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遗传学太复杂?这篇简单指南带你快速入门!

猫咪遗传学太复杂?这篇简单指南带你快速入门!

Sarah Hartwell, 2006-2016

这是一篇非常简单的遗传学指南,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其他 Messybeast 网站上的遗传学相关文章。如果您对更科学的细节或更深入了解遗传学感兴趣,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许多提供更详细解释的相关网站。本文还概述了细胞分裂的基础知识,以说明每位父母如何各自贡献一半的基因给后代、基因如何被重新组合,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变的机制。

基础细胞分裂

猫的体细胞中拥有两套染色体(称为二倍体),其中一套来自母亲,另一套来自父亲。当身体组织更新时,细胞通过分裂产生与原始细胞染色体数量相同的基因相同的细胞。这种分裂被称为有丝分裂(mitosis)。

当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生成时,它们必须只拥有一套染色体(称为单倍体),以便在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具有二倍体染色体的胚胎。这个过程被称为减数分裂(meiosis),它是猫(以及人类、狗等)有性生殖的一部分。减数分裂允许遗传特征的重新组合,使得后代拥有不同于父母双方的遗传特征。

以下对细胞分裂的描述经过大幅简化,旨在帮助理解遗传特征如何重新组合以及突变如何发生。如果需要了解每种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和过程的详细信息,网络上有许多相关资源可供参考。

有丝分裂——体细胞分裂

在有丝分裂中,一个二倍体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同时保留二倍体的染色体数量。每个子细胞在遗传上与母细胞及另一个子细胞相同(除非因随机转录错误引发突变)。

二倍体细胞包含一整套染色体对,每对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这些染色体对并非完全相同,而是同源染色体,因为它们包含相同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例如,父亲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特定位点(基因位点,相当于街道上的门牌号)可能决定黑色毛发,而母亲染色体上相同位点可能决定灰色毛发。

首先,母细胞必须复制每条染色体的副本。这两份完全相同的副本称为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ds),并通过染色体上的一个特殊区域——着丝粒(centromere)相连。在这一阶段,细胞的遗传物质数量为正常的两倍。随后,染色体在细胞中排列成一条直线。姐妹染色单体被拉开,其中一条染色单体(此时又被称为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一极,最终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每个细胞都拥有正常数量的遗传物质。

猫咪遗传学太复杂?这篇简单指南带你快速入门!

在DNA复制过程中,每条染色体都会生成一个完全相同的副本。每个子细胞最终会获得一份副本,从而使两个子细胞拥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组合。同源染色体始终保持在一起。例如,在示意图中,母细胞有一条红色染色体和一条蓝色染色体,两个子细胞也会分别获得一条红色染色体和一条蓝色染色体。

然而,有丝分裂中可能发生错误。这些错误不仅会影响直接生成的子细胞,还会影响这些子细胞的后代。例如,在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中,姐妹染色单体未能分开,导致一个子细胞获得两条姐妹染色体,而另一个子细胞没有染色体。这可能引发癌症。此外,染色体可能受损,包括片段断裂、错误复制、重复或错误重组(如形成环状或颠倒)。这些影响从无明显表现到致命不等(尤其是在快速分裂的胚胎中,早期错误会被成倍放大)。这种错误被称为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因为它仅影响体细胞而不影响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的生成

减数分裂从一个二倍体细胞中产生四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配子(卵细胞或精子细胞)。二倍体细胞拥有一整套染色体对,每对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这些染色体对并非完全相同,而是同源染色体,因为它们包含相同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例如,父亲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特定位点(位点——类似于街道上的门牌号)可能决定黑色毛发,而母亲染色体上相同位点可能决定灰色毛发。

首先,染色体会被复制,每条染色体由两个相同的染色单体组成,它们通过一段称为着丝粒的DNA片段连接在一起。减数分裂I(第一次分裂)会分离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II(第二次分裂)则会分离姐妹染色单体。最终结果是产生四个单倍体细胞,每个细胞包含略有不同的基因组合。

猫咪遗传学太复杂?这篇简单指南带你快速入门!

