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人们对纯种猫繁育兴趣渐浓,对猫繁育失败案例的调查需求也日益增加。相较于母猫不孕,公猫不育在文献中的描述较少。多数情况下,通过系统检查,包括详细病史记录与辅助检查的体格检查,能获取大部分病例的诊断结果。确诊后才可开始治疗,随意使用“生育药物”往往无效且存在潜在风险。本章旨在指导临床医生运用系统检查方法,针对公猫不育病例得出可靠诊断结果并采用恰当治疗方案。
症状和病史
体貌特征关联
患猫的年龄、品种和花纹等体貌特征,有时能揭示其繁育问题的成因。例如,年龄过大或过小的猫,生育力通常较低。特定品种,如波斯猫,出现生殖繁育问题的概率较高。三花色(黑色、白色和橙色)或玳瑁色(黑色和橙色)花纹的猫,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核型。
饲养管理与健康史
需收集与饲养管理变化相关的信息,如居住环境、新动物引入、药物使用、膳食补充剂、疫苗接种、环境毒素、演出、旅行等。同时,记录动物的一般健康史,包括既往疾病、体温过高等情况,以及之前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仔细评估不育与饲养方式变化或健康障碍之间的关系。睾丸不育问题通常不会与损伤同时出现,而是在至少一个精子周期(约47天)后显现,且逆转可能需要超过一个周期。而附睾损伤导致的不育,可能在一两周内就有所表现。
繁殖史与系谱分析
记录完整的繁殖史十分重要,尤其要关注交配频率、繁殖方式,以及公猫或其亲属之前的繁殖问题。此外,通过系谱分析计算近亲繁殖系数,在某些情况下可解释不育原因。
体格检查
全面体格检查
在检查生殖道前,需进行完整的体格检查,特别留意是否存在持续并发症,如尿路感染或提示内分泌疾病的皮肤病。
生殖道检查
仔细评估生殖道状况。检查阴囊皮肤有无皮炎或病变,如伤口、疤痕等。正常睾丸应坚硬有弹性、质地光滑,若触及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柔软且小的睾丸可能与精子发生异常有关,提示睾丸退化。附睾通常难以单独探查,除非因炎症或梗阻而增大。包皮皮肤应正常,开口干净。成熟未去势公猫的阴茎,黏膜应为粉红色,有小的角化针状体,且能轻易从包皮挤出,否则可能表明猫性不成熟或系带粘连。条件允许时,可提供发情母猫,观察公猫交配行为,判断是否存在性功能问题。
不育的原因
不育可由先天性或获得性原因引发。若公猫从未成功繁育后代,应怀疑先天性原因;若不育出现较晚,则更可能是获得性原因。实际中,公猫不育可分为以下三类:
性欲差或缺乏
性欲差可能由全身性疾病或心理因素导致。例如,陌生环境或社会变化引起的应激,会使公猫性欲暂时下降。占统治地位的母猫也会削弱公猫性欲。
交配障碍
当公猫性欲良好但无法成功交配时,应考虑口腔牙齿、运动功能和阴茎方面的问题。盆腔或腰背痛可能妨碍交配时生殖器进入。因交配时公猫会咬母猫后颈,严重牙龈炎可能影响母猫姿势固定和阴茎插入。公猫和母猫体型差异也可能导致阴茎插入困难。阴茎和包膜问题,如阴茎系带粘连、包茎、嵌顿包茎、阴茎勃起障碍等,将在第22章详述。
交配后不能产崽
交配后不能产崽,可能是由于管理不当、逆行射精或原发性睾丸问题(见第20章)。服用糖皮质激素、酮康唑、化疗药物或性激素,如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等,可能导致公猫不育。此外,公猫交配次数过多或过少,致使诱导母猫排卵失败,也会造成不孕。
精子逆行进入膀胱在公猫射精过程中较为常见,有报道称14% – 90%的公猫射精存在这种现象。严重逆行射精可因射出精子数量减少导致不孕,生殖器或尿道疼痛可诱发完全逆行射精。需区分逆行射精导致的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与精子肉芽肿引起的附睾部分或完全梗阻,可通过离心收集尿液并评估精子浓度进行诊断。
