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变到固定特征:猫咪繁育者如何平衡遗传风险?

从突变到固定特征:猫咪繁育者如何平衡遗传风险?

2008 Sarah Hartwell

猫的繁育者希望其繁育猫群的体型和外貌保持一致。他们的繁育计划旨在固定某些特征并消除其他特征,但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受欢迎的特征。这可能是肉眼可见的特征,如卷毛,也可能是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病。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繁育者会面临以下问题:

  • 这是否是繁育猫群中存在了数代的突变,由于携带者之间的交配而显现出来?如果是这样,是否有必要或可行找到所有携带者(或可能的携带者)并将它们从繁育计划中移除?
  • 这是否是多个不同突变的累积效应
  • 这是否是个体或其父母中自发发生的新突变?如果是,这种突变是可取的还是不可取的?
  • 一个不受欢迎的遗传特征是否被意外地固定在品种中

突变是如何发生的

突变是指生物DNA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基因的新版本。突变基因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其影响范围从轻微到毁灭性不等。同一基因可能参与多个生物过程,一个看似轻微的变化(例如不同的毛色)也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不易察觉的影响。

突变自然发生,原因包括:细胞分裂时的转录错误(类似于复制文本时的打字错误)、同源染色体错误配对(有时它们匹配错误,导致环形或重复的DNA段出现)、或自然紫外线辐射造成的损害表突变(Paramutations)则发生在基因被沉默时——基因仍然存在且未改变,但没有被激活。

突变可以发生在DNA的任何位置,也可以发生在任何细胞中。当突变发生在体细胞(除卵子和精子外的身体细胞)中时,可能导致癌症、衰老迹象或细胞功能异常。当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卵子或精子)中时,则会传递给下一代并影响后代。

一些突变会通过细胞的DNA复制机制()被修复,从而限制突变的发生率。其他突变则无法修复,最终导致变化。虽然本文主要讨论问题突变,但突变在进化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突变必须被视为不可避免的现象。紫外线辐射和可能损害细胞DNA的毒素可以增加突变率,但即使完全消除这些因素,突变也不会彻底消失。

在有性繁殖动物中,基因突变的发生率通常低于 1/100,000,即每10万个卵子或精子中可能有一个特定基因发生突变。这其中,许多卵子或精子不会发育成胚胎。大多数哺乳动物拥有约80,000到100,000个基因,因此每只出生的后代很可能在某一个基因中携带新的突变。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染色体中存在大量的“垃圾DNA”,因此突变可能发生在未被使用的DNA片段中。由于后代继承了大多数基因的两份拷贝,很可能另一份拷贝是未受损的版本(但他们的后代可能没有这么幸运,我们将在后文中讨论)。少于三分之一的突变会被证明是致命的。

一个突变基因是否会被表达取决于它是显性基因(只需一份拷贝即可表现性状)还是隐性基因(需要两份拷贝才会表现性状),或它是否位于X或Y染色体上(将根据后代的性别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遗传漂变

在有性繁殖的动物中,每个后代从每位父母处各继承一份基因拷贝(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除外)。同时在两位父母中发生相同突变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后代通常只继承一份突变基因。这使得它在该遗传性状上表现为杂合子

如果突变基因是显性的,动物只需一份拷贝就能表现出这种性状。如果突变是有害的,它会很快被种群淘汰。在野生环境中,如果这种性状对生存不利,该动物通常无法活到繁殖年龄,也无法将基因传递下去。

如果突变是有益的,该动物将在其环境中更为成功,并留下更多后代,其中大约有一半会携带该基因。这种基因在野生种群中的普遍性会逐渐增加,可能在25代或更多代后,最终超越或取代未突变的版本。

宠物家畜中,无论突变在野生环境中是有利还是不利,只要被认为在美学上经济上具有吸引力,选择性繁育就可能创造出整个拥有这种性状的动物群体。许多现代品种由于体型或外貌的改变,在野外难以生存,但作为宠物却深受欢迎。

许多突变是中性的——既不有利也不不利,仅仅是不同。例如随机繁殖猫种群中的广泛颜色变化。这些突变目前既没有赋予生存优势,也没有造成劣势。然而,如果环境发生变化,这些基因可能会变得有利不利

