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ne Husbandry》:多猫环境中疾病控制与管理的奠基之作

《Feline Husbandry》:多猫环境中疾病控制与管理的奠基之作

《Feline Husbandry: Diseases and Management in the Multiple-Cat Environment》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病毒学与临床兽医学专家 Niels C. Pedersen 教授主编,1991 年出版。作为全球第一本系统探讨多猫环境中疾病控制与管理策略的专业著作,该书在猫科动物群体医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繁殖管理、遗传筛选与环境设计等方面具有奠基性意义。

本书首次将猫舍视作一个具有独立生态系统特征的临床单元,提出了将环境因素、病原体传播动力学、宿主免疫状态与行为学因素综合纳入猫群健康管理策略的理论模型。这一整合性视角不仅对兽医临床实践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后续关于猫科动物福利、猫舍建筑学和繁殖伦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团队概述

本书由 Pedersen 教授牵头,集结多位来自遗传学、行为学、毒理学、营养学及繁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者,形成跨专业协作的撰稿机制:

  • Niels C. Pedersen, DVM, PhD:主编,专长于病毒学与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提出猫冠状病毒变异假说与猫群免疫控制框架。
  • CA Tony Buffington, DVM, PhD:兽医临床营养与环境医学专家,强调环境应激在慢性疾病中的作用,首倡“环境性下泌尿道疾病”概念。
  • Gregory F. Grauer, DVM, MS:泌尿系统疾病研究专家,对猫的慢性肾病与膀胱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及管理策略有深入探讨。
  • Benjamin L. Hart, DVM, PhD:动物行为学与神经行为生物学教授,探索多猫社群中社会等级、应激行为及适应性问题。
  • Gary D. Osweiler, DVM, PhD:兽医毒理学教授,专长于环境中毒物识别与急性中毒干预。
  • Roy Robinson(已故):英国动物遗传学家,其著作《Genetics for Cat Breeders》构成本书遗传章节的重要理论基础。
  • George H. Stabenfeldt, DVM, PhD:繁殖生理学专家,长期研究猫的性周期调控、激素分泌动态与繁殖障碍机制。
  • Joan Wastlhuber繁育实践者与 CFA 评审官,在猫舍设计、管理流程与种群结构优化方面具有丰富实务经验。

各章节结构与内容概要

第一章:猫的起源与品种演化

从动物考古学与遗传学角度回顾猫的驯化历史,讨论人类选择性育种对现代品种形成的驱动机制。

第二章:遗传机制与疾病控制策略

阐述猫的常染色体与性联遗传规律,分析多种遗传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视网膜萎缩等)与其筛选手段,提出构建科学繁殖决策模型的路径。

第三章:繁殖生理与生殖系统病理

详述母猫发情周期、生殖内分泌调控、交配机制、妊娠诊断技术及常见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蓄脓、乳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第四章:猫群传染病防控体系

核心章节,系统梳理猫瘟、疱疹病毒、冠状病毒、FeLV、FIV 等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强调“封闭管理 + 早期筛检 + 应激控制”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控模式。

第五章:行为学基础与环境干预

探讨多猫环境中社会行为结构、应激源与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机制,提出行为介入策略与环境调节建议。

第六章:营养代谢需求与相关疾病

系统分析猫对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如牛磺酸)、脂肪酸等的代谢特征,指出营养失衡所致的代谢病、繁殖障碍与免疫抑制等问题。

第七章:常见毒物与猫舍风险管理

归纳百合花、杀虫剂、人类药物等潜在毒素的中毒机理与应急处理流程,强调猫舍环境中化学安全管理标准的建立。

第八章:猫舍空间与运营管理

详述猫舍空间划分、隔离区设置、空气流通系统、清洁与消毒规范、疫苗接种策略与员工操作规程,构建系统性疾病预防管理模型。

时代局限性与现代视角

由于该书出版于 1991 年,其中部分理论、疾病认识与技术方法已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研究进展与实务操作。例如:

  • 关于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章节,尚未涵盖目前主流抗病毒治疗(如 GS-441524)相关研究成果。
  • 第六章营养建议以当时标准为主,未能涉及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态、功能性配料的研究进展。
  • 猫遗传章节主要基于传统孟德尔分析,缺乏现代 DNA 分型、致病突变筛查与家系追踪方法。
  • 行为学与猫舍设计仍以功能导向为主,未纳入近年来强调动物福祉的行为健康设计理念。

