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性发育

家养母猫青春期开始的平均月龄为8 – 10个月。然而,其开始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最早可在4个月,最晚则可能在1年或更晚。

青春期的开始与生长速度密切相关,母猫体重达到5 – 6磅之前,青春期很少开始。喂养良好且生长迅速的猫比生长缓慢的猫更早成熟。生长速度受遗传、营养、并发疾病和社会压力等因素影响。

青春期的开始也可能受日照时长影响。年轻母猫可能身体已准备好进入发情期,但由于一年中的季节(短日照期),即便身体最终已充分发育,发情期仍会延迟数月。

而且,不同品种的猫青春期开始时间似乎差异很大。普遍认为,某些品种,如波斯猫和阿比西尼亚猫,进入发情期的时间(11 – 12个月龄后)可能比缅甸猫等品种(9个月前)更晚。

发情周期

一个发情周期包括发情前期(1天)、发情期(5 – 6天)和发情间期(8 – 9天)。发情前期是母猫表现出性活动但不允许公猫阴茎插入的时期,不过可能允许爬跨。发情前期的迹象通常与卵泡生长阶段的第一天同时出现。

发情期是母猫接受交配并允许公猫交配的时期。发情期通常从卵泡生长的第二或第三天开始,在卵泡成熟阶段持续,然后经过卵泡退化,再持续一天。发情期的行为特征包括臀部抬高爬行、打滚和叫声增多。发情期和发情前期的这些行为表现,是由(卵巢卵泡产生的)雌激素对位于下丘脑的性中枢的作用引起的。

“发情间期” 这个术语用于描述在卵巢卵泡生长波之间出现的卵巢(和性)无活动期。虽然发情间期的最短间隔是8 – 9天,但由于疾病和社会压力等各种原因,新的卵泡生长波的开始可能会延迟。因此,发情间期可能比8 – 9天长得多。如果猫咪营养良好且生活环境舒适,母猫每个月出现两个发情周期并不罕见,每个周期约15 – 16天。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图1. 卵巢卵泡活动随光照周期而变化。a在最初的50天里,猫咪每天接受14小时光照和10小时黑暗(14L:10D)。在随后120天中的最后70天里,猫咪每天接受8小时光照和16小时黑暗(8L:16D)。之后,猫咪再次接受最初的14L:10D光照周期。注意,当恢复到有利的14小时光照周期时,卵巢活动很快恢复(05号猫在12天恢复,07号猫在15天恢复)。水平条表示性接受期。

家猫是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在特定季节内会出现一系列发情周期。在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北纬38度)的自然日照条件下,繁殖季节最早从1月15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北半球的11月至1月通常是性无活动期(乏情期)。卵巢活动的开始是由于光照刺激增加对下丘脑的影响,进而影响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如果猫咪每天至少接受12小时的光照,卵巢活动(和发情)就会非季节性地出现(图1)。与北半球的猫咪相比,南半球猫咪的繁殖季节是相反的。

猫咪具有周期性的卵巢模式,卵泡会成组生长和退化,每月可能多达两次。卵泡生长3 – 4天,成熟2天,然后开始退化。基于卵泡分泌雌激素的能力,整个卵泡波(包括退化过程)持续6 – 7天(图2)。卵泡发育之间的最短间隔(卵泡退化到新卵泡波开始的时间)是8 – 9天。和其他动物一样,促性腺激素是脉冲式分泌的。

