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从猫到人类:揭示稀释毛色背后的三蛋白复合体机制

在探索猫的稀释毛色(如蓝、奶油、淡紫、杏色)时,我们往往聚焦于 Melanophilin 基因(MLPH)。的确,该基因的突变是目前已知的猫咪稀释色形成的主因。然而,来自人类与小鼠的研究揭示,这一机制可能远不止于 MLPH 单独发挥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有一整套色素转运系统参与色素颗粒的分布,而其中的核心是由 MLPH、Myosin 5A(MYO5A)与 RAB27A 三者组成的三蛋白复合体。这套系统对色素在毛干的沉积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提示我们在猫中可能存在尚未鉴定的“隐形调色师”。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Kerry Fowler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9:26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9:27

相关文章

  • LABGENVET 猫的遗传学 2.0 :毛色

    毛色是猫的一种外显性状,通常与疾病无关(少数例外),自猫品种繁育之初便备受关注。猫毛色的遗传学是基础遗传学和遗传规律的一个很好实践例子。我们将探讨单个基因的功能、基因如何传递到下一代,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在品种间及品种内表现出多样的毛色特征。好消息是,猫毛色遗传学的基本原理相对简单;但坏消息是,简单加简单加简单……很快就会变得复杂。 毛色基因的四大基本功能 影响猫毛色及其花纹的基因数量众多,…

    2025 年 1 月 10 日
  • 3.5 从 Foreign White 繁育计划中学到的经验:如何培育既蓝眼又不耳聋的白猫

    蓝眼白猫是许多繁育人追求的“理想型”外貌,但这一表型背后往往伴随着先天性耳聋的风险,尤其是由KIT 基因显性突变(W)导致的白色个体。为了在保持蓝眼和白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耳聋风险,英国在 20 世纪中叶开展了一项经典的繁育计划——Foreign White 项目。这项计划采用了科学的遗传策略,将蓝眼色点基因(cscs)与控制毛色的 KIT 基因进行组合优化,为今天的繁育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

    2025 年 4 月 3 日
  • 猫毛色遗传中的基因相互作用解析

    基因与表型的基本关系 每只猫的毛色特征由其基因型决定。每个基因包含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母。以控制毛发条纹的Agouti基因为例: 当猫携带至少一个A等位基因(AA或Aa)时,毛发呈现条纹;仅当两个等位基因均为a(aa)时,毛发呈现纯色。这一显性遗传规律在多数情况下能准确预测表型,但存在特殊例外。 Orange 基因的覆盖效应 Orange 基因的独特作用打破了常规遗传规律: 这种覆盖效应常见于…

    2025 年 3 月 5 日
  • 3.10 琥珀、赤褐与古铜:MC1R 基因谱系中的新兴毛色变异

    当我们谈论猫的橘色系毛色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 X 染色体上的 O 基因。但在猫的遗传调色板中,除了 O 基因之外,还有一类鲜为人知、却同样影响毛色转化的基因——MC1R(Melanocortin 1 receptor)基因,又被称为 Extension 基因。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依赖性别传递,且其不同突变形式造就了三个近年才被命名的新毛色变异:Amber(琥珀)、Russet(赤褐)与 Cop…

    2025 年 4 月 3 日
  • 3.6 蓝眼白猫的细微差异:从 Foreign White 到双色猫的蓝眼变异机制

    蓝眼睛一直是白猫最吸引人的视觉特征之一,但你是否注意到,不同蓝眼猫的眼睛颜色深浅常常不一样?有些是明亮的冰蓝,有些是深邃的海蓝,还有的猫出现“鸳鸯眼”——一只蓝,一只绿或黄。这种表型差异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遗传交互机制。特别是在拥有色点基因(cscs)、显性白(W)或白斑基因(ws)等不同遗传背景的猫中,蓝眼并非单一基因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叠加的表现。本节将结合 Foreign White 繁育…

    2025 年 4 月 3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