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简单遗传

猫的原始野生型颜色是常见的虎斑图案,已确定该图案由两个成分组成:

  1. 毛发纤维中交替出现黑色和黄色色素的带状或斑点区域。
  2. 全黑毛发占主导地位的区域,黄色带被减少到毛发根部,或完全不存在。

第一个成分与许多动物物种中发现的暗黄色棕色的Agouti皮相同。第二个成分代表了猫科家族的特征性黑色素覆盖层(条纹、斑点、玫瑰花纹或网状纹)。因此,虎斑图案实际上由两种共存的色素系统组成,或者更有可能是一种带有更强黑色素覆盖层的背景——Agouti。

在猫中发现的第一个突变体可能是自体黑色。这种突变发生的时间太久远了,以至于现在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已经毫无意义。更具实际意义的是了解这种突变颜色是如何遗传的。这种知识约在 1918 年被确定下来,可以用来展示任何单一基因的传递。自体黑色的产生是由控制Agouti背景的基因发生变化引起的。在黑色个体中,毛发显示为非黄色色素。毛发纤维主要是黑色的,颜色在毛干的下部区域逐渐变为烟灰色。

纯种虎斑猫按定义只会产生虎斑小猫。同样地,纯种黑猫将只会产生黑色小猫。然而,如果这两种品种的猫进行杂交,所有后代都将是虎斑猫。尽管它们看起来是虎斑猫,这些后代实际上是携带黑色特征的猫(根据它们的亲代)。这意味着黑色特征将在随后的几代中重新出现。如果这些携带者的虎斑猫再进行繁育,下一代将包括虎斑猫和黑猫,比例为 3:1。然而,如果虎斑后代与黑色亲代交配,虎斑与黑色小猫的比例将为 1:1。也可以将杂交后的虎斑猫再回交到纯种虎斑品种,但从外观上看,所有的小猫都会是虎斑猫。

为了讨论的目的,采用以下符号:

  • 杂交前的初代用 P(代表亲代)表示。
  • 第一代杂交后的后代用 F₁ 表示(第一子代),随后的一代用 F₂ 表示(第二子代)。

后续的交配称为回交(BC),通常用来指示回交是针对哪个亲代或品种的。在这些杂交中,F₁ 和 F₂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是最具信息量的,尽管回交也有其用途。

在之前的章节中提到,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但在生殖细胞中只出现一次。由于染色体由基因组成,基因必须在个体的体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副本)出现两次,但在生殖细胞中(精子或卵子)仅出现一次。这解释了上述虎斑猫和黑猫后代的比例。比例是通过携带不同等位基因的生殖细胞的随机结合产生的。在这一阶段,引入各种基因的符号是有帮助的,因为它们极大地方便了讨论。通常使用拉丁字母的大小写字母作为符号。

用于Agouti基因的符号是 A,而其突变形式(非Agouti)是 a。正常基因及其突变等位基因共享相同的字母。由于每个个体包含每个基因的两个副本,纯种虎斑猫用 AA 表示,纯种黑猫用 aa 表示。生殖细胞只包含每个基因的一个副本,要么是 A,要么是 a,取决于品种。F₁ 的虎斑后代必须具有 Aa 的遗传组成,因为它是虎斑亲代的 A 基因与黑色亲代的 a 基因结合的结果。

具有 Aa 组成的 F₁ 动物产生两种生殖细胞:携带 A 和携带 a 的生殖细胞。导致生殖细胞形成的细胞分裂本质上是公正的,任何特定的生殖细胞获得等位基因 A 和等位基因 a 的机会是相等的。结果是,F₁ 动物将形成相等数量的 A 和 a 生殖细胞。当两个 F₁ 个体交配时,生殖细胞随机结合,一个卵子与一个精子结合。A 精子与 A 卵子结合(产生 AA 型后代)的机会与 A 精子与 a 卵子结合(产生 Aa 型后代)的机会相同。同样地,a 精子与 A 卵子结合(产生 Aa 型后代)的机会与 a 精子与 a 卵子结合(产生 aa 型后代)的机会相同。这四种可能性如图 3.1 中的简单图示所示。