猫是诱导排卵动物,即排卵需要交配刺激。交配会引发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生成素(LH)激增。这种LH释放是由从阴道通过脊髓传递到下丘脑的神经冲动触发的。大脑中控制LH释放的部位位于下丘脑内侧基部和视前区内侧。控制性接受能力的脑中枢与控制LH的中枢不同,它位于下丘脑前部。交配后几分钟内,LH排卵激增就会开始,2小时达到峰值,约8小时内恢复到基线水平(图3)。虽然母猫在卵巢卵泡生长的第二或第三天通常就有性接受能力,但在卵泡生长到第四或第五天(发情期的第三或第四天)之前,对交配做出反应而释放的LH量往往有限。因此,在交配诱导出足以导致排卵的LH激增之前,猫咪需要几天的雌激素刺激。对交配反应的这种延迟与卵泡成熟所需的时间一致。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图2. 猫发情周期卵泡期各项事件的发生情况基于血浆雌二醇浓度。s2所有数据均根据卵泡期的第一天(F1,第一天雌二醇浓度>20皮克/毫升)和卵泡期的最后一天(F7,最后一天雌二醇浓度>20皮克/毫升)进行了整理。柱状图表示阴道细胞学的变化百分比、阴道涂片的清理情况以及性接受能力的表现。表层细胞(S)和中层细胞(I)的相对数量以阴影表示,无核细胞(A)和副基底层细胞(P)则不做阴影处理。请注意,在卵泡期,细胞类型向角质化上皮细胞(表层细胞和无核细胞)转变。还要注意,随着卵泡期的发展,进入发情期的猫的数量逐渐增加,并且在卵泡期的最后一天之后,猫仍有处于发情期的趋势。

排卵通常发生在交配和LH最初释放后的24 – 30小时。破裂(排卵)的卵泡会在排卵后的24 – 48小时内发育成分泌孕酮的黄体。

交配行为

在交配过程中,公猫会用牙齿咬住母猫的脖子,然后骑在母猫背上(图4)。公猫的后肢会在母猫身体两侧划动,致使母猫的背部下凹。这使得母猫的外生殖器处于更水平的位置。之所以需要这个姿势来进行交配,是因为公猫的阴茎倾向于向尾侧而非像其他家养动物那样向头侧。母猫尾巴向侧面偏移,这是性接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有助于公猫插入阴茎。

母猫在交配时的叫声可作为交配成功的一个迹象。母猫在交配时往往会发出叫声,叫声的强度从开始时相对低沉逐渐增强,在阴茎插入和射精时会变成尖叫。由于这种尖叫声在一定距离外都能听到,所以无需观察交配的猫对,就能知道是否发生了交配行为。射精后的几秒钟内,如果公猫没有立即从母猫身上下来,母猫会凶狠地驱赶公猫。在交配后的瞬间,母猫通常会焦躁地打滚,并舔舐自己的外生殖器。这种行为也可以用来验证是否完成了交配。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图3. 交配后母猫体内的(激素)浓度情况。对交配做出反应而释放促黄体生成素(LH)的母猫往往分为两类:一类是在4小时内释放LH(虚线,n = 6),另一类是在15小时内释放LH(实线,n = 11);这两组中的所有母猫都排卵了。一些母猫对交配没有做出释放LH的反应(点线,n = 5),结果没有排卵。零时刻表示第一次交配,大多数母猫在第一个小时内还会有2次额外的交配。

母猫通常会在几分钟内再次重复爬行和发出叫声的求偶行为,然后再次进行交配。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图4. 处于性接受状态的母猫的行为。A. 对公猫做出的脊柱前凸反应。B. 尾巴向侧面偏移。C. 公猫在交配插入时咬住母猫的脖子。D. 交配后的打滚行为。

发情周期中的阴道细胞学

猫发情周期中的激素变化会反映在阴道上皮内膜的变化上(图2)。从阴道拭子或冲洗液制作的涂片上,细胞的显微外观可作为取样时发情周期阶段的一个指标。采集样本后,将阴道拭子或冲洗液涂抹在玻璃显微镜载玻片上,进行固定、染色,然后用标准光学显微镜检查。

乏情期和青春期前的阴道涂片含有许多小的、有核的上皮细胞,细胞核和细胞质界限分明。发情期涂片含有许多角质化上皮细胞,边缘卷曲,细胞核缩小或缺失(图5)。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图5. 发情周期中阴道上皮的细胞学特征。在乏情期,脱落细胞大多是副基底层细胞,还有一些中层细胞。在发情前期,细胞主要是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在发情期,脱落细胞大多是表层细胞且无核(无核细胞在此处未展示)。在发情后期,白细胞与开始退化的角质化上皮细胞同时存在。

排卵后(即发情后期),角质化上皮细胞的边界变得参差不齐且外观模糊。此时会出现许多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在发情后期的后期,角质化上皮细胞会被正常的、非角质化的上皮细胞取代,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则逐渐减少。