在减数分裂I中,染色体会被复制,并且基因可能从一条染色单体重新组合到另一条染色单体上。染色体会短暂地成对配对,这期间可能发生染色体交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与对应染色体上的基因交换(类似于两个人在斑马线上朝相反方向穿过马路)。在示意图中,有两对染色体(大染色体和小染色体)。红色部分遗传自父亲,蓝色部分遗传自母亲,因此后代染色体对中每对都有一条红色和一条蓝色染色体。基因的交叉在图中表现为红蓝相间的部分。最终结果是两个二倍体细胞,每个细胞的基因组合与原始母细胞略有不同。

在减数分裂II中,这两个二倍体细胞分别分裂成两个单倍体细胞。这一过程中跳过了染色体复制阶段,直接进入分裂阶段。最终,这些细胞拥有一半数量的染色体,它们是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统称为生殖细胞。当它们在受精卵中结合时,形成的胚胎会拥有正常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

如果染色体数目未被减半,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拥有两倍的染色体数目。一些杂交种是三倍体(3套染色体)或四倍体(4套染色体),但通常是无生育能力的,因为减数分裂无法进行。拥有三套或更多染色体的现象称为多倍体性,这可能导致发育异常。

在DNA复制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错误——DNA的部分可能丢失、受损、重复或颠倒。这种现象称为突变。如果一个带有突变DNA的生殖细胞参与受精并形成胚胎,突变会遗传给胚胎。这种突变可能表现为不明显(隐性基因或“冗余”DNA)、外观变化(如毛色)或致命(身体结构未正确发育)。在后代中不明显的突变可能在更远的后代中表现出来,尤其是当两个相同的突变基因结合时。

有时在减数分裂I中,染色体未能正确分离,或在减数分裂II中染色单体未能正确分离。这会导致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过多或过少。一条染色体可能被重复或缺失。在猫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性染色体的重复或缺失。正常雌性为XX,正常雄性为XY。XXY的猫是无生育能力的雄性,通常体型较大或超重;这是不常见的玳瑁雄猫的成因之一。XO(特纳综合征)的猫是无生育能力的雌性,通常体型较小,并可能伴有心脏问题。

染色体、基因和等位基因

染色体是DNA的一段。在猫和人类中,常染色体(不包括X或Y的染色体)成对出现。猫有19对染色体。匹配的DNA链形成双螺旋结构。性染色体(X和Y)是一个例外。一段DNA中编码某种性状(如长毛或短毛)的部分称为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基因成对出现——每条染色体上的一份。这些基因可能完全相同,也可能是同一基因的稍有差异的变体。这些变体正式称为基因的等位基因,但为简便起见,我将其称为基因(它们也可以被称为“决定黑色的基因”、“决定灰色的基因”等,但我将简单地称其为“黑色基因”、“灰色基因”)。

基因的“位点”(locus)是指它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可以将染色体想象成一条街道,基因是街上的一幢房子,而位点则是房子的门牌号。这条街有两边,彼此相对的房子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不同。

大多数细胞有成对的染色体(称为二倍体)。例外是卵细胞和精子细胞,它们只有一套染色体(称为单倍体)。这是因为卵细胞和精子细胞在结合成受精卵时,能够形成一组正确配对的染色体,其中一套来自母亲,另一套来自父亲。后代的基因有一半来自每个父母,因此它在遗传上与父母都不同。选择哪些动物交配以在后代中实现期望的结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一主题常常需要整本书来深入探讨)。

简单遗传(孟德尔遗传,经典遗传)

简单遗传是指由单个基因控制的性状,其名称来源于格雷戈尔·孟德尔的研究。在猫中,黑色和蓝色(灰色)毛色的遗传是一个例子。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即X和Y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以成对形式遗传,每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母。如果一只猫继承了2个蓝色基因,它将表现为灰色;如果继承了2个黑色基因,它将表现为黑色;如果继承了1个黑色基因和1个蓝色基因,它将表现为黑色,但可以将蓝色基因传给后代。

