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子宫外生殖系统感染

与其他物种相比,猫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颈和阴道感染极为罕见。

肿瘤

除了老年母猫的乳腺肿瘤外,猫生殖器官的肿瘤并不常见。这是因为很少有猫在1至2岁后仍保持生殖器官完整,而生殖器官肿瘤主要发生在老年动物身上。

由于乳腺肿瘤相对常见且往往是恶性的,因此值得特别提及。大多数患乳腺癌的猫年龄在10岁或以上。未绝育母猫的乳腺肿瘤发病率是已绝育母猫的7倍。这就有人建议,为避免乳腺导管组织暴露于卵巢激素之下,应在猫卵巢活动开始前进行卵巢子宫切除术。长期使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会诱发或促使公猫和母猫患上乳腺肿瘤。公猫的乳腺肿瘤较为罕见。

猫的大多数乳腺肿瘤是恶性的,并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扩散。这些肿瘤在还相对较小时,就常常会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因此,在切除原发肿瘤后的1至36个月内,可能会出现转移。肿瘤会逐渐扩散到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肺部和胸壁(图24、25)。

3.5 子宫外生殖系统感染
图24. 乳腺癌导致的溃疡。
3.5 子宫外生殖系统感染
图25. 乳腺癌的肺部转移灶。

公猫性欲缺乏

公猫性欲缺乏的情况相对常见。应对公猫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发现可能降低其性欲的状况,如慢性疾病和关节炎。

正常的性欲可能会因交配时无法成功插入而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粘连或其他异常,阴茎可能无法从包皮中正常伸出。阴茎基部毛发堆积成环(图26),会抑制插入行为。公猫和母猫身体长度比例不协调,也会导致无法插入。因为公猫在交配时需要咬住母猫的脖子来保持平衡,所以会向前趴在母猫身上,身体较长的母猫可能会阻碍插入。公猫因口腔炎症或牙齿缺失而无法咬住母猫的脖子,也会影响其交配能力。

3.5 子宫外生殖系统感染
图26. 环绕阴茎龟头的毛发环。(图片由B.L. 哈特博士及实验动物科学部门提供)

性欲降低也可能是因为公猫对某只特定的母猫缺乏兴趣,不过它对其他母猫可能有正常的性欲。有些性欲降低的情况可能是由与睾丸活动无关的行为因素导致的。

根据睾酮分析和精液评估,性欲降低的公猫的睾丸活动通常是正常的。虽然1000皮克/毫升是血清睾酮的正常低限水平,但公猫在血清睾酮值远低于1000皮克/毫升时,也可能有正常的性欲。因此,睾酮是否是导致公猫性欲降低的原因,这一点值得怀疑。如果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到影响性欲的程度,其他生殖功能,包括精子生成减少,也很可能受到影响。

染色体异常(额外的X染色体)或雄性雌雄同体(睾丸中存在卵巢组织),通常会导致受影响的公猫性欲降低。

将公猫与母猫隔离,然后让公猫短时间接触不同的发情母猫,可能会提高其性欲。不建议使用睾酮来提高性欲,因为睾酮缺乏通常不是性欲降低的原因。外源性睾酮还会通过抑制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抑制公猫内源性睾酮的正常产生。

精液质量差

交配和射精正常但无法使母猫受孕的公猫,应分析其血浆睾酮浓度和精液质量。虽然可以对不育的公猫进行睾丸活检,但通过激素和精液分析通常能更好地评估睾丸功能。精液分析可以评估精子数量、活力以及形态。虽然可以用假阴道采集精液,但训练公猫使用该装置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麻醉状态下对公猫进行电刺激采精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精子活力或形态异常,不育的原因很容易确定。然而,要找出精子异常的原因则更加困难,治疗这种情况就更难了。如果精液中存在大量白细胞,尤其是伴有细菌时,抗生素治疗可能会提高精子数量和质量。幸运的是,公猫生殖道感染并不常见。

睾酮缺乏通常不是精子生成减少的原因,因此,睾酮治疗不太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公猫生殖系统感染

公猫的前列腺、尿道球腺、睾丸、附睾和输精管的微生物感染并不常见。考虑到与狗等物种相比,猫的肾脏、膀胱和下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低得惊人,这或许在意料之中。

精索的慢性轻度细菌感染可能是不当阉割技术的后遗症。阉割后留下过多的包膜,会成为细菌感染的病灶。用于结扎精索的缝合材料也可能引起刺激或助长感染。在这种情况下,阉割后数天或数月可能会出现阴囊肿胀和精索残端的硬变肿大。感染最终可能会穿透覆盖的皮肤,形成慢性瘘管。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感染组织,包括受累的精索残余部分和任何相关的缝合线。

在母猫进行卵巢子宫切除术后,很少观察到类似精索硬变的情况。感染发生在子宫残端或卵巢蒂。子宫残端感染最终可能会引流到阴道,导致慢性阴道炎。卵巢蒂感染可能会通过侧腹引起局部瘘管,或在腹腔内引发肉芽肿性反应。腹膜炎可能是卵巢蒂或子宫残端感染的后遗症。

附睾炎表现为睾丸和阴囊肿大,是猫传染性腹膜炎渗出型的一种公认的并发症(见传染病章节)。

隐睾症(睾丸未降)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在肾脏附近形成,然后在胎儿成熟过程中逐渐通过腹部、股管(腹股沟管),最终进入阴囊。猫的睾丸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位于阴囊内。在隐睾症中,一侧(单侧隐睾症)或两侧(双侧隐睾症)睾丸未进入阴囊。单侧隐睾症远比双侧隐睾症常见。虽然睾丸可能停留在正常下降路径的任何位置,但通常停留在股管内。