图 3.1 显示了产生的后代包括:一个 AA、两个 Aa 和一个 aa。

  • 第一种基因型(AA)代表纯种虎斑猫;
  • 第二种(Aa)是能够产生黑色后代的虎斑猫;
  • 最后一种(aa)是黑色猫。

图3.1 :虎斑猫(Aa)× 虎斑猫(Aa) 的后代表型预测图

配子:A配子:a
配子:AAA虎斑(Tabby)Aa虎斑(Tabby)
配子:aAa虎斑(Tabby)aa黑色(Black)

AA 和 Aa 虎斑猫,虽然在遗传组成上不同,但外观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它们应被归为一组。当这样做时,得到的比例是三个虎斑猫对一个黑猫的比例。这个比例已经通过实验性繁殖得到了确认,任何愿意付出必要努力的育种者都可以验证这一点。3:1 的比例被描述为遗传学中的基本比例。

在此我们必须介绍几个重要的概念。F₂ 代中黑色个体的恢复,是由来自一个亲本的 a 基因与来自另一个亲本的 A 基因结合所致。这是由于 A 和 a 基因的“随机分配”。用另一个术语来说,这归因于 F₂ 代中的 a 基因的“分离”。在遗传学中,生殖细胞称为“配子”。由两个配子结合形成的个体称为“合子”。存在两种类型的合子:真正的纯合子 AA 或 aa,和不纯或杂合子的 Aa。这一术语用于描述任何一对等位基因。

由于 AA 和 Aa 杂合子在外观上无法区分,这表明等位基因 A 的影响优于等位基因 a 的影响。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等位基因 A 被称为对等位基因 a 的“显性”,而相反,等位基因 a 被称为“隐性”于等位基因 A。显性与隐性等位基因的性质通过选择符号来表示。根据惯例,当两个等位基因之一对另一个显性时,显性等位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在这个例子中,Agouti等位基因用 A 表示,而非Agouti等位基因用 a 表示。通过遵守这一准则,很容易确定哪个是显性等位基因,哪个是隐性等位基因。

显性现象意味着,尽管 AA 和 Aa 两种虎斑猫在外观上相同,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基因组成。外观称为“表型”,而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即使是简单的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分,也很重要。尽管这两种虎斑猫具有相似的表型,它们的基因型却意味着它们的繁育能力完全不同。第一种将只产生虎斑后代,而第二种则不仅可以产生虎斑猫,还可以产生黑猫。

F₁ 与黑色亲代的回交是一种有趣的交配。黑色亲代只能产生一种配子(a),而 F₁ 个体产生两种配子,即 A 和 a。因此,后代将以 1:1 的比例产生虎斑猫(Aa)和黑猫(aa)。图 3.2 显示了回交的预期结果。


图 3.2 :虎斑猫(Aa) × 黑猫(aa) 的子代表型预测图

配子:A配子:a
来自黑猫的配子:aAa虎斑(Tabby)aa黑色(Black)

由于 F₂ 代中存在纯合子和杂合子,因此仅通过外观无法确定基因型。最多只能推断出至少存在一个 A 基因,结果使猫成为虎斑猫。通常在基因型中通过插入破折号(-)来指示这种不确定性。因此,A- 表示个体可能是 AA 或 Aa。亲代是确定基因型的有力指南。当一个亲代表现出隐性表型时,其后代表现出显性形式的称为“必然携带者”,

因为它们必须从这个亲代那里接收到隐性等位基因的一个副本。

隐性特征的情况不同。隐性表型只能在负责该表型的等位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时表达。这一事实有两个一般性影响:

  1. 当个体表现出隐性特征时,相关的基因型易于表示。
  2. 当两个纯合子个体繁育时,它们将始终为该特征繁育出纯合子后代。

在当前的例子中,F₂ 或回交产生的黑色个体只能具有基因型 aa。因此,如果它们被交配在一起,它们只会产生黑色后代。

非Agouti的遗传相当直接,没有特别的挑战。感兴趣的特征在 F₁ 代中“消失”,但在 F₂ 和 BC 代中“重新出现”了。无论是Agouti基因,还是非Agouti基因,在 F₁ 代中都没有由于彼此相邻而“污染”对方。相反,各种虎斑或黑色后代在外观上仍然明显是虎斑猫或黑猫,没有任何特征混合的证据。这个方面可以推广到所有简单基因遗传的案例中,不仅仅是非Agouti基因,还包括本书中随后描述的所有基因。

3.2 简单遗传

这一大段内容是遗传学中非常经典的入门案例:用猫的虎斑与黑色被毛作为例子,解释显性、隐性、基因型、表型、分离法则等基本概念


🐯 从虎斑到黑猫:基因如何决定猫咪的毛色?

