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ls C. Pedersen
Niels C. Pedersen的头像

Niels C. Pedersen普通用户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38 文章
0 评论
0 粉丝
  • 3.7 分娩期疾病

    难产 难产,即分娩困难,可能在一窝小猫中的任何一只或全部小猫出生时发生。不过,在分娩第一只小猫时,难产更易在分娩开始阶段出现。如果第一只小猫顺利产出,后续小猫的分娩通常会正常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分娩过程可能会延长,有时会持续超过24小时。 难产通常是由于胎儿卡在子宫或骨盆腔内。小猫可能因畸形或异常巨大而无法通过骨盆。骨盆可能过小,无法让正常大小的小猫通过,或者小猫可能以异常胎位娩出。侧位娩出的…

    2025 年 4 月 3 日
  • 3.6 妊娠期生殖系统疾病

    异位妊娠 在腹腔内而非子宫内发生的妊娠较为罕见。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卵母细胞在输卵管外受精时,或者是由于交配后不久遭受腹部创伤,导致受精的卵母细胞被逆推回腹腔。这种疾病的急性症状不明显,包括嗜睡、腹部压痛和膨胀,可能伴有腹水,也可能没有。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在腹腔中偶然通过X光检查或在尸检时,可能会观察到一个畸形的、常常已干尸化的胎儿,且没有急性临床症状的病史。必须将异位妊娠与不明显的子宫破裂区分…

    2025 年 4 月 3 日
  • 3.5 子宫外生殖系统感染

    与其他物种相比,猫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颈和阴道感染极为罕见。 肿瘤 除了老年母猫的乳腺肿瘤外,猫生殖器官的肿瘤并不常见。这是因为很少有猫在1至2岁后仍保持生殖器官完整,而生殖器官肿瘤主要发生在老年动物身上。 由于乳腺肿瘤相对常见且往往是恶性的,因此值得特别提及。大多数患乳腺癌的猫年龄在10岁或以上。未绝育母猫的乳腺肿瘤发病率是已绝育母猫的7倍。这就有人建议,为避免乳腺导管组织暴露于卵巢激素之下,应…

    2025 年 4 月 3 日
  • 3.4 非分娩式不育

    不育在母猫和公猫中是一个相对常见的问题。不育通常指的是动物无法受孕。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难以确定。母猫异常的性行为以及未交配母猫逐渐发展的子宫疾病,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在接下来的部分,将讨论那些受孕了但却无法产下存活幼崽的动物的繁殖失败问题。 持续性季节性发情 母猫偶尔会出现持续发情的情况,发情时间比通常的5到6天要长。持续性发情可能是由于性行为异常、卵巢卵泡异常生长模式,或者卵巢活动…

    2025 年 4 月 3 日
  • 3.3 繁殖调控

    诱导排卵 养猫者常常希望在不进行实际配种的情况下让猫结束发情期。这可以通过诱导猫排卵来实现。诱导排卵有几种方法。最符合生理规律的方法是使用做了输精管切除术的公猫,或者经过睾酮处理的已去势公猫。被选来用于此目的的公猫,在做输精管切除术或去势手术前,应该是性欲旺盛且配种能力强的。使用公猫来检测母猫是否发情的一个优点是,公猫比主人更能判断母猫何时处于发情状态。对于那些发情时不会明显表现出外在发情迹象的猫…

    2025 年 4 月 3 日
  • 3.2 雄性生殖生理学

    公猫在6到9个月大时达到性成熟。85 一只公猫的生殖年限约为14年。在此期间,公猫没有像母猫那样的生殖活动周期,因为公猫睾丸的生殖细胞和激素产生往往是持续进行的。公猫的性活动也是持续的,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会对发情的母猫做出反应。然而,处于自然光照周期变化下的公猫,在光照时间较短的时期(冬季),其精子生成和睾酮分泌往往会减少。 公猫每次射精所排出的精液量在0.03到0.3毫升之间。每毫升精液中含有6×…

    2025 年 4 月 3 日
  •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性发育 家养母猫青春期开始的平均月龄为8 – 10个月。然而,其开始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最早可在4个月,最晚则可能在1年或更晚。 青春期的开始与生长速度密切相关,母猫体重达到5 – 6磅之前,青春期很少开始。喂养良好且生长迅速的猫比生长缓慢的猫更早成熟。生长速度受遗传、营养、并发疾病和社会压力等因素影响。 青春期的开始也可能受日照时长影响。年轻母猫可能身体已准备好进入发情期…

    2025 年 4 月 3 日
  • 2.21 遗传异常

    持续的近亲繁育可能会导致品种活力逐渐下降。然而,在活力完全丧失之前,遗传异常的发生率可能就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了。纯种繁育从本质上来说,限制了每个基因位点上可能存在的等位基因的数量。一个血统或品种的遗传纯合性越高,就越有可能让两个带有相似有害基因的个体进行交配。遗传异常通常分为四种类型:简单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简单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基因遗传或伴性隐性遗传。符合这些类型的遗传缺陷的例子已经介绍过了。 当…

    2025 年 4 月 3 日
  • 2.20 活力丧失

    在遗传上具有纯合性的血统内进行高强度的近亲繁育,最终会导致活力丧失。这种活力的丧失通常表现为成年时体型变小、生长速度减缓、常见传染病的病情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产仔数减少、新生幼崽死亡率上升,以及出现更多的发育异常情况。疾病发生率的上升和繁殖力的下降,进而会对该品种或血统的受欢迎程度产生负面影响。 一个品种或血统内遗传活力的丧失,往往是由于育种者试图将该品种的正常特征强化到超出品种标准的极端程度所导…

    2025 年 4 月 3 日
点击查看更多
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