与狗相比,猫在卵泡生长期间阴道细胞的细胞学变化不那么明确,因为非角质化细胞和角质化细胞的变化没有那么极端。例如,在发情期猫的阴道涂片中,发现有核和无核的角质化上皮细胞数量相等是很常见的。相比之下,发情期狗的涂片几乎全是无核的角质化上皮细胞。因此,与狗相比,阴道涂片在确定猫的发情周期阶段方面作用较小。尽管如此,根据阴道涂片中角质化上皮细胞占优势,人们可以确定猫有卵巢卵泡活动。

采集猫的阴道细胞可能会诱导排卵并干扰配种。将阴道拭子的插入深度限制在2厘米可避免促黄体生成素(LH)的释放。此外,如果没有引发母猫的交配叫声(见上文),那么不太可能发生导致排卵的LH释放(前提是这只猫有成熟的卵巢卵泡)。另外,如果担心用拭子技术会诱导排卵,也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阴道来采集细胞。

繁育母猫

在光照和温度适宜的最佳条件下,母猫平均每年可产2.1窝小猫。一项研究表明,春季和夏季每窝小猫之间的平均间隔为22.5周,秋季和冬季则为28.8周 。如果母猫每天接受14小时光照,一年中的每个月都可能有小猫出生 。在这种光照周期方案下,猫全年都可能有发情周期,一年中各个时段都有小猫诞生。在澳大利亚的一项针对处于自然光照周期下动物的研究中,暹罗猫和波斯猫全年都有产仔,不过春季出生的小猫往往更多。

虽然母猫在8到10岁之前通常都能定期产仔,但母猫的最佳繁育期是2到5岁。随着年龄增长,母猫产仔的频率会降低,而且更不规律。不过,在多达17次连续怀孕的情况下,每窝小猫的数量往往能保持稳定 。

母猫在首次配种前应完全成熟。虽然首次配种通常不会遇到困难,但如果配对的双方中有一方没有性经验,配种可能无法成功完成。没有经验的母猫即使表现出典型的发情迹象,也可能不允许公猫爬跨;而没有经验的公猫可能会忽视发情的母猫。有些母猫,无论过去有无经验,除了少数几只挑选出来的公猫外,会拒绝其他所有公猫。经验丰富的公猫可能会通过强行交配,或者耐心地逗弄母猫,直到母猫接受交配,来克服母猫对交配的抗拒。虽然不常见,但性欲旺盛的公猫也可能会选择忽视某些发情的母猫。

在将公猫和母猫放在一起后的一小时内,猫交配4次的情况并不少见。一项研究表明,在放入公猫后,平均4分钟就会首次交配,第二次和第三次交配则分别在随后的5分钟和6分钟间隔后进行 。一般来说,让猫交配的时间越长,后续连续交配之间的间隔就越长。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那些可以无限制接触公猫的母猫,在36小时内会有24次性接触。

如果生理条件适合排卵(卵巢卵泡成熟,且经过几天的雌激素刺激),那么除了最初的2到3次交配外,后续的交配不太可能对诱导排卵产生额外效果。实际上,卵巢卵泡成熟的母猫通常只需交配1次就会排卵。一项研究发现,猫在1天或多天(最多5天)内进行交配,所产小猫的窝产仔数并无差异 。每次配种时,限制公猫射精几次,可以让公猫更频繁地用于配种。

大多数繁育者会让公猫和母猫在一起至少2小时。如前所述,让它们在一起的时间长短并非影响受孕的关键因素。如果在将配种的猫放在一起后的30分钟内发生了几次交配,并且母猫的卵巢卵泡成熟,公猫也具有生育能力,那么这就足以引发排卵。如果没有成功配种,应将它们分开,几小时后再放在一起。或者,也可以让发情的母猫和公猫待在一起,直到确认母猫怀孕。

如前所述,母猫在卵泡生长的早期阶段就可能有性接受能力,但在雌激素刺激达到足够程度,能够通过释放排卵前的促黄体生成素(LH)激增来对交配做出反应之前,还不行 。因此,从发情期的第三天开始让母猫配种,是对公猫的最有效利用方式。另一种方法是,在母猫整个发情期内,每天让它们有1小时的交配接触时间。