猫的原始毛色,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虎斑图案。看似简单的花纹,其实是两个色素系统在一起工作的结果:

① 毛发中呈现黑色与黄色交替的带状颜色
② 局部毛发被黑色素完全覆盖,黄色部分退缩到毛根甚至消失

第一部分来自一种叫做 Agouti 的色素背景,类似我们在其他动物(像老鼠、野兔)身上看到的棕黄夹杂的毛色。第二部分则是猫科动物特有的黑色素条纹覆盖层(像斑点、条纹等)。

所以虎斑,其实是一个“带有黑色条纹的 Agouti 背景”🎨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Robinson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2 日 上午11:01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2 日 上午11:17

相关文章

  • 2.6 性别发育

    性别最初由个体的 XY 或 XX 染色体组成决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胚胎的后续发育是完全正常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正常的发育过程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出现各种异常。异常情况通常很罕见,这表明其原因是某种特殊事件。在某些情况下,异常与性染色体的组成无关。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发育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或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例如,一个不太罕见的异常是单侧或双侧隐睾症,即睾丸未能下降到阴囊中。一个睾丸完全下…

    2025 年 3 月 28 日
  • 1.4 基因符号怎么读?猫咪遗传命名系统全解析

    在猫咪遗传学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看到一大堆由字母、数字组成的符号——例如 B, b, cs, N/M, c.475A>C 等等。这些符号到底代表什么?它们的命名有何规律?为何有时候“基因”“等位基因”“突变”这些词被混用?本文将为你拆解猫咪遗传命名背后的逻辑,帮助你看懂遗传报告、学术文献,乃至育种计划中的每一个符号含义。

    2025 年 4 月 3 日
  • 2.1 正常遗传学

    遗传学基本原理 在动物学研究中,有一个可用于比较变异形态的标准是很方便的。在遗传学中,这个标准就是正常动物的表型,正式术语称为 “野生型”。对于家猫来说,野生型是指有着光滑被毛、鲭鱼纹虎斑的非洲野猫(Felis libyca)。非洲野猫是栖息在亚洲大部分地区和北非的小型猫科动物之一。欧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与非洲野猫有亲缘关系,一些权威人士认为这两个物种是同一物种复合体的不同地…

    2025 年 4 月 3 日
  • 2.1 繁殖的实际方面

    猫的繁殖本身就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我们假设大多数繁育者对此都很熟悉。如果猫咪健康,绝大多数猫会非常愉快地繁殖。本节总结了该主题的一些更实际的方面,并作为更详细讨论交配过程中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内容的前言。更多资源可以在本书末尾的参考资料中找到。 繁殖年龄 在最佳饲养和饮食条件下,母猫通常在 7 至 12 个月之间达到性成熟或青春期,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出生月份和生长速度。例外情况下,快速生长的母猫…

    2025 年 3 月 28 日
  • 3.0 遗传的基本法则

    遗传的基本法则相对简单,可以归纳为两个概念: 再加上连锁现象(实际上是第二法则的扩展),就涵盖了大部分的基础遗传学。遗传的这种简单本质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误认为这套基因及其遗传的模型无法解释像猫这样复杂哺乳动物的发展。这种疑虑可以理解,但却是错误的。猫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深入研究猫的遗传学确实会引向更深的领域。然而,无论生物体多么复杂,为了阐述目的,总可以将其分解为简单的特征。在遗传学中,这些特征…

    2025 年 4 月 2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 重要更新:会员专栏陆续上线深度播客解读!
🎧 当前已更新:《加拿大猫舍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