隐睾症最可能的原因是睾丸引带的结构或功能存在缺陷。睾丸引带是一条从胚胎睾丸延伸到阴囊的索状结构。随着睾丸引带逐渐缩短,睾丸被拉入阴囊。由于体内温度高于阴囊内温度,未下降的睾丸无法正常发育。未下降的睾丸会产生雄性激素,但不会产生有活力的精子。因此,如果切除单侧隐睾公猫的阴囊内睾丸,而将未下降的睾丸留在原位,这只猫将保留完整公猫的所有身体和行为特征,但不会有生育能力。

在所有已研究的物种中,隐睾症是一种先天性且通常可遗传的特征。猫这种特征的确切遗传学机制尚不清楚。显然,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遗传特征,本质上是多基因的,并且可能是显性的。这种特征显然是由生出患病小猫的母猫遗传的。因此,生出患有隐睾症公猫的母猫,以及患病的公猫都应该被淘汰。仅淘汰患病的公猫并不能解决问题。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被用于治疗人类的隐睾症,但这种方法尚未在公猫身上进行评估。在猫身上,通常无法通过手术矫正隐睾症,因为未下降的睾丸通常离阴囊太远。

可以通过测定血清睾酮浓度来诊断公猫的隐睾症。单侧隐睾的猫的血清睾酮值(200至1000皮克/毫升)通常低于阴囊内有睾丸的公猫(1000皮克/毫升或更高),但高于完全阉割的公猫(25皮克/毫升)。

对于隐睾动物,唯一推荐的治疗方法是阉割。这包括通过手术探查腹部或股管,切除阴囊内的睾丸(如果是单侧隐睾)和未下降的睾丸。有些隐睾的睾丸会在正常时间数月后进入阴囊,因此建议在隐睾动物至少1岁后再进行阉割。原因很明显,切除阴囊内的睾丸比切除腹腔内的睾丸更容易,费用也更低。

对于睾丸下降延迟的公猫,应与睾丸永久性未下降的猫同等看待。它们很可能是同一种可遗传状况的不同表现形式。

3.5 子宫外生殖系统感染
3.5 子宫外生殖系统感染

这一章节内容涵盖了猫科动物中不育的病因学、行为学、内分泌基础及器质性病变的诊断与干预手段。虽然多数疾病在猫中的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其对繁殖成效与基因库健康的潜在影响,仍具有重要的临床与繁育意义。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Niels C. Pedersen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4:53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5:01

相关文章

  • 3.6 妊娠期生殖系统疾病

    异位妊娠 在腹腔内而非子宫内发生的妊娠较为罕见。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卵母细胞在输卵管外受精时,或者是由于交配后不久遭受腹部创伤,导致受精的卵母细胞被逆推回腹腔。这种疾病的急性症状不明显,包括嗜睡、腹部压痛和膨胀,可能伴有腹水,也可能没有。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在腹腔中偶然通过X光检查或在尸检时,可能会观察到一个畸形的、常常已干尸化的胎儿,且没有急性临床症状的病史。必须将异位妊娠与不明显的子宫破裂区分…

    2025 年 4 月 3 日
  • 4.2 如何通过科学隔离避免猫群感染风险

    对于任何规模的繁育场而言,新猫的引入都是潜在风险的来源。无论是大型猫舍、乡村农场,还是只有几只猫的家庭式繁育,疾病传播都可能因为一次管理疏忽而迅速失控。本文将介绍为什么必须对新引入的猫进行严格隔离与筛查,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做好防控工作,避免猫群健康受到影响。 一、疾病传播的风险来自哪里? 猫的呼吸道疾病不仅常见,而且高度传染。某些看似轻微的“感冒”症状,一旦在群体中传播开来,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2025 年 4 月 8 日
  • 0.0 前言

    家猫是在密集圈养和高强度繁育条件下最难繁殖的动物物种之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被驯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它们独特的体质特性。与牛、马、羊、山羊和狗不同,猫是独居且具有领地意识的动物。因此,将它们圈养在有限的空间内,并且与大量其他猫共处,这违背了它们的天性。过度拥挤和不当的饲养管理会引发无数的传染病和行为问题。猫是纯粹的肉食动物这一事实,也导致了许多营养方面的问题。尽管猫需要大量的动物组织作…

    2025 年 4 月 3 日
  • 2.5 参考资料

    1.Baldwin JA:Notes and speculations on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cat in Egypt. Anthropos 70:428-448,1975. 2.Benirschke Ket al:Trisomy in a feline fetus.Am JVet Res 35:257-259,1974. 3.Bergsma DR and Br…

    2025 年 4 月 3 日
  • 4.6 母猫繁殖失败的常见原因与处理策略

    在猫咪繁育过程中,即使母猫进入发情期,配种也不一定能够顺利进行并成功受孕。导致繁殖失败的原因复杂多样,既可能来自行为、环境,也可能涉及先天性结构缺陷或遗传因素。 本文将系统梳理母猫繁殖失败的常见类型、判断方法与应对建议,帮助新手繁育人提升判断力与管理效率,减少无效配种,提高繁殖质量。 一、体型差异与性发育不良 1. 体型不匹配带来的交配困难 当一只体型娇小、年龄较小的母猫首次进入发情期时,若与一只…

    2025 年 4 月 8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