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流感病毒感染指南

要点

  • 家猫易感染来自人类或动物(尤其是鸟类)的流感病毒,感染后通常仅引发亚临床感染或轻微发热。
  •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猫上呼吸道疾病似乎较为罕见,且通常具有自限性。极少数情况下,在动物收容所或其他猫群密集的地方,继发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肺炎甚至死亡。
  • 高致病性流感病毒(H5N1)偶尔会从家禽或野生鸟类传播至猫,引发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致死率较高。
  •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鼻拭子中的病毒核糖核酸(RNA),可确诊猫感染流感。在亚临床病例中,14天内血清抗体滴度升高四倍表明近期有感染。
  • 对于患病的猫,应遵循常规的隔离和检疫程序以防止传播,因为猫与猫之间会发生流感病毒传播。如有必要,应进行对症药物治疗,并控制继发细菌感染。
  • 目前没有针对猫的商业化流感疫苗。
  • 猫将流感病毒传播给人类的风险较低。然而,如果在猫身上发现或怀疑感染了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并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进行防护。

简介

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感染疾病,通常感染上呼吸道,已在全球范围内的多种脊椎动物宿主中被发现(克拉默等人,2018年)。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猫呼吸道疾病似乎相当罕见,且通常具有自限性;然而,继发细菌感染可能会引发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极少数情况下,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可在猫身上引发严重的全身性病毒疾病,致死率很高(西里等人,2007年)。

病原体特性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已知该病毒有四种类型(A、B、C和D型)。甲型流感病毒(IAV)最为重要,它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人类的大规模疾病,同时也感染包括鸟类、马、猪、水貂、雪貂、蝙蝠和海洋哺乳动物在内的动物。狗和猫也可能受到影响。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病毒表面两种蛋白(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抗原性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存在16种血凝素(H)抗原和9种神经氨酸酶(N)抗原(克拉默等人,2018年),它们的不同组合形成了144种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如H1N1、H3N8、H5N2等)。此外,在蝙蝠中发现了其他类似流感病毒的亚型(H17N10和H18N11),但它们在多个方面似乎与传统的甲型流感病毒不同(杨等人,2021年)。另外,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候选血凝素(HA)亚型(H19)(费雷敦尼等人,2023年)。

流感病毒在基因上具有高度变异性,会迅速改变其抗原性、毒力以及在新宿主物种中的复制能力(威利和霍姆斯,2020年)。这主要由两种机制导致: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抗原漂移是由编码神经氨酸酶(N)或血凝素(H)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会产生给定亚型的新抗原变体。如果这种变体的复制不能被宿主免疫力有效抑制(而这种免疫力曾消除了由原始毒株引起的感染),那么突变后的病毒就可以再次感染同一群体。相比之下,抗原转变会导致新亚型的突然出现,这是由于两种或多种同时在宿主中复制的甲型流感病毒亚型之间发生RNA片段交换(重配)的结果(威利和霍姆斯,2020年)。人们公认的人类甲型流感病毒的 “混合容器” 宿主是猪和鸟类,但有数据表明狗和猫也可能潜在地扮演这样的角色(陈等人,2018年;赵 S 等人,2020年)。这些新亚型与它们的亲代毒株具有相同的致病特性,并且混合了原始毒株的表面抗原,可能极具危险性。由于目标宿主群体通常对新亚型缺乏免疫能力,过去曾在不同动物物种和人类中引发过流行病甚至大流行病(克拉默等人,2018年)。由于进一步的选择压力(通过抗原漂移),一个新亚型可以进化为多个抗原变体,这些变体被归为亚系或进化枝(贺等人,2019年)。所有这些推动抗原多样性的机制促成了甲型流感病毒在鸟类和哺乳动物群体中的持续传播。

流感病毒可被紫外线、洗涤剂和消毒剂迅速灭活。然而,甲型流感病毒在水中的传染性可保持数周甚至数月,具体取决于水的酸碱度(pH)、盐度和温度(欧文等人,2011年;基勒等人,2012年)。

流行病学

在144种可能的甲型流感病毒亚型中,绝大多数已在水禽(尤其是鸭、鹅和天鹅)中发现,水禽是其天然宿主(松贝格等人,2013年)。鸟类通常呈亚临床感染状态,也会通过粪便排出甲型流感病毒,它们的季节性迁徙对甲型流感病毒在全球的传播至关重要(图1)。病毒可在冰中(如北方湖泊的冰)越冬,这使得流感在次年季节再次出现。

