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在母猫和公猫中是一个相对常见的问题。不育通常指的是动物无法受孕。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难以确定。母猫异常的性行为以及未交配母猫逐渐发展的子宫疾病,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在接下来的部分,将讨论那些受孕了但却无法产下存活幼崽的动物的繁殖失败问题。
持续性季节性发情
母猫偶尔会出现持续发情的情况,发情时间比通常的5到6天要长。持续性发情可能是由于性行为异常、卵巢卵泡异常生长模式,或者卵巢活动异常所导致的。
有行为问题的动物,其卵巢卵泡可能有正常的周期性活动,但在卵泡生长期间,以及在没有卵巢卵泡活动的期间(发情间期),仍保持性接受状态(图15)。这些动物下丘脑的性中枢似乎对发情间期存在的低浓度雌激素很敏感。如果这些猫的交配时间与卵巢卵泡波相吻合,那么它们是有可能受孕的。交配后发情停止表明发生了排卵。

持续保持性接受状态的另一个原因与卵巢卵泡生长模式有关,在这种模式下,卵泡波相互重叠(图16)。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卵泡持续存在,雌激素浓度会持续高于基线值。这在猫的卵巢卵泡生长模式中是一种不常见的类型。如前所述,猫的卵泡波之间通常至少间隔8到9天。具有这种卵巢卵泡活动类型的猫是有可能受孕的。同样,发情停止表明交配的动物发生了排卵。

人们观察到,怀孕的动物即使其血浆孕酮浓度通常会抑制发情活动,却仍会表现出性接受状态。这些动物的雌激素分泌是正常的,但其原因尚不清楚。在假孕母猫的黄体期也可能出现性接受状态。例如,一只母猫在交配诱导排卵并形成黄体后约17天出现了发情(图17)。由于发情期之间的间隔相对较短,且缺乏内分泌数据,人们可能会怀疑在第一个发情期出现了排卵失败。这些例子表明,性行为并不总是与激素分泌的变化如预期的那样相关。

持续性非季节性发情
没有季节性因素的持续性发情通常是由卵巢的囊性卵泡退化引起的。受影响的卵巢通常会增大,表面覆盖着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众多卵泡。尽管在经产(多次怀孕)母猫中也偶尔会观察到这种情况,但人们认为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的未孕(从未怀孕过)母猫中更常见。患有这种疾病的母猫可能会持续交配,但由于没有正常的卵泡,所以不会受孕。受影响的母猫通常会体重减轻,毛发粗糙且稀疏。
在患有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老年母猫中,也观察到了持续性非季节性发情。 而相反的情况,即雄性化,则在患有黄体瘤、卵泡膜瘤和无性细胞瘤的老年猫中有所描述,不过这些情况较为罕见。
对血浆进行雌激素分析有助于诊断由性行为异常、卵巢疾病或不寻常的卵巢卵泡生长模式所导致的持续性发情。 为获得最佳诊断效果,必须连续两周每天采集血样。如果费用过高,即使仅进行一次雌激素分析也可能提供有用信息,尤其是在动物表现出性行为时采集血样。单次雌激素值升高表明存在有功能的卵巢卵泡或分泌雌激素的肿瘤。若在动物有性行为时检测到雌激素值较低,则表明该动物有异常的性行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延长采样时间以做出准确诊断。
患有囊性卵泡增生的动物的雌激素值尚无明确界定。囊性卵泡增生最好通过超声检查或剖腹探查术来诊断。虽然孕激素疗法可以减轻猫囊性卵泡增生的临床症状,但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卵巢子宫切除术。
安静发情
即使母猫的卵巢有正常的周期性活动(通过雌激素分析可证明),它们也可能不表现出发情的外在迹象。 有一只受影响的母猫在两个月内都不让公猫交配,尽管在此期间有几批卵泡发育又退化;这只母猫确实表现出发情前期的迹象(图18)。安静发情常出现在母猫群居的环境中,以及在群体社会等级中地位较低的动物身上。这些动物对公猫的出现没有反应,尤其是在有人在场的情况下。

发情迹象的明显程度也可能因品种和活动情况而异。超重和/或安静的猫比体型瘦且活跃的猫表现出的发情迹象更少。东方品种的猫可能比波斯猫表现出更强烈的发情症状。
如果怀疑或诊断出母猫安静发情,减轻其社交压力,让它与温顺的公猫相处适应,可能会使母猫进入性接受状态。将母猫与处于性接受状态的其他母猫放在一起,可能会增强其发情行为。可以通过分析系列血样中的雌二醇值,或检查阴道涂片的细胞学变化来诊断这种情况。
排卵失败
即使动物的卵巢正常且有发情活动,并且与公猫进行了能引发排卵的交配(图19),它们也可能无法排卵。 排卵失败的一个原因是在发情后期才进行配种。例如,如果一只卵巢正常且处于发情状态的母猫在卵泡波后期才进行配种,那么排卵失败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可能性较小)是母猫在交配时无法释放足够的促黄体生成素(LH)峰值。另一个(可能性较大)原因是在交配时卵泡已经开始退化,因此无法对LH峰值做出反应,通过破裂(排卵)并随后形成黄体。母猫在卵泡退化之前通常会一直处于性接受状态。因此,它们可能会在成熟的正常卵泡不再存在时进行配种。一般来说,母猫首次配种的时间不应晚于发情中期,也就是第4天。

