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本页内容不深入探讨遗传学,而旨在描述家猫所展现出的颜色和图案范畴。本文出现的有关任何遗传学的内容都非常简单!相似的彩色图表已经出现于莱特和沃尔特斯于1980年出版的《猫之书》和罗宾逊于1977年之后出版的《遗传学》中。我借鉴了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成果将这些图表进行了更新整理。

图表以教科书中常见的2轴格式描绘:最显性的等位基因在左边(黑色),按显性的降序排列到右侧最隐性的等位基因(红褐色)。轴线下方为两种稀释调节剂。真黑素(黑色)系列和棕黑素(红色)系列被设置在一边进行对比。在某些案例中,我冒昧地为某些样式创造了术语,以便于描述一些没有爱猫协会正式描述的东西(其中一些术语后来被其他人所使用,并基于我给出的信息创造了他们自己的图表)。还有2种受人追捧的样式图表迄今为止尚未在猫身上得到证实。由于可下载图像的数量较多,此页可能加载缓慢。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我使用了这个优先顺序作为命名约定:

1.使用爱猫协会惯用的流行术语,或

2.使用品种研发人员所使用的术语(如卡尔帕蒂、铜色),或

3.借用其他家畜的术语(如条纹状、片状蜘蛛网),或

4.使用简单的英语描述(漩涡状,臭鼬纹),或

5.对于出现过一次的突变,使用被观察到的位置(如芬兰),或

6.使用医学术语(如眼周白发病)

本色/纯色

猫的颜色包括9种以真黑色素为基础(以黑色为基色)的纯色和3种以棕黑素为基础(以红色为基色)的纯色。这些以红色为基色的颜色属于遗传性纯色,然而由于红色素和隐性等位基因non-agouti的相互作用,导致这些颜色可能出现明显的虎斑纹。

纯白色(隐形)可以标记任何底层颜色。猫的基因色可能是黑色、奶油色等,但白色基因的存在会影响这些纯色的表达。因此,在之后的讨论中,纯色白猫被认为是白斑基因的极端表达的结果。

有两种晚期出现的变色基因导致了新的纯色品种出现:琥珀色(挪威森林猫)和赤褐色(缅甸猫)。这些变色基因导致猫的颜色中黑色逐渐消退并向红色转变。这些颜色变化的图表会出现在本文后面的部分。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白斑基因

白斑基因会导致猫身上出现可见的白色斑纹。我在一只黑猫身上进行过描述,然而任何颜色或图案的猫都可能出现这样的白色斑纹。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一只携带一条白斑基因拷贝的猫在身体上的任何位置都可能出现0%到50%之间覆盖度的白色斑纹,而一只携带有两条白斑基因拷贝的猫全身可见白色斑纹的覆盖度可达50%到100%之间。白斑基因是一种显性性状,因此受发育因素的影响,纯白色的猫不易辨别(携带白斑基因的猫父母所生的幼猫,如果未携带白斑基因,究其原因更有可能是没有遗传任何一方的白斑基因)。

尽管猫的颜色序列从非白色到纯白色都以白斑基因的理论来表述,但人们始终相信,其咽喉白斑和胸部白斑都是由尚未鉴别的基因所决定。同时繁育出来的猫,同时具有咽喉白斑和胸部白斑的猫(或只具有其中一种)不会繁育出白斑覆盖度更高的后代,因为它们并不携带主要的白斑基因。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泰国白斑(臭鼬条纹)

这种图案在泰国猫身上被发现,并在旧的手稿和插图中都存在相关描述。60%以上白斑基因会导致猫的身上出现明显的白色背纹。这种标记可能存在,但在白斑基因等级较高的猫身上表现得不太明显,其原因是由其彩色斑纹自然分裂所导致。不同的猫之间,背纹的宽度也会略有差别。同时,白色尾部的尾尖附近可能会出现一条或多条完整或不完整的色带。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俄罗斯黄玉猫的白色斑纹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其他白色斑纹

其他种类的白色斑纹与白斑基因并无关系。其中一些是由于新出现的基因突变所导致(如“芬兰”突变、杂色突变)而另一些是发育异常或疾病/损伤的结果。有些术语是借鉴家畜术语用以描述相同的性状。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白斑与玳瑁色的结合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虎斑

虎斑纹图案

虎斑纹主要是由刺豚鼠色(如:毛尖色斑猫/阿比西尼亚猫),鲭鱼虎斑纹,古典虎斑纹和豹点斑构成。具有刺豚鼠色(无图案)的真斑猫生有毛尖色图案的皮毛,但除了腿部、尾部、头部和胸部外,全身不具备可描述斑纹。鲭鱼纹真斑猫的斑纹很细,而古典真斑猫呈现出均匀排列的斑点状纹路。豹点斑真斑猫的图案可以被认为是鲭鱼纹断裂(在这种情况下斑点不是那么圆)或斑点基因所导致。白斑基因将潜在的鲭鱼纹或古典斑纹分裂成斑点状。一些古典真斑猫由于其深色纹路而呈现黑色的披肩毛发;它们的刺豚鼠色部分可能会分裂成黑色背景色下的小块补丁色。