一只母猫同一窝所生的小猫可能有多个不同的父亲。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是因为首次交配诱导的促黄体生成素(LH)释放和排卵之间存在24到32小时的间隔 。在这24到32小时的间隔内,母猫可能会有10到20次的交配欲望。如果处于不受限制的环境中,母猫在排卵前可能会与多只公猫交配 。任何一只公猫在排卵前数小时内射入的精子,都同样有可能使卵母细胞受精。

最好在小猫断奶后尽快让母猫再次配种,而不是让其卵巢长时间处于周期性活动状态。这一建议是基于随着年龄增长,由于子宫反复接触卵巢卵泡产生的雌激素,子宫疾病的发生率会增加(见“不育症”部分) 。怀孕可以保护子宫内膜,使其免受囊性子宫内膜增生和慢性炎症变化的影响。让母猫尽早再次配种的前提是,它们的营养状况良好且身体健康。

公猫每周可用于配种3次,或者连续配种3天,且不会影响精子数量 。进行控制性配种,即限制交配接触次数,应能保持公猫的生育能力。

受精与着床

猫的精子在使卵母细胞受精之前,必须先被激活(获能)。受精后,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的获能过程大约需要3小时。精子与卵母细胞接触后20分钟内,就能穿透卵母细胞。虽然精子在生殖道内的存活时间尚不清楚,但至少为32小时,因为这代表了母猫从交配到排卵的间隔时间。受精发生在输卵管的上部(壶腹部)。

染色体数目从二倍体减少到单倍体状态,是受精的必要前提。在猫体内,这一过程在排卵前就开始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在排卵前完成(排出第一极体)。在受精发生之前,第一极体的形成是必要的。因此,猫的卵母细胞在排卵并进入输卵管后,就可以立即受精。受精启动了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II),即排出第二极体。

使用从输精管获取的精子,已经成功在体外使卵母细胞受精。从卵巢卵泡获取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受精后,已培育出能够发育至足月的胚胎。

新形成的胚胎在大约5到6日龄时,从输卵管进入子宫。这段时间让子宫(子宫内膜)能够清除精子残余物,并对新形成的黄体所产生的孕酮的作用做出反应。孕酮促使子宫内膜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在胚胎着床前对其滋养至关重要。孕酮还会使子宫内膜的血管化程度增加,为胚胎着床做准备。

胚胎的游离状态在受孕后12到13天着床时结束。着床前,胚胎在子宫内迁移,以使两个子宫角内的胎儿数量和间距均等。胚胎的这种间距调整过程,使胎儿发育的机会达到最佳,但也会导致一些胎儿流失。猫的平均窝产仔数为4到4.5只小猫。一组研究人员发现,排卵5次的母猫,着床率为94%或更高;排卵6到8次的,着床率为82%;排卵9到11次的,着床率为50%。产仔最多的是排卵8次的母猫,平均每窝6.6只小猫。

一旦着床发生,胎盘的形成使得母体和胎儿的血管系统之间能够进行营养物质交换。猫的胎盘类型被称为内皮绒毛膜型胎盘,这意味着在胎儿和母体的血液系统之间有四层组织。子宫一侧没有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层。大体上,胎盘与子宫内膜在一个特定的带状区域相互作用,这个带状区域往往以环状胎盘的形式环绕在胎儿的中部。

妊娠诊断

应仔细记录配种日期。在评估潜在的生殖问题时,有关妊娠期时长的准确信息非常重要。通常最早在第15天,通过触摸母猫腹部就能确认其是否怀孕,此时胎儿明显表现为一个个独立、圆形且间隔均匀的结构(图6)。在一些母猫身上,直到第35天,通过触诊仍能有效地检测出单个胎儿。但在第35天之后,通过腹部触诊很难区分单个胎儿了,因为胎儿和胎盘在子宫内往往会相互融合。在妊娠后期可以摸到胎儿的头部,不过在最后几周,由于腹部张力增加,触诊会变得更加困难。

腹部超声检查最早可在妊娠14到15天检测到胎儿团块,到第24天,超声检查就能看到胎儿的心跳。除非母猫因肥胖或腹部僵硬而难以触诊,否则在妊娠诊断方面,超声检查并不比腹部触诊更可靠。只有在妊娠约第43天,胎儿骨骼开始钙化时,X光检查才对妊娠诊断有用。