已绝育母猫的发情行为
做了卵巢切除术的猫偶尔也可能表现出发情迹象。猫主人会感到不安,因为他们认为在手术中所有的卵巢组织都已被切除。在这些猫中最常见的激素检测结果是血浆雌激素浓度较低,但却有发情行为。这一现象表明这种行为没有激素基础。这些母猫可能会允许公猫骑跨,但不允许公猫交配。较少见的情况是检测到雌激素值升高,这表明在手术中并非所有的卵巢组织都被切除了。
如果可能的话,确定主人所描述的症状是否真的是发情症状,或者只是发情前期的症状(母猫在发情前期允许骑跨但不允许交配)是很重要的。如果母猫允许公猫交配,这强烈表明体内仍有卵巢组织存在。
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腹腔镜检查,试图找到残留的卵巢组织。
乏情期
母猫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性行为。真正的乏情期,定义为卵巢无活动的状态,可能是由于光照时间不足导致的,也就是说,每天接受的光照时间少于10小时。真正的乏情期也会在生理繁殖季节出现。受影响的母猫往往胆小,并且会受到社交压力的负面影响,无论这种压力是来自群居环境还是与其他处于繁殖期的母猫接触。这样的社交压力会抑制正常的卵巢活动,也会抑制那些卵巢有正常周期性活动的猫表现出发情症状。
年龄增长可能与发情间期变长,或者卵巢活动完全停止有关。长期患病、营养不良或因遗传因素发育不良的猫,可能没有正常的卵巢活动。此外,猫也可能因为发育异常,如性腺发育不全、性腺缺失或雌雄同体而不发情。
人们曾尝试通过激素治疗,让原本正常但处于乏情期的母猫发情。注射垂体来源的促卵泡生成素(FSH-P,每天2毫克,肌肉注射,持续5天),在治疗的第四天或第五天就能诱导发情。在诱导发情的第1天和第2天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0国际单位,肌肉注射)可以促进排卵。不过,如果诱导的卵巢卵泡发育正常,就不需要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卵泡生成过程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能注射得太早,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卵泡过早黄素化。在诱导发情期间,母猫每天至少应配种两次。这样一来,一旦母猫因发育中的卵泡分泌的雌激素而得到充分刺激,就能释放出促黄体生成素,引发排卵。
囊性子宫内膜增生
囊性子宫内膜增生通常与子宫内膜的慢性增生和腺体囊性发育有关(图20)。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长期受到孕酮的刺激作用导致的。不过,这一假设源于对狗的研究经验,在狗身上,孕酮会对子宫内膜产生长期的有害影响。如前所述,未怀孕的完整母猫会有反复的卵巢卵泡波。在这种情况下,雌激素是主导激素,并且在没有交配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孕酮。因此,在猫身上,观察到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更可能是由雌激素引起的。

