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A提案背后:猫咪品种突变的所有权争议

TICA提案背后:猫咪品种突变的所有权争议

2015,Sarah Hartwell

2015年5月,TICA(国际猫协会)通过了一项关于结构突变所有权的提案,尽管在定义基本术语方面存在困难。该提案提出,如果一个品种“拥有”某种结构突变(称之为品种X),任何想要使用这种结构突变来创建新猫种的品种都需要获得品种X的相关分会批准,才能晋升为冠军级别。此外,任何基于与品种X杂交而创建的新猫种,若未获得品种X相关分会的同意,也无法被启动。

什么是结构突变?

“结构突变”是指影响骨骼(骨骼或软骨)外观的突变,并产生不同于普通家猫的特征,例如折耳、卷耳、短腿、短尾或无尾等。这种定义不包括短头畸形(短吻部)、多趾症短尾,因为这些特征在猫种群中已经广泛存在(短头畸形可能源于19世纪繁育者选择的一种隐性突变)。此外,它也不涵盖毛色或毛发类型。

TICA提案背后:猫咪品种突变的所有权争议
赫布里底折耳猫——一种自发突变

这一提案似乎源于多年前的一个担忧,即可能会出现大量“短腿化版本”的已知品种。此外,也存在一个非常合理的担忧,即多个结构突变可能以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方式相互作用。例如,苏格兰折耳突变导致的增厚软骨可能对短腿猫产生不利影响。尽管负责任的繁育者会将猫的健康、明确的繁育目标和一致的体型外观作为重点,但也有一些不道德的繁育者会随意混合各种突变,为小猫取一个拼凑的名字,并作为设计师猫出售。由于这些繁育者是为了逐利,他们不会根据标准来繁育这些混合突变猫种。

谁“拥有”一种突变?

那么,谁“拥有”一种突变?他们拥有的是表现型(即外貌)还是基因型(导致这种外貌的基因突变)?在1970年代,美国猫协会(CFA)曾拒绝承认布偶猫(Ragdoll),原因是它在外貌上与伯曼猫(Birman)相似。

精灵猫(PixieBob)的认可是否会阻止其他多趾猫品种(如Clippercat)获得认可?现代暹罗猫的认可是否会阻止其他具有细长头型的猫品种获得认可?因此,必须明确“突变”的定义——是指身体特征,还是指基因突变。完全无关的随机突变可能会创造出相同的外貌特征

如果要将一种突变从品种X引入到品种Y的繁育中,必须使用品种X,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品种X“拥有”这种突变。那些已经在猫种群中广泛存在的突变则无法被“拥有”。即便如此,这种划分仍然并不明确,因为在从未与品种X接触过的猫种中,也可能出现相同的性状。例如,美国卷耳猫(American Curl)据说“拥有”了卷耳突变,因为想要获得另一个卷耳猫品种,唯一的方法是使用美国卷耳猫参与繁育。然而,在澳大利亚,一个名为“Matilda”的猫随机出现了卷耳性状,而当地并没有美国卷耳猫。如果Matilda能够完全独立于美国卷耳猫的血统,并产生一个新的卷耳猫品种,那么美国卷耳猫是否仍能“拥有”卷耳突变?TICA是否会认可这种与美国卷耳猫完全无关的澳大利亚卷耳猫?

任何已经成为某个品种特有特征的突变,都可能通过自发突变再次出现在其他地方。无毛性状已经在全球多次独立出现。同样,短腿猫也在世界各地多次出现。在欧洲和北美(以及可能的其他地区)的随机繁育猫中,也出现过带环状尾巴的猫。因此,斯芬克斯猫(Sphynx)无法“拥有”无毛性状,曼基康猫(Munchkin)也无法“拥有”短腿性状,尽管它们可能会成为其他短腿猫品种获得认可的障碍。