妊娠期的激素变化

排卵后,最初构成卵泡内壁的细胞会转化为黄体中分泌孕酮的细胞。从排卵后1到2天(配种后2到3天)开始,黄体分泌的孕酮量逐渐增加。如果发生着床,孕酮浓度会在第25到90天持续上升,然后在妊娠剩余时间里缓慢下降。维持妊娠大约要依靠黄体存在到第40天左右。此时,一种对孕酮合成很重要的酶(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会出现在胎盘中。在没有卵巢的情况下,猫胎盘所产生的孕酮足以维持妊娠到第40天直至分娩。

与妊娠相关的其他激素包括松弛素、前列腺素F₂α(PGF₂α)和催乳素。松弛素由胎儿 – 胎盘单位从妊娠约第20天开始产生,并在整个妊娠剩余时间内持续分泌(图7)。松弛素对于软化骨盆周围的结缔组织很重要。这种作用能使产道在分娩胎儿时最大限度地扩张。松弛素也可能与孕酮协同作用,在妊娠期间使子宫保持静止状态。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图6. 妊娠子宫内发育胎儿的子宫外视图。 直到第28天,单个胎儿都清晰可见,呈一个个独立的团块,到第35天左右,胎儿往往会相互融合。环状胎盘由颜色较浅的带状区域表示。

前列腺素F₂α由胎儿 – 胎盘单位和子宫内膜从妊娠约第30天开始产生,并在第45天达到峰值。在分娩前,前列腺素的分泌会大幅增加。妊娠末期前列腺素合成的增加在启动分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见“分娩”部分)。

另一种重要激素催乳素的水平从妊娠约第35天开始显著上升(图8)。与前列腺素F₂α一样,催乳素浓度在约第50天达到稳定水平,并在分娩前突然增加。催乳素对于妊娠期乳腺的发育(乳腺生成)以及泌乳的启动和维持都很重要。与松弛素和前列腺素不同,催乳素的来源是垂体前叶。雌激素和松弛素似乎通过对垂体前叶泌乳细胞的影响来影响催乳素的分泌。

妊娠期

对于猫来说,能始终确保产出存活胎儿的最短妊娠期约为63天。猫常见的妊娠期为63至66天。一窝小猫有可能在61至62天产出并存活,但胎儿的存活率会降低。如果母猫在60天或更早的时间分娩,通常小猫会因死产或产后死亡而夭折。早产导致的损失表明,胎儿要生长发育到能够存活,至少需要63天。妊娠期也可能比66天稍长几天,并且仍能产出存活的小猫。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图 7. 母猫妊娠期血浆中孕酮和松弛素浓度的变化模式。 右侧的竖线表示分娩的日期。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图 8. 母猫妊娠期血浆中催乳素和孕酮浓度的变化模式。 围绕平均浓度的线条表示变化范围。

分娩

即将分娩的迹象包括在妊娠的最后一周乳腺迅速增大。通常在分娩前24至48小时,就能从乳腺挤出乳汁。随着妊娠期结束,母猫会在产箱里待更多时间,并且在分娩前一天内,母猫常常会撕咬用来铺垫产箱的材料。母猫在分娩前体温会下降,在分娩前12至36小时,直肠温度常常会降至99华氏度或更低。此外,在即将分娩时,母猫可能会比平时更不安、焦虑,叫声也更多。

分娩是由前列腺素F₂α(PGF₂α)分泌增加所引发的,这种增加在分娩前几天就开始了。PGF₂α分泌增加会导致黄体退化,从而在分娩前24小时内孕酮水平急剧下降。产前前列腺素的分泌很可能是由胎盘雌激素合成增加所驱动的。雌激素分泌的增加很可能受到胎儿肾上腺皮质醇合成增加的影响。

引发分娩的缓慢、有节奏的子宫收缩(第一产程)是由前列腺素分泌引起的。这种类型的收缩对于增加子宫的整体肌张力以及将胎儿推向子宫颈内口至关重要。在第一产程中,前列腺素和松弛素对于子宫颈的软化和张开都很重要。

当胎儿进入产道时,从子宫颈传递到下丘脑的感觉神经冲动会导致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弗格森反射)。催产素通过血管系统被运输到子宫,在那里它与前列腺素共同作用,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有力收缩,从而将胎儿推出产道(第二产程)。