隐性突变不会在首个突变后代中被检测到,因为它们的效应被另一位父母遗传的显性基因版本所掩盖。因此,自然或人工选择不会立即作用。当足够多的个体携带隐性突变基因的拷贝时,这些携带者之间的交配可能性增加,从而产生纯合子后代并表现出突变性状。当两只携带相同隐性突变的个体交配时,其后代将始终表现出突变性状。和显性突变一样,如果隐性性状具有优势,这些个体更有可能存活并繁殖。例如,长毛基因是猫的隐性基因,但在寒冷气候中被证明具有优势,因此在美国(缅因库恩猫)、西伯利亚和挪威等地出现了长毛猫种群。

可以通过选择性繁育来支持隐性性状,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除非可以通过DNA测试检测仅携带该基因单一拷贝的个体。目前,对于一些猫的遗传缺陷,已经有可用的筛查测试。

遗传事件的随机性会导致遗传漂变。如果你用一只黑猫与一只灰猫交配,你可能会期望后代为黑色,因为黑色是显性性状。然而,由于一些黑猫携带隐性灰色基因(杂合子),后代可能是黑猫和灰猫的混合体。理论上,你可能期望一半小猫为黑色,另一半为灰色,但现实中不一定总是一个50/50的比例(如果统计同一对父母生育的一百窝后代,可能会接近50/50)。你可能得到75%的黑猫和25%的灰猫。如果这些后代都参与繁殖,下一代中黑猫的比例可能会上升。但是,由于许多黑猫携带了隐藏的灰色基因,灰猫的比例可能会在更晚的世代中上升。

大种群中,这种波动通常不会很大。即使连续几代没有灰猫出生,灰色基因也不会完全消失——它仍然隐藏在那里作为隐性基因,迟早当两只杂合黑猫交配时会出现返祖现象。隐性突变很少在种群中达到显著水平,若发生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某种因素使这些个体占据优势,例如隐性突变赋予动物某种生存优势(例如寒冷气候中的长毛性状)。

小种群中,这种波动往往更大,最终某一版本的基因会占据主导地位,该性状会在种群中固定。如果种群是孤立的且没有新血缘引入,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一个性状可能在25代内(对于猫来说大约100年)在种群中固定下来。马恩岛无尾突变有许多有害的副作用,但由于突变种群位于岛屿上,这一性状成为固定特征。而在大陆(康沃尔),这一突变最终消失了。

选择性繁育、遗传负荷和奠基者效应

上一部分假设所有动物同样可能进行繁殖并产生后代。然而,在家养动物和牲畜中并非如此。一些雄性会被选择来固定品种中的某些特性,它们的后代数量将远远超过其他雄性(其中一些可能永远不会被允许繁殖)。无论是好是坏,被选中的种公猫的所有突变(包括那些已知的和未知的)都会传递给更多的个体。如果它携带新的突变,这种突变将在种群中迅速传播。整体来看,种群将失去遗传多样性。

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可能都携带3到4种显著有害的隐性基因。如果一个个体遗传了两个拷贝的“致命”或“延迟致命”基因,它们将胎死腹中或幼年死亡。在这些基因均匀分布于一个大型种群时,这并不是问题,因为两名携带者相遇的几率很小。

如果这些个体中的一部分形成了一个隔离小群体,情况会发生变化。例如,一个个体可能携带一个在较大种群中非常稀有的基因(如每10万个个体中有1个)。如果这个个体与其他9个个体隔离在一起,这个基因的出现频率将变成10分之1。这一基因会传递给后代,并在小种群中广泛传播,从而增加两个携带者相遇并繁殖的几率。同时,许多基因的变异将会丧失,因为由10个动物组成的基础种群中并不携带这些基因。这种效应也发生在通过婚姻限制将自己与外界隔离的宗教团体中。奠基者所携带的任何有害基因将在后代中变得普遍。这就是奠基者效应,它对动物品种和人类社区的遗传健康都有重大影响。

有时,一个突变或隐藏的隐性基因会在一个已建立的品种中出现,并被认为具有吸引力。例如,阿比西尼亚猫中的长毛突变使我们得到了索马里猫。长毛的后代及其携带突变基因的父母被用来创建一个新猫种。如果这些创始品种中的任何个体携带有害基因,这些基因也会被繁育到新猫种中。在一个品种的发展历史中,奠基者效应可能会发生多次。第一个衍生品种可能会产生另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突变,从而产生另一个衍生品种。