TICA提案背后:猫咪品种突变的所有权争议
Tellie – 一种随机出现的短腿突变

宠物级的品种X可能走失,或者与其他猫交配产生混血小猫。品种X的突变可能会流入随机繁育的猫种群中。没有明确血统的随机繁育猫可以被用来创建新猫种,而无需征求品种X相关分会的许可来使用这种突变。为了避免纠结于谁“拥有”一种突变,大多数注册机构采用了另一种办法:它们制定规则,不认可与现有品种相似重复的品种。它们对新猫种的认定标准要求其具有独特性

考虑以下场景

注意:在现实中,眼睛颜色和毛发颜色并不是结构突变,且家猫中不存在显性黑色基因;这些仅仅是一个方便的虚构场景,与现有的任何品种无关!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Sarah Hartwell  

上一篇 2025 年 1 月 6 日 上午11:11
下一篇 2025 年 1 月 6 日 下午2:47

相关文章

  • 繁育者的防不胜防:猫咪意外交配与双重交配的常见情景

    2018 , Sarah Hartwell 意外交配是指某一品种的母猫与另一品种的公猫发生了计划外的交配。而双重交配是指母猫在几天内先后与两只公猫交配。这些公猫可能是不同的品种或不同的颜色,而双重交配的唯一证据可能是几代后小猫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特征。 虽然繁育者通常会小心控制配对,但当母猫处于发情期时,公母双方都可能非常有“创造力”,抓住任何防护上的漏洞相互接近。一些母猫会“静默发情”,而另一些母…

    2025 年 1 月 6 日
  • 2.2 毛色变异

    自由生活的家猫群体在毛色和毛发质量上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数百年。导致这种变异的突变基因数量很少,而且它们的遗传模式以及与表型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被阐明。19世纪后半叶,猫爱好者(尤其是在英国)将表型变异作为培育品种的基础,为具有一种或多种不同表型的品种拟定了名称和优秀的展示标准。 从早期开始,人们又发现了更多的突变基因,这些基因产生了更多猫爱好者认可的毛色变种和毛发样式。如今,展示猫的…

    2025 年 4 月 3 日
  • 3.5 从 Foreign White 繁育计划中学到的经验:如何培育既蓝眼又不耳聋的白猫

    蓝眼白猫是许多繁育人追求的“理想型”外貌,但这一表型背后往往伴随着先天性耳聋的风险,尤其是由KIT 基因显性突变(W)导致的白色个体。为了在保持蓝眼和白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耳聋风险,英国在 20 世纪中叶开展了一项经典的繁育计划——Foreign White 项目。这项计划采用了科学的遗传策略,将蓝眼色点基因(cscs)与控制毛色的 KIT 基因进行组合优化,为今天的繁育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

    2025 年 4 月 3 日
  • 猫咪毛色的性格密码:你家猫的颜色暗藏怎样的天性?

    2001 – 2024, Sarah Hartwell 在我工作的猫收容所,我们常说“淘气玳瑁”和“随性黑猫”。我们的一位兽医也使用过“淘气玳瑁”这个标签,并告诉我们“玳瑁猫性格暴躁”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白色的加入具有“平静效果”,玳瑁加白的性格“没有纯玳瑁那么暴躁”。“淘气玳瑁”这个标签通常不适用于稀释玳瑁(蓝奶油色),可能因为在家猫种群中它们较少见。姜黄色猫常被认为性格活跃、火爆(…

    2025 年 1 月 6 日
  • 3.10 琥珀、赤褐与古铜:MC1R 基因谱系中的新兴毛色变异

    当我们谈论猫的橘色系毛色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 X 染色体上的 O 基因。但在猫的遗传调色板中,除了 O 基因之外,还有一类鲜为人知、却同样影响毛色转化的基因——MC1R(Melanocortin 1 receptor)基因,又被称为 Extension 基因。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依赖性别传递,且其不同突变形式造就了三个近年才被命名的新毛色变异:Amber(琥珀)、Russet(赤褐)与 Cop…

    2025 年 4 月 3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