还有一些经过育种、突变或杂交而出现的改良性虎斑纹图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孟加拉猫的大理石花纹应该是从亚洲豹猫的对称云彩图案继承而来,但在大多数孟加拉猫中,这是一种改良过的古典虎斑纹图案。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真斑猫的颜色

下列图表所展示的是一种常见的真斑猫图案,然而任何一种真斑猫图案都可以存在这些颜色。在大理石真斑猫和玫瑰纹真斑猫中,深色斑纹内部的颜色可能比背景色更为丰富。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在赛级的猫中,红斑真斑猫的颜色可从沙黄色(橘子酱色)到深红色之间产生变化。这是由多基因增加或减少了红色色调的丰富性所导致。通过对赛级的红斑真斑猫的育种,所繁育出的后代,相比于随机培育出的“姜黄色”猫在颜色上会更深。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细纹(麻纹)虎斑颜色

在麻纹真斑猫(无图案)中,标准颜色的表现存在区别。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木炭灰孟加拉猫及木炭灰热带草原猫

一种从亚洲豹猫身上遗传而来的刺豚鼠色基因,在孟加拉猫和热带草原猫(有孟加拉血统)身上表现出另一种改良版本的斑纹图案。孟加拉猫身上的图案中红褐色(红色调)的比例减少,从而转为色调更冷的岩石灰色。这便影响了孟加拉猫身上的纹路,形成了它黑色的鼻子,脸上黑色的“佐罗”面具以及背部黑色的斗篷图案。木炭灰所展现出来的,与其说是一种颜色,不如归类为一种图案。在孟加拉猫身上,这种灰色可以与银色(抑制基因)、乌贼色、水貂重点色和雪色(来自色点系统标准)进行结合。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玳瑁色,玳瑁色与白色相间(三花猫)

玳瑁猫所展现出的颜色是由一种真黑色素和相应的棕色素相互混合而产生的颜色。意思就是黑色和红色两种毛色稠密地混合在一起,或是丁香紫/薰衣草色与奶油色两种毛色稀疏地混合在一起都会出现玳瑁色效果。棕黑色素沉着的区域(红色、奶油色或杏黄色)可能表现出残留的虎斑斑纹。无白斑或是白斑表现度低的区域,往往会形成十分明显的斑纹(深度混合)。而随着白斑表现度的升高,不同颜色会形成面积更大的清晰斑纹区域。这是由于色素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扩散方式造成的。在北美,玳瑁色与白色相间的猫被称为三色猫。

因为红色基因由X染色体携带,需要与XX(雌性)的基因结合,所以玳瑁色在雄性猫中并不常见。但有时也会因为生长过程或基因的异常而出现。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玳瑁色真斑猫(携带/不携带白斑基因)

玳瑁色与虎斑纹相结合,会在猫的身上表现出不同颜色的虎斑补丁。例如会形成黑色/棕色与红色结合的补丁色,而非纯色补丁。这些情况在欧洲补丁色真斑猫和torbies玳瑁真斑猫身上被大家熟识。当这种猫出现白色斑纹时,它们在北美可能被称为torbico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金银色系

正常的刺豚鼠色具有与整体毛色相对应的浅色和深色环纹,例如黑色血统的猫其毛发上带有黑色和棕色的环纹,而红色血统的猫的毛发则带有红色和奶油色的环纹。当银色基因存在时,刺豚鼠色中的浅色部分呈现出浅灰色,或近似于白色。在虎斑血统的猫(刺豚鼠色)之中,银色基因的出现会让幼猫表现出虎斑纹,或是以银色为基础色的毛尖色斑。根据毛尖色斑表现程度的不同,会产生从金吉拉银色,暗影银色到银色斑纹的变化。当银色基因与另一种纯色基因(非刺豚鼠色)结合时,会形成烟熏色。一些烟熏色的幼猫可能会表现出残存的虎斑纹图案,直至它们成年后长出完整的皮毛,这些图案才会消失。

金色的形成机制与银色类似,但金色的出现是宽纹基因使得皮毛上刺豚鼠色区域的背景色变浅和变亮所导致的结果。因此,金色烟熏色是否存在依然有待商榷。其他基因同样可以给人一种金色的感觉,例如,在野猫的血统中红化修饰基因的高表现度会让猫呈现出黄色的特征。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金银玳瑁猫和虎斑玳瑁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阳光色和双金属色

在波斯猫、异国猫和短毛猫身上,金色毛发是由两个隐性抑制基因和宽纹基因结合而产生的结果。在西伯利亚猫中,阳光色也属于隐性遗传,而非抑制性基因所导致。它使皮毛上刺豚鼠色(毛尖色)区域变亮。这种效果在皮毛上经常呈现补丁状。阳光银色的猫看起来不同于携带赤化基因的银色猫;它们的鼻子是粉红色的,与真斑猫不同。阳光红色的真斑猫和阳光玳瑁色的猫皮毛相对较亮,爪子上的毛色也更浅。阳光色真斑猫身上的色素缺失部位会延伸至鼻子边缘,因此导致其没有鼻线,同时鼻子底部长有白色皮毛。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重点色