数量较少的品种在繁育者努力固定“品种特性”时,面临失去宝贵基因的风险。一些基因紧密相连(位于染色体上的邻近位置),因此在选择某种性状时,繁育者可能无意中将一个有害突变固定下来。许多品种因此出现了品种特有的遗传问题,例如酶缺陷或肾病。如果性状是隐性的,繁育者可能只见过一次,并认为这是一个随机的新突变。只有当这一性状在同一品种中反复出现时,繁育者才意识到潜在的有害基因的存在。

在过去,由于缺乏信息交流,一些有害的隐性基因在某些品种中变得常见。在互联网时代,与其他繁育者交流这些突变或通过遗传性疾病清单(如由猫科顾问局维护的清单)讨论相关问题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判断该品种是否倾向于表现这一性状。

选择——自然选择、人工选择,以及基因的倾向性

当繁育者能够识别种群中的表现型(即外部外貌特征)时,选择就变得可能且有效。随着基因标记的DNA筛查技术的不断应用,现在也有可能针对特定的基因型进行选择。繁育者已经能够筛查出一些猫种中遗传性疾病的携带者。在狗的繁育中,X光检查已经用于筛查某些品种可能存在的髋关节发育不良问题。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Sarah Hartwell  

上一篇 2025 年 1 月 6 日 上午10:40
下一篇 2025 年 1 月 6 日 下午12:04

相关文章

  • 2.16 发育异常

    在北美,兽医接诊的患者中约有5%患有各种先天性缺陷。据报道,猪的发病率最高,猫的发病率最低。在有发育缺陷的动物中,每20只就有1只存在多种异常情况。 肌肉骨骼系统异常 肌肉骨骼畸形是迄今为止猫和其他物种中最常见的发育问题。它们的发生通常是由于胚胎中原始管状结构未能正常闭合。 裂体畸形是一种致命的发育异常,其特征是腹部有裂缝,后肢缺失或发育不全。曾有两只患有这种缺陷的小猫,出现了通过腹部裂缝的严重内…

    2025 年 4 月 3 日
  • 3.4 显性和隐性突变

    大多数猫的突变作为隐性等位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遗传。野生型基因是存在于家猫祖先的野生动物中,并在其位点上通常存在的基因。然而,也有例外情况,并且在讨论中提及显性突变等位基因的可能性是必要的。 显性遗传的最明显例子是一个负责黄色眼睛白猫的基因(此外,通常还会导致蓝色或异色眼睛,这将在后文讨论)。通常,这种猫的被毛是完全白色的,或者除了头部少数小色斑外,其他部分是白色的。该等位基因的符号为 W;野生型…

    2025 年 4 月 2 日
  • 猫的基因位点 (更新中……)

    以下列出了猫的不同基因位点及其等位基因组合,包括一些假设性或未确认的基因。对于所列的假设基因,已通过足够的繁育数据或研究具有该性状的猫,统计学上证明这些基因的存在是可能的。 经典黑色/棕色 (CLASSIC BLACK/BROWN) 这是一个基因系列,其显性顺序为:黑色/棕色 > 巧克力色 > 肉桂色。B 基因位点编码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TYRP1),该酶在合成真黑素色素的代谢通路…

    2025 年 1 月 6 日
  • 3.16 银色抑制基因的探索:揭开银色毛发背后的遗传谜团

    银色系猫咪一直以优雅华丽的外表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这种外观的遗传基础却始终未完全揭晓。多年来,科学家与育种人群不断试图定位导致银色出现的关键基因——抑制基因 (Silver inhibitor, I 基因),但这一基因的具体 DNA 位点与商业检测方法至今仍然难以实现。

    2025 年 4 月 3 日
  • 4.4 性限制表达

    还有一种与性别相关的遗传形式,遗憾的是,有时它会被误认为是性连锁。这种情况是指基因的表达仅限于一种性别,尽管基因本身是由常染色体携带的。目前尚未报道猫类中有任何影响被毛颜色的性限制基因表达的明确例子,但其他特征却有这样的例子。 隐睾症是指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降入阴囊。此情况似乎由一个或多个基因引起,且被认为是男性的性限制遗传缺陷,尽管这种缺陷也可能导致女性生殖道的异常。在其他物种中(如山羊、猪和狗)…

    2025 年 4 月 2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