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基本法则相对简单,可以归纳为两个概念:
- 基因在生殖细胞中的分离法则。
- 基因在不同杂交组合中的独立分配法则。
再加上连锁现象(实际上是第二法则的扩展),就涵盖了大部分的基础遗传学。遗传的这种简单本质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误认为这套基因及其遗传的模型无法解释像猫这样复杂哺乳动物的发展。这种疑虑可以理解,但却是错误的。猫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深入研究猫的遗传学确实会引向更深的领域。然而,无论生物体多么复杂,为了阐述目的,总可以将其分解为简单的特征。在遗传学中,这些特征通常被称为遗传“性状”或“特征”。某些程度的简化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确实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定义不同个体猫之间差异的遗传特征背后的机制。
尽管遗传学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不涉及染色体的情况下进行解释,但过去采用了这样的方式。然而,永远不要忘记,DNA及其所构成的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在遗传学的早期,细胞中存在的遗传决定因素被称为“因子”。在现代术语中,这个“因子”现在被称为“基因”。从本质上讲,遗传学关心的是追踪这些基因在从父母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中所走的路径。基因对个体的生长、功能和外观的影响也将被讨论。基因控制着猫生命的几乎每一个方面。

🧬 猫咪遗传学的两大基础法则
猫咪的遗传学听起来可能高深,但其实它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主要包括两个核心法则:
🔹 ① 分离法则
每个性状(例如毛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母。在猫产生卵子或精子时,这两个基因会彼此分开,每个生殖细胞里只留下一个基因。也就是说,小猫会从爸爸那里拿一个基因,从妈妈那里拿一个,再组合成自己的性状。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Rob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