猫身上存在三个等级的重点色。等级的高低取决于猫身上的温度依赖性白化基因,这些基因会导致猫身体较低温度的区域生产出更深的色素。第一种是众所周知的高对比度“连体”图案,遗传学家称之为色斑或喜马拉雅图案。第二种是低对比度的缅甸猫色,通常指棕褐色(因为这种颜色最早出现在棕色或棕褐色的缅甸猫身上)。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水貂重点色(东奇尼猫色),当暹罗猫和缅甸猫的色系基因相互作用时,便出现了这种颜色。

这些重点色可以是纯色、斑纹或是玳瑁色。虽然有些猫,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表现出“突破性的纹路”,但绝大部分携带暹罗猫色系基因的猫,其躯干部位的皮毛都呈现出阴影奶油色或阴影象牙色。携带缅甸猫色系基因的猫,其躯干部位会生长出明显的图案,图案的颜色相比前者略显灰白。携带水貂重点色的猫,其躯干部分颜色或图案的表现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猫咪被毛颜色与图案的教科书级解析(30+ 高清图解)

布偶猫和双色猫

一些品种的布偶猫身上结合了色系基因(通常为暹罗猫的色系基因)和白斑基因。培育者通常更喜欢不完全遮盖色斑的低表现度的白斑基因品种。人们始终相信,彼此相对独立的基因共同控制着某些特定品种的白手套图案的均匀表达。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Sarah Hartwell  

上一篇 2025 年 1 月 6 日 下午2:47
下一篇 2025 年 1 月 10 日 下午12:49

相关文章

  • 从克隆到遗传修改:猫咪生殖技术如何改变繁育?

    2001 – 2013 年 ,Sarah Hartwell 本文探讨了所谓的“生殖技术”的几个领域,以及它如何影响猫的繁育者和养猫者。这些优缺点同样适用于其他宠物。生殖技术包括克隆、人工授精、卵子捐赠、胚胎移植和体外受精(IVF)。此外,还涉及遗传修改,这是一种可在克隆过程中应用的进一步技术。本文基于作者的基础知识和理解,但并不声称是这些领域的专家。本文旨在帮助没有或几乎没有相关知识的…

    2025 年 1 月 6 日
  • 2.6 性别发育

    性别最初由个体的 XY 或 XX 染色体组成决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胚胎的后续发育是完全正常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正常的发育过程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出现各种异常。异常情况通常很罕见,这表明其原因是某种特殊事件。在某些情况下,异常与性染色体的组成无关。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发育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或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例如,一个不太罕见的异常是单侧或双侧隐睾症,即睾丸未能下降到阴囊中。一个睾丸完全下…

    2025 年 3 月 28 日
  • 2.2 生殖细胞谱系

    猫作为一个个体,其生命从两个生殖细胞的结合开始。这一过程发生在输卵管中,输卵管是一条细薄的组织管道,在卵子(雌性生殖细胞)由卵巢释放后将其输送到子宫。虽然交配行为提供了刺激,但卵子不会立即释放,而是在数小时后才被释放。这段延迟时间允许精子(雄性生殖细胞)从沉积在阴道中的位置移动到受精地点。在那里,它们要么遇到卵子,要么等候卵子的到来。 受精完成后,卵子开始分裂,经历桑椹胚和早期胚盘阶段。植入被认为…

    2025 年 3 月 28 日
  • 3.9 玳瑁猫的遗传机制:X 染色体、基因失活与性别的色彩交响

    每一只玳瑁猫,都是一幅色彩拼贴的艺术品。它们身上交错分布着橘红与黑褐的毛发,不规则却又和谐。这种独特的毛色并非随机巧合,而是 X 染色体遗传机制的直接体现。玳瑁,是猫科动物中最具标志性的性别特异性毛色,而这背后正是O 基因的 X 连锁遗传与 X 染色体失活现象的真实写照。本节将深入剖析玳瑁猫的基因基础,以及为何它们几乎清一色是雌性。

    2025 年 4 月 3 日
  • 4.5 连续变异

    之前章节中描述的遗传类型被称为离散或不连续遗传,因为涉及的特征是明确定义的。例如,没有人会将虎斑猫与黑猫混淆,或者在有了一定经验后,将鲭鱼纹虎斑与大斑纹虎斑混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性状都是以这种方式遗传的。许多特征表现出从一种极端形式到另一种极端形式的连续变异。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黄色色素强度的变化,它可以从浅姜黄色到浓郁的红木色不等。虽然产生黄色猫需要一个主要的遗传突变,但表现强度的广泛变化是独立于…

    2025 年 4 月 2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
📢 重要更新:会员专栏陆续上线深度播客解读!
🎧 当前已更新:《加拿大猫舍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