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Sarah Hartwell
2015年5月,TICA(国际猫协会)通过了一项关于结构突变所有权的提案,尽管在定义基本术语方面存在困难。该提案提出,如果一个品种“拥有”某种结构突变(称之为品种X),任何想要使用这种结构突变来创建新猫种的品种都需要获得品种X的相关分会批准,才能晋升为冠军级别。此外,任何基于与品种X杂交而创建的新猫种,若未获得品种X相关分会的同意,也无法被启动。
什么是结构突变?
“结构突变”是指影响骨骼(骨骼或软骨)外观的突变,并产生不同于普通家猫的特征,例如折耳、卷耳、短腿、短尾或无尾等。这种定义不包括短头畸形(短吻部)、多趾症或短尾,因为这些特征在猫种群中已经广泛存在(短头畸形可能源于19世纪繁育者选择的一种隐性突变)。此外,它也不涵盖毛色或毛发类型。

这一提案似乎源于多年前的一个担忧,即可能会出现大量“短腿化版本”的已知品种。此外,也存在一个非常合理的担忧,即多个结构突变可能以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方式相互作用。例如,苏格兰折耳突变导致的增厚软骨可能对短腿猫产生不利影响。尽管负责任的繁育者会将猫的健康、明确的繁育目标和一致的体型外观作为重点,但也有一些不道德的繁育者会随意混合各种突变,为小猫取一个拼凑的名字,并作为设计师猫出售。由于这些繁育者是为了逐利,他们不会根据标准来繁育这些混合突变猫种。
谁“拥有”一种突变?
那么,谁“拥有”一种突变?他们拥有的是表现型(即外貌)还是基因型(导致这种外貌的基因突变)?在1970年代,美国猫协会(CFA)曾拒绝承认布偶猫(Ragdoll),原因是它在外貌上与伯曼猫(Birman)相似。
精灵猫(PixieBob)的认可是否会阻止其他多趾猫品种(如Clippercat)获得认可?现代暹罗猫的认可是否会阻止其他具有细长头型的猫品种获得认可?因此,必须明确“突变”的定义——是指身体特征,还是指基因突变。完全无关的随机突变可能会创造出相同的外貌特征。
如果要将一种突变从品种X引入到品种Y的繁育中,必须使用品种X,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品种X“拥有”这种突变。那些已经在猫种群中广泛存在的突变则无法被“拥有”。即便如此,这种划分仍然并不明确,因为在从未与品种X接触过的猫种中,也可能出现相同的性状。例如,美国卷耳猫(American Curl)据说“拥有”了卷耳突变,因为想要获得另一个卷耳猫品种,唯一的方法是使用美国卷耳猫参与繁育。然而,在澳大利亚,一个名为“Matilda”的猫随机出现了卷耳性状,而当地并没有美国卷耳猫。如果Matilda能够完全独立于美国卷耳猫的血统,并产生一个新的卷耳猫品种,那么美国卷耳猫是否仍能“拥有”卷耳突变?TICA是否会认可这种与美国卷耳猫完全无关的澳大利亚卷耳猫?
任何已经成为某个品种特有特征的突变,都可能通过自发突变再次出现在其他地方。无毛性状已经在全球多次独立出现。同样,短腿猫也在世界各地多次出现。在欧洲和北美(以及可能的其他地区)的随机繁育猫中,也出现过带环状尾巴的猫。因此,斯芬克斯猫(Sphynx)无法“拥有”无毛性状,曼基康猫(Munchkin)也无法“拥有”短腿性状,尽管它们可能会成为其他短腿猫品种获得认可的障碍。

宠物级的品种X可能走失,或者与其他猫交配产生混血小猫。品种X的突变可能会流入随机繁育的猫种群中。没有明确血统的随机繁育猫可以被用来创建新猫种,而无需征求品种X相关分会的许可来使用这种突变。为了避免纠结于谁“拥有”一种突变,大多数注册机构采用了另一种办法:它们制定规则,不认可与现有品种相似或重复的品种。它们对新猫种的认定标准要求其具有独特性。
考虑以下场景
注意:在现实中,眼睛颜色和毛发颜色并不是结构突变,且家猫中不存在显性黑色基因;这些仅仅是一个方便的虚构场景,与现有的任何品种无关!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Sarah Hart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