分娩是一系列的产程,每只小猫对应一次产程。伴随着明显用力和不适的强烈分娩过程通常只持续5到10分钟。在这之前,可能会有30到60分钟不太强烈的用力和不适。每只小猫出生后,母猫可能在30到1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内都没有明显的分娩迹象。在分娩间隔期间,它可能会清洁并哺育小猫,或者它可能会迅速清洁小猫,然后离开产箱,直到下一次分娩开始。当下一只小猫开始分娩时,母猫会回到产箱,这个过程会重复。主人在母猫休息间隔期间不应该试图把它放回产箱。事实上,适当活动对后续分娩有帮助。整窝小猫通常会在2到6小时内出生。整个分娩过程可能会持续24到36小时,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极少数情况下,整窝小猫可能会在长达3天的时间内才全部出生。

每只小猫一出生,母猫通常就会咬断脐带,而且常常在胎盘排出之前就这么做了。胎盘可能会随着每只小猫一起排出,或者与后续的分娩一起排出。胎盘一排出,母猫通常就会吃掉胎膜,这个过程对母猫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有些主人会在小猫一出生就把它拿开,以便去除胎膜,修剪和/或系好脐带,并清洁和擦干小猫。只有在母猫在小猫出生后的前10分钟内完全不管小猫的情况下,才应该进行这样的干预。所有这些事情,母猫做起来通常比主人更好。事实上,过度关注的主人常常会干扰分娩过程。除非出现明显问题,最好让母猫独自待着。

分娩的第三产程包括子宫复旧,以及使上皮组织和黏膜下层(腺体)组织恢复到正常的未受孕状态。子宫复旧通常在产后4到6周内完成。这个相对较快的过程与狗的子宫复旧形成对比,狗的子宫复旧需要8到12周。

泌乳

乳腺增大从妊娠约第18天开始就很明显了。乳腺发育在分娩时达到顶峰。在分娩前1到2天,乳腺中就有乳汁了。催乳素对于乳腺的发育(乳腺生成)和乳汁的分泌(泌乳启动)很重要。导致妊娠期垂体前叶催乳素分泌增加的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不过,雌激素和松弛素(由胎儿 – 胎盘单位产生)很可能是催乳素分泌的重要刺激因素。

泌乳期间催乳素的分泌是由幼猫的吸吮维持的。从乳腺传递到下丘脑的感觉输入会抑制催乳素分泌的抑制因子,比如多巴胺。随着泌乳的进行,吸吮对催乳素分泌的影响会降低,导致催乳素水平随着时间下降。6 断奶后2周内,催乳素水平会降至基础浓度。

泌乳性乏情

泌乳会抑制卵巢活动。幼猫吸吮所产生的感觉输入会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而这种合成对于卵巢活动是必需的。尽管有些母猫在分娩后7到10天可能会出现发情迹象,但大多数母猫至少要到泌乳的第三或第四周才会发情,而且通常要等到小猫断奶之后才发情。

假孕

假孕(pseudocyesis)是一种在未受孕的情况下,由排卵和黄体形成所导致的综合征。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受精失败或早期胚胎死亡引起的。在未受孕的情况下,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寿命为35到40天。

假孕母猫体内的孕酮浓度会上升,直至大约第25天,然后随着黄体退化而下降,在排卵后大约第40天降至基础值(图9)。假孕母猫的黄体期时长不受子宫存在与否的影响,因为在黄体期进行子宫切除术并不会延长黄体的寿命。这一发现表明,猫的子宫不会像大型家养动物那样,在黄体退化时同时分泌前列腺素F₂α(PGF₂α)。这一观察结果与以下发现相关:给假孕母猫注射PGF₂α(每千克体重20到40微克)会抑制但不会终止黄体的活动。

假孕母猫在黄体退化后最早7到10天就会开始出现卵巢活动和发情活动。假孕母猫发情周期的最短间隔为6到8周。这包括4到6周的黄体期,以及随后1到2周的卵泡发育时间。如果卵巢卵泡生长的开始时间延迟,这个间隔可能会更长。猫假孕的黄体期时长比狗和其他食肉动物短,狗和其他食肉动物的假孕周期与它们的妊娠期相似。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图 9. 由血浆孕酮浓度所显示的母猫发情周期中的假孕阶段。 第 0 天为排卵日。请注意,黄体期大约在排卵后的第 40 天结束。与空心圆圈(平均值)相交的竖线表示数值范围。数字表示观察的次数。