黑色基因是显性基因——即使只有1个副本,这个基因也会在表现型中表达出来(表现为外观)。蓝色基因是隐性基因,仅在存在2个副本时才会表达。一只猫如果两个基因副本相同,则在该性状上是纯合的;如果基因副本不同,则在该性状上是杂合的。

蓝色基因是隐性基因,只有当猫没有继承黑色基因时才会表达。蓝色猫在蓝色性状上是纯合的,其基因型(遗传组成)与表现型(外观)相同;而黑色猫的基因型可以是杂合的(含有一个隐性基因)或纯合的。

按照惯例,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相同字母的小写形式表示。以下以颜色标注基因:

  • 纯合黑色猫(BB)纯合蓝色猫(bb) 的交配:
    子代全为 Bb,表现型为黑色,但携带蓝色基因。
  • 杂合黑色猫(Bb)杂合黑色猫(Bb) 的交配:
    子代基因型比例为 1 BB : 2 Bb : 1 bb,表现型比例为 3黑色 : 1蓝色
猫咪遗传学太复杂?这篇简单指南带你快速入门!

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基因是显性的。例如,基因型为Xx时,表现型(外观)介于XXxx之间,这类似于粉色是红色与白色之间的中间状态。在19世纪,育种者认为所有基因都以这种方式工作,并称之为“混合遗传”。

猫咪遗传学太复杂?这篇简单指南带你快速入门!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上位基因

显性基因即使只遗传了一个拷贝,也始终会被表达。隐性基因只有在遗传了两个拷贝时才能被表达。

另一种有时被称为“显性”的基因类型是上位基因。这种基因位于染色体的不同位点,或完全不同的染色体上,能够掩盖某些其他基因的作用。在猫中,“显性白色”基因(更准确地称为“上位白色”基因)就是一个例子。当显性白色基因存在时,它会掩盖所有其他毛色基因,使猫表现为白色外观。然而,这只猫仍然携带其他颜色基因,并可以将这些颜色基因传递给后代。

橙色(或红色)也是一种上位颜色,因为它会影响非虎斑基因(solid)。具有橙色基因的非虎斑(纯色)猫会表现出虎斑花纹。即使是所谓的纯红色(solid red/self red)猫,也带有虎斑标记,但育种者已经努力减少背景色与标记色之间的对比度,从而营造出无标记的外观效果。

阿古蒂(Agouti)基因(即阿比西尼亚虎斑)对其他虎斑模式具有上位性作用。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它是虎斑基因的一个等位基因。新的研究发现,它实际上位于不同的基因位点上。

基因系列与共显性

尽管基因是成对遗传的,不同个体可能携带超过两种基因变体。这些基因中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还有一些是共显性的(既非显性也非隐性)。以下以猫为例,重点探讨基因组合如何影响其毛色特征。

猫咪遗传学太复杂?这篇简单指南带你快速入门!

由于一些基因比其他基因更隐形,因此存在许多可能的组合!

  • 如果C(全色)被遗传,这只猫将会是纯色,其他任何基因都会被隐藏。
  • 如果C未被继承,则其他组合将如下所示:
  • 如果cs被遗传,这只猫就是重点色,任何c或ca基因都被隐藏了
  • 如果cb是遗传的,那么这只猫就是海豹色,任何c或ca基因都被隐藏了。
  • 如果cs和cb都不存在,则遗传了ca,猫是蓝眼睛的白化症(隐形白色),而c基因(如果存在)是隐藏的。
  • 如果cs、cb或ca都不存在,则遗传了2个c基因,猫将会是粉红眼睛的白化症。

有一个复杂之处:cs、cm和cb是共显性(显性于其他基因,但彼此之间不显性)。如果一只猫遗传了一个cs和一个cb,其图案介于重点色和海豹色之间,被称为貂色。东奇尼猫是通过将暹罗猫和缅甸猫杂交培育出来的。同样,cs+cm会产生中间形态的暹摩卡,而cb+cm会产生中间形态的缅摩卡。