ACBA 翻译与补充工作

针对上述时代差异,ACBA 亚洲猫繁育人协会在组织本书中文翻译的过程中,秉持严谨学术态度,对书中部分已过时内容进行全面审读,并基于最新文献与实践经验撰写大量补充注释。

本译本在尊重原著逻辑架构的基础上,标注了各类术语的现代定义,提供相应的当代表达与使用建议,力求在“保留经典”与“与时俱进”之间实现高度融合。

通过这一译注工程,《Feline Husbandry》不仅得以首次完整进入中文世界,也以更契合今日专业社群的方式,继续在亚洲地区发挥其深远学术与实践价值。

即日起,我们将对这本书的译文中文版对广大猫友免费开放,针对 ACBA 会员,我们开放了注释与精读板块,开通会员即可阅读学习。

《Feline Husbandry》:多猫环境中疾病控制与管理的奠基之作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Niels C. Pedersen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4:10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1:41

相关文章

  • 2.3 身体变异

    除了影响毛色和被毛的突变基因外,一些能改变身体特征的基因也已被确认。由于这些基因都与毛色和被毛基因没有关联,所以在许多品种的猫中都能发现它们。不幸的是,其中一些突变基因与不良的身体异常状况有关。 马恩岛猫 最著名的基因是导致马恩岛猫无尾的基因。无尾状况是由显性基因M引起的,当该基因纯合(MM)时,会导致胚胎在出生前死亡。尽管杂合子(Mm)能够存活,但它们容易出现一些危及生命的下脊椎和肠道异常状况。…

    2025 年 4 月 3 日
  • 3.4 非分娩式不育

    不育在母猫和公猫中是一个相对常见的问题。不育通常指的是动物无法受孕。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难以确定。母猫异常的性行为以及未交配母猫逐渐发展的子宫疾病,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在接下来的部分,将讨论那些受孕了但却无法产下存活幼崽的动物的繁殖失败问题。 持续性季节性发情 母猫偶尔会出现持续发情的情况,发情时间比通常的5到6天要长。持续性发情可能是由于性行为异常、卵巢卵泡异常生长模式,或者卵巢活动…

    2025 年 4 月 3 日
  • 1.3 猫的品种与猫展

    到18世纪,即便不是更早,一些人开始对根据外貌区分猫的品种产生兴趣。1756年,布丰伯爵在《自然史》一书中重点介绍了猫,这表明人们对猫的品种有了一定认知。到19世纪中期,猫的品种概念在英国得以确立。英国人在贸易和殖民旅行中把一些长相奇特的猫带回了家,这些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与常见的、体格健壮的英国本土短毛猫相比,从远东进口的猫令人惊叹。来自土耳其和波斯的长毛猫同样引起了轰动,来自阿尔汉格尔斯克海港…

    2025 年 4 月 3 日
  • 3.6 妊娠期生殖系统疾病

    异位妊娠 在腹腔内而非子宫内发生的妊娠较为罕见。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卵母细胞在输卵管外受精时,或者是由于交配后不久遭受腹部创伤,导致受精的卵母细胞被逆推回腹腔。这种疾病的急性症状不明显,包括嗜睡、腹部压痛和膨胀,可能伴有腹水,也可能没有。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在腹腔中偶然通过X光检查或在尸检时,可能会观察到一个畸形的、常常已干尸化的胎儿,且没有急性临床症状的病史。必须将异位妊娠与不明显的子宫破裂区分…

    2025 年 4 月 3 日
  • 2.8 畸形

    马恩岛猫无尾症 马恩岛猫的无尾性状由显性基因M导致,当该基因纯合(MM)时,会在产前致死。没有尾巴或尾巴短小的马恩岛猫是杂合子。由于马恩岛猫基因的表现度存在差异,大多数马恩岛猫并非完全无尾。无尾情况可分为四类:无尾型,即没有尾椎骨;短尾升型,能摸到1至7节椎骨,通常无法活动;短尾型,有2至14节椎骨,通常可以活动,但常呈瘤状或弯曲;长尾型,尾巴较短但外观正常(图12)。无尾型被视为该品种的理想类型…

    2025 年 4 月 3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
📢 重要更新:会员专栏陆续上线深度播客解读!
🎧 当前已更新:《加拿大猫舍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