假孕母猫即使在排卵后长达35天的时间里都受到孕酮的影响,也很少表现出怀孕的迹象。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使用雌激素或雄激素进行治疗来缓解母猫假孕的症状。更好的办法是让这些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消退。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3.1 雌性生殖生理学

以下是本节关于猫的性发育、生殖生理与繁育管理的现代精读与解读,结合当前的兽医生理学、繁殖生物学与繁育实践进展,指出关键知识点的更新、澄清或补充:

剩余内容需解锁后查看

您需要付费解锁才能查看当前内容

学习会员学习会员免费
猫舍会员猫舍会员免费
永久猫舍永久猫舍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Niels C. Pedersen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4:35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下午4:41

相关文章

  • 3.2 雄性生殖生理学

    公猫在6到9个月大时达到性成熟。85 一只公猫的生殖年限约为14年。在此期间,公猫没有像母猫那样的生殖活动周期,因为公猫睾丸的生殖细胞和激素产生往往是持续进行的。公猫的性活动也是持续的,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会对发情的母猫做出反应。然而,处于自然光照周期变化下的公猫,在光照时间较短的时期(冬季),其精子生成和睾酮分泌往往会减少。 公猫每次射精所排出的精液量在0.03到0.3毫升之间。每毫升精液中含有6×…

    2025 年 4 月 3 日
  • 2.3 身体变异

    除了影响毛色和被毛的突变基因外,一些能改变身体特征的基因也已被确认。由于这些基因都与毛色和被毛基因没有关联,所以在许多品种的猫中都能发现它们。不幸的是,其中一些突变基因与不良的身体异常状况有关。 马恩岛猫 最著名的基因是导致马恩岛猫无尾的基因。无尾状况是由显性基因M引起的,当该基因纯合(MM)时,会导致胚胎在出生前死亡。尽管杂合子(Mm)能够存活,但它们容易出现一些危及生命的下脊椎和肠道异常状况。…

    2025 年 4 月 3 日
  • 2.10 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

    齐-希二氏综合征(Chediak-Higashi综合征) 齐-希二氏综合征(CHS)在已被描述存在该异常的不同物种(牛、小鼠、水貂、人类)之间有着显著的跨物种相似性。在所有这些物种以及猫中,该异常是由隐性基因ch引起的。 齐-希二氏综合征的特征表现为一系列多样的症状。由于毛发的髓质和皮质中的色素颗粒大量融合,猫的毛色比正常的要浅。这种毛色被称为“蓝烟色”,据说比正常的蓝烟色更浅。眼睛的色素沉着减少…

    2025 年 4 月 3 日
  • 3.5 子宫外生殖系统感染

    与其他物种相比,猫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颈和阴道感染极为罕见。 肿瘤 除了老年母猫的乳腺肿瘤外,猫生殖器官的肿瘤并不常见。这是因为很少有猫在1至2岁后仍保持生殖器官完整,而生殖器官肿瘤主要发生在老年动物身上。 由于乳腺肿瘤相对常见且往往是恶性的,因此值得特别提及。大多数患乳腺癌的猫年龄在10岁或以上。未绝育母猫的乳腺肿瘤发病率是已绝育母猫的7倍。这就有人建议,为避免乳腺导管组织暴露于卵巢激素之下,应…

    2025 年 4 月 3 日
  • 3.3 繁殖调控

    诱导排卵 养猫者常常希望在不进行实际配种的情况下让猫结束发情期。这可以通过诱导猫排卵来实现。诱导排卵有几种方法。最符合生理规律的方法是使用做了输精管切除术的公猫,或者经过睾酮处理的已去势公猫。被选来用于此目的的公猫,在做输精管切除术或去势手术前,应该是性欲旺盛且配种能力强的。使用公猫来检测母猫是否发情的一个优点是,公猫比主人更能判断母猫何时处于发情状态。对于那些发情时不会明显表现出外在发情迹象的猫…

    2025 年 4 月 3 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添加微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