猫流感病毒感染指南

图1. 甲型流感病毒从水生野生鸟类宿主中的出现和传播(改编自克拉默等人,2018年)

一般来说,从某一物种分离出的甲型流感病毒能够在该宿主中有效复制。因此,“人流感毒株”“禽流感毒株”“马流感毒株”等术语被广泛使用。然而,其高度的基因变异性有助于病毒适应其他宿主物种,从而在这些物种中引发“新型”流感疫情。这方面的例子包括有充分记录的由猪引发的人类流感疫情(克拉默等人,2018年)、由马源H3N8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犬类疫情(克劳福德等人,2005年;克劳福德等人,2011年),以及由禽流感病毒在包括狗和猫在内的不同哺乳动物物种中引发的多起疫情(宋等人,2008年;纽伯里等人,2017年)。

另一方面,变异性不仅会导致新病毒株的出现,也会使已有的病毒株消失,比如马源H7N7甲型流感病毒,自1979年以来就再未从马身上分离到(韦伯斯特,1993年);犬源H3N8甲型流感病毒曾在美国犬群中持续传播15年,但自2016年以来仅偶尔被发现(威利和霍姆斯,2020年)。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ABCD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16 日 上午10:28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16 日 上午10:32

相关文章

  • 西尼罗河病毒感染指南

    要点 病原体特性 西尼罗河病毒(WNV)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人畜共患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日本脑炎抗原组。它是一种包膜病毒,含有一个线性、正链、单链RNA分子。可以区分出几个系统发育谱系,但大多数分离株可归为谱系1和谱系2。西尼罗河病毒宿主范围广泛,主要是鸟类和蚊子,也包括哺乳动物(如人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蜱虫。它可导致人类、马和几种鸟类患病。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感染病毒株的(神经)毒力。…

    2025 年 4 月 16 日
  • 猫白血病病毒感染指南

    猫白血病病毒(FeLV)是家猫的一种 γ 逆转录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正逆转录病毒亚科的成员。它含有一个蛋白质核心,其单链核糖核酸(RNA)由一层包膜保护着。在干燥条件下,猫白血病病毒在宿主体外存活时间不长,很容易被消毒剂、肥皂、加热和干燥灭活。尽管通过污染物传播的可能性极小,但如果在室温下保持湿润,猫白血病病毒仍会具有传染性,并且大量病毒至少可以存活 48 小时。 家猫以及一些亲缘关系密切的野生…

    2025 年 4 月 16 日
  • 猫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的指南

    要点 简介 欧洲及其他许多国家都对伴侣动物感染SARS-CoV-2的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已有大量关于猫接触并感染SARS-CoV-2的报告。开展这些研究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像SARS-CoV-2这样的人类病原体可能会在动物宿主中适应和进化,有可能导致病毒回传感染,并且在再次感染人类后可能更具毒性(谭等人,2024)。必须强调采用“同一健康”(One Health)方法进行病毒基因组监测的重要性,…

    2025 年 4 月 16 日
  • 猫病毒性乳头状瘤病指南

    要点 病原体特性 乳头瘤病毒(PVs)是含有环状双链DNA的小型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图1)。 图1. 乳头瘤病毒粒子 其基因组包含编码多种E蛋白的早期(E)基因和两个晚期(L)基因。部分E蛋白在病毒转录和复制过程中发挥作用。E6和E7蛋白是致癌基因,会干扰细胞调控。L基因编码两种结构蛋白L1和L2,它们在病毒组装过程中形成衣壳。在人类乳头瘤病毒诱导的肿瘤中,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然…

    2025 年 4 月 16 日
  • 如何判断猫是否得了狂犬病

    全国每年都有一些猫得了狂犬病的病例。狂犬病通常是由未接种疫苗或疫苗失效的猫咪与患病的野生动物接触引起的。若你接触到一只可能患有狂犬病的猫,应该特别小心,不要尝试抓它,应该联系动物控制中心或本地野生动物组织。狂犬病的症状可以在猫身上找到,下面是一些判断的方法。 方法 1: 发现狂犬病的症状 Step 1: 观察狂犬病的早期症状 狂犬病的早期阶段会持续两到十天,在此期间猫咪会显得不适,且没有特定的症状…

    2025 年 1 月 13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