醋酸甲地孕酮一样有效。

3.3 繁殖调控
图14. 处于不同光照周期下的猫的卵巢横截面图。8 图中A、B和C所示的卵巢来自每天接受14小时光照的猫。D、E和F所示的卵巢来自每天接受24小时光照且持续至少60天的猫。这些卵巢均在猫发情的第三天获取。请注意,持续接受光照的猫(D、E、F)的卵巢中,大型卵泡腔卵泡的数量更多。

在猫身上长期使用孕激素可能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包括子宫蓄脓、乳腺肿瘤、乳腺增生和糖尿病。醋酸甲地孕酮还会抑制猫的肾上腺皮质活动。

雄激素也可用于抑制猫的发情。mibolerone(一种雄激素类固醇),如果在预计卵巢活动开始前至少30天开始,以每天50微克的剂量使用,可防止母猫发情。只要有抑制发情的需求,就可以一直使用mibolerone,且不会干扰后续的生殖性能。长期使用雄激素类化合物可能会导致一些雄性化特征,包括阴蒂增大。

终止发情

醋酸甲地孕酮可用于抑制刚开始表现出发情迹象的母猫的发情。推荐剂量是前3天每天5毫克,随后10周每周2.5到5毫克。大多数猫在治疗的第一周结束时就不再发情了。

防止怀孕

在不想要的配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雌激素来防止怀孕。在交配后40小时内注射戊酸雌二醇(0.25毫克,肌肉注射)会阻碍卵子通过输卵管的移动,并导致卵母细胞退化。雌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包括发情期延长、子宫疾病发生率增加,以及在用药过量或持续治疗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骨髓抑制。

对于猫的不当配种,一种更安全的方法是使用前列腺素F₂α(PGF₂α)诱导流产,在妊娠第20到30天之间,以每天每千克体重500微克的剂量连续使用2天。虽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但与雌激素治疗相比,引发子宫疾病的风险更低。

3.3 繁殖调控
3.3 繁殖调控

以下是本节关于诱导排卵、人工繁殖技术与激素干预手段的现代精读与解读,结合当前动物繁殖医学、猫科辅助生殖实践与兽医药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原文的内容进行系统澄清与补充: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Niels C. Pedersen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4:41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4:53

相关文章

  • 1.1 猫的驯化与起源

    几个世纪以来,家猫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尽管在某些文化中,它们被视为备受尊崇的生物,但有时也会被当作恐惧和迷信的对象。 猫至今仍是神秘的动物,我们对它们的了解还不完全。尽管有着悠久的与人类相伴和被人类接纳的历史,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与人类保持着一定距离。猫能够保留其野生祖先的特征和尊严,同时又能舒适地适应我们现代生活的家庭环境和条件。 在一个人类个性不断受到威胁的时代,当过度拥挤、噪音和视觉上…

    2025 年 4 月 3 日
  • 2.13 常染色体的多倍体现象

    染色体 从一只处于妊娠后期的母猫体内取出的一只明显发育迟缓且已浸软的猫胎儿,其染色体数量为39条。多出来的这条染色体是由于常染色体D2出现三体现象导致的。 本段简要描述了一例猫胎儿出现 染色体三体现象 的情况,即核型为 39 条染色体(正常为 38 条)。额外的一条染色体为 常染色体 D2 的三体型,提示这是一起猫类常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导致的胚胎发育迟缓案例。

    2025 年 4 月 3 日
  • 2.1 如何选择并管理种猫

    在你决定进入猫咪繁育领域之后,第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我应该先养公猫,还是母猫? 许多新手繁育人认为拥有一对种猫才算真正开始繁育。但事实上,对于小型繁育者而言,“不养公猫,只养母猫”反而是一种更可取的策略。 本篇文章将围绕种猫选择展开,帮助你理解在建立繁育计划初期,应如何评估个体、明确目标,并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一、公猫是否一定要自己饲养? 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对小型猫舍或个人繁育者而言。 虽然大型…

    2025 年 4 月 8 日
  • 3.4 非分娩式不育

    不育在母猫和公猫中是一个相对常见的问题。不育通常指的是动物无法受孕。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难以确定。母猫异常的性行为以及未交配母猫逐渐发展的子宫疾病,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在接下来的部分,将讨论那些受孕了但却无法产下存活幼崽的动物的繁殖失败问题。 持续性季节性发情 母猫偶尔会出现持续发情的情况,发情时间比通常的5到6天要长。持续性发情可能是由于性行为异常、卵巢卵泡异常生长模式,或者卵巢活动…

    2025 年 4 月 3 日
  • 2.3 身体变异

    除了影响毛色和被毛的突变基因外,一些能改变身体特征的基因也已被确认。由于这些基因都与毛色和被毛基因没有关联,所以在许多品种的猫中都能发现它们。不幸的是,其中一些突变基因与不良的身体异常状况有关。 马恩岛猫 最著名的基因是导致马恩岛猫无尾的基因。无尾状况是由显性基因M引起的,当该基因纯合(MM)时,会导致胚胎在出生前死亡。尽管杂合子(Mm)能够存活,但它们容易出现一些危及生命的下脊椎和肠道异常状况。…

    2025 年 4 月 3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
📢 重要更新:会员专栏陆续上线深度播客解读!
🎧 当前已更新:《加拿大猫舍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