近亲繁殖(将亲缘关系密切的个体进行杂交)倾向于带来隐形基因,因为动物携带相似的基因组合,任何隐藏的基因相遇并因此显现出来的可能性更大。近亲繁殖并不会创造隐形特征,它只是增加了隐形基因被表现出来的概率。

基因系列必须占据成对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点。一些基于旧文本的网站错误地将虎斑猫视为一系列基因,其顺序如下(最显性者在前):阿比西尼亚猫(麻纹)虎斑、鲭鱼虎斑、经典虎斑。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阿比西尼亚猫虎斑位于不同的位点。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Sarah Hartwell  

上一篇 2025 年 1 月 6 日 上午2:03
下一篇 2025 年 1 月 5 日 下午11:49

相关文章

  • 2.2.11 繁育挑战:猫咪基因检测异常结果的应对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即便基因检测技术日趋成熟,也不时会出现检测结果与猫咪实际外貌(表型)不一致的情况。例如,一只拥有稀释色(如蓝色、奶油色)毛发的猫,却在检测中被报告为非稀释型;或者根据血统应为色点色,但检测结果却无法支持。这类“结果异常”并不总是错误,而可能反映出采样、检测方法、突变位点或遗传机制上的更复杂问题。本文将系统介绍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如何科学应对、排查问题、与实验室沟通,并探索可能的遗传原因。

    2025 年 4 月 3 日
  • 2.21 遗传异常

    持续的近亲繁育可能会导致品种活力逐渐下降。然而,在活力完全丧失之前,遗传异常的发生率可能就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了。纯种繁育从本质上来说,限制了每个基因位点上可能存在的等位基因的数量。一个血统或品种的遗传纯合性越高,就越有可能让两个带有相似有害基因的个体进行交配。遗传异常通常分为四种类型:简单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简单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基因遗传或伴性隐性遗传。符合这些类型的遗传缺陷的例子已经介绍过了。 当…

    2025 年 4 月 3 日
  • 4.5 麻纹的艺术:Shaded 与 Tipped 被毛的遗传与形成机制

    在猫咪的被毛世界里,有一种极具贵族气质的色彩过渡——Shaded(渐层)与Tipped(亮银/金),它们拥有丝绸般流动的质感和雾化的美感,常被用于描绘“金渐层”、“银渐层”与“金吉拉”等名贵品种。这类被毛外观的形成背后,并不仅仅是单个基因主导的产物,而是一个复杂、至今未解的遗传调控网络,尤其是与所谓的“宽带基因”(Wideband, 简称 Wb)息息相关。 什么是 Shaded 与 Tipped?…

    2025 年 4 月 8 日
  • 猫的毛色遗传学(维基百科版)

    猫的毛色遗传学决定了猫毛的颜色、图案、长度和质地。猫毛的各种变化是物理特性,不应与猫的品种相混淆。一只猫可能具有某个品种的毛色,但实际上并非该品种。例如,涅瓦假面猫(西伯利亚重点色猫)可能会有重点色的毛色,而这是暹罗猫典型的毛色。 纯色 真黑色素和褐黑素 真黑色素 褐色基因B/b/bl编码TYRP1(Q4VNX8),这是一种参与真黑色素色素生成代谢途径的酶。其显性形式B会产生黑色的真黑色素。它有两…

    2025 年 3 月 27 日
  • TICA提案背后:猫咪品种突变的所有权争议

    2015,Sarah Hartwell 2015年5月,TICA(国际猫协会)通过了一项关于结构突变所有权的提案,尽管在定义基本术语方面存在困难。该提案提出,如果一个品种“拥有”某种结构突变(称之为品种X),任何想要使用这种结构突变来创建新猫种的品种都需要获得品种X的相关分会批准,才能晋升为冠军级别。此外,任何基于与品种X杂交而创建的新猫种,若未获得品种X相关分会的同意,也无法被启动。 什么是结构…

    2025 年 1 月 6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