囊性子宫内膜增生还与不育或早期胚胎死亡有关。在一项研究中,这种疾病在未绝育的老龄未孕母猫中比在经产母猫中更为普遍。病变的发生率在大约10岁时增加,不过也有人发现,在5、6岁时就出现了严重的子宫内膜病变。虽然随着年龄增长,猫的子宫变化可能不像狗那么严重,但子宫病变在猫身上是一个比以前认为的更严重的问题。
正如前面章节(母猫的配种)所指出的,怀孕能保护母猫,使其免受抑制生育能力的子宫病理变化的影响。养猫者在想让某只特定的母猫暂时停止配种时会面临两难境地,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未来的配种问题。可以通过抑制卵巢的周期性活动,来保护未怀孕的母猫免受子宫病理变化的影响。这可以通过让猫处于抑制卵巢活动的光照周期(光照时间少于10小时)下,或者使用如烯睾丙内酯(mibolerone)等化合物来实现,这些化合物能在不引起明显子宫变化的情况下,抑制猫的卵巢周期性活动。我们的经验是,中断母猫的配种后,当这些猫重新回到配种计划中时,生育能力会下降,即使中断的时间短至12到18个月也是如此。
非分娩性子宫内膜炎
这种疾病通常是轻度囊性子宫内膜增生的后遗症,并且伴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受影响的母猫会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疾病症状,包括精神萎靡、厌食、发烧以及从外阴流出脓性分泌物。血常规检查中常可见白细胞增多。严重的子宫感染可能会危及生命。治疗方法是根据外阴渗出物的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尤其是溶血性菌株、β-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以及各种厌氧菌。应该探索辅助使用前列腺素F₂(PGF₂)来治疗这种疾病,特别是因为它能够引起平滑肌收缩和子宫排空。
子宫蓄脓
子宫蓄脓(子宫内充满脓液)是猫相对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老龄未孕母猫比年轻母猫或经产母猫更容易受到影响。子宫蓄脓也可能与使用孕激素控制发情、某些皮肤疾病或行为问题有关。在使用雌激素处理不当配种的情况后,也观察到了子宫蓄脓。
与非分娩性子宫内膜炎一样,子宫蓄脓可能是由潜在的囊性子宫内膜增生发展而来的,并且伴有与子宫内膜炎中所见类型相同的细菌感染。子宫蓄脓与子宫内膜炎的不同之处在于,子宫壁的炎症程度较轻,但脓性渗出物的量要多得多。子宫蓄脓通常在发情期后的4到6周内出现临床症状。母猫在患有子宫蓄脓时往往会停止卵巢活动,这很可能反映了这种疾病对全身的影响。
子宫蓄脓有两种类型:开放性和闭合性。在开放性子宫蓄脓中,子宫颈部分或完全开放,有大量脓液从外阴排出。在闭合性子宫蓄脓中,子宫颈紧闭,脓液在子宫内积聚,没有外阴分泌物排出。子宫蓄脓的临床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外阴脓性分泌物、嗜睡、厌食、体重减轻、多尿和多饮。血常规检查中通常会观察到白细胞增多。增大的子宫通常可以通过腹部触诊、超声检查或腹部X光检查发现(图21、22)。子宫蓄脓通常会影响子宫的两个角,不过也观察到过单侧子宫蓄脓的猫。


如果患有子宫蓄脓的母猫不再用于配种,卵巢子宫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图23)。事实证明,使用前列腺素F₂α(PGF₂α)进行药物治疗对患有开放性子宫蓄脓的配种母猫非常有效。药物治疗包括使用PGF₂α(第一天和第二天,每千克体重1000微克,肌肉注射;之后5天,每千克体重500微克),并结合全身性的广谱抗生素治疗,持续3到4周。有些猫在注射前列腺素后会感到恶心、呕吐,并且可能会在几分钟内出现休克症状。

前列腺素治疗会使子宫立即收缩,子宫颈逐渐松弛。直到子宫颈开放,脓液才会从子宫排出。在开放性子宫蓄脓中,使用前列腺素治疗后,外阴排出物的量会迅速增加。在猫身上,使用前列腺素治疗闭合性子宫蓄脓的安全性仍有待确定。如果尝试用前列腺素治疗闭合性子宫蓄脓,必须密切监测动物是否有任何不良反应。虽然注射前列腺素不太可能导致脓液通过输卵管进入腹腔或子宫破裂,但在进行这种治疗时,持续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母猫的子宫蓄脓也可以通过子宫引流和冲洗来治疗。通过剖腹手术切口将受影响的子宫角暴露出来。在子宫的尾部做一个穿刺伤口,并插入一根柔性导管。通过导管吸出脓液。定期向子宫内注入温热的生理盐水并进行手动按摩,有助于吸出脓液。吸出脓液、注入生理盐水和按摩的循环过程要重复几次,直到受影响的子宫角内没有渗出物为止。有时,在子宫的头部再做一个穿刺伤口,有助于子宫排空和清洁。然后可以从头部的伤口注入生理盐水,同时从尾部的伤口吸出液体。清洗后,将含有广谱抗生素或抗生素组合的生理盐水注入子宫,并用缝合线缝合穿刺伤口。然后,对母猫进行几周的全身性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选择应基于子宫渗出物的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这种方法应该用于对前列腺素治疗没有反应的动物。
子宫积水
这种情况是指大量水样的非炎性液体在子宫内积聚。与子宫蓄脓相比,这种病症相对少见。由于不存在并发的继发性细菌感染,除了乏情期外,通常没有其他临床症状。这种黏液性渗出物来自于作为增生性子宫内膜综合征一部分而发育的腺体。可以使用前列腺素或进行卵巢子宫切除术来治疗这种病症。


本段内容涵盖了影响母猫生殖力的多种原因,从内分泌异常、行为紊乱、卵巢疾病,到子宫结构性病变与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个高度系统化的诊疗框架。现代猫科繁育实践中,这些问题依然高发,尤以“持续发情”“排卵失败”“子宫蓄脓”等为常见挑战。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Niels C. Peder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