诊断和辅助检查
整体诊断依据
诊断结果基于全面的医疗和繁殖史、完整的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血液检查。现有在线计算机程序可自动计算近亲繁殖系数,一般该系数应低于10%。当系数高于5%时,近亲繁殖的不良影响开始显现,略低于堂系血亲交配所得值。研究表明,仅一代近亲交配后,公猫正常精子百分比就从55%降至15%,可见近亲繁殖对生殖影响巨大。
实验室血液检查应涵盖全血细胞计数、血清生化检查、甲状腺激素检测和传染病检测,如猫白血病病毒(FeLV)、猫免疫缺陷病毒(FIV)和猫传染性腹膜炎。若怀疑性别分化异常,需对肝素化全血淋巴细胞进行核型分析。
精液的采集和评估
精液评估虽因采集困难,在公猫发情时首次测试不易开展,但却十分必要。它不仅能确定问题是否与精子产生有关,还能评估问题严重程度,以确定后续诊断测试优先级。确定问题是否可逆,可能需多次评估精液。精液采集方法在第18章已有描述。为量化逆行射精严重程度,可通过膀胱穿刺从尿液中提取精子。有报告显示,公猫自然射精后膀胱中精子平均百分比为46.8%±31.7%(范围14.6% – 90.32%);另一项研究表明,公猫电刺激射精后膀胱内精子逆行比例为0% – 93.7%(平均为40.9%)。
精液评估参数正常值在第18章有阐述。正常猫精液颜色为白色,样本透明度反映精子浓度,越透明精子浓度越低。黄色精液样本可能表明尿液污染或存在炎症细胞。可通过评估精浆肌酐诊断尿液污染,若样本被污染,肌酐值会很高。通过常规细胞学染色可识别精液中的白细胞。
前进性精子活力<25%(弱精子症)可能是感染的首个迹象。但洗涤剂、水、尿液或润滑剂污染设备,或对冷休克的精子样本进行评估,也可能导致精子活力低下。精子在附睾运输过程中活化,附睾任何改变都可能在不影响精子其他特征的情况下降低其活力。需注意,精子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并不一定意味着死亡,如存在纤毛运动障碍和其他可遗传条件时,可能出现100%静止的精子。此时,应进行额外测试,如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评估精子DNA片段或细胞膜完整性,以评估整体精子细胞。可直接从精浆中测量碱性磷酸酶,确定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猫的附睾和输精小管是否通畅。若样本来自睾丸或附睾,碱性磷酸酶过高可能是公猫不育原因,碱性磷酸酶超过5000U/L通常表示样本来自睾丸/附睾(猫精液中平均碱性磷酸酶为160000 U/L)。
纯种公猫因缺乏遗传变异,一次射精中畸形精子比例往往较高(畸形精子症),而异种交配的杂交猫很少出现精子形态异常。除近亲繁殖外,畸形精子症还可能由炎症、肿瘤、生殖道传染病和使睾丸内温度升高的发热等引起。精子原发性形态缺陷,如尾部卷曲、小头畸形、大头畸形等,与更严重的不育相关,因为这些异常发生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精子活力、浓度和形态正常的公猫,应进行额外精子功能测试,确定精子顶体完整性,还需进行精子染色质结构检测,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精子是否存在超微结构形态异常。
其他诊断测试
雄性血清睾酮呈脉冲式分泌,单次测定通常无法反映睾丸内分泌状态。为检测垂体 – 性腺轴,采集基础血样后,应单次肌内注射50μg GnRH,并在1小时后采集第二次血样,刺激后的血清睾酮应显著高于刺激前样本。
二维超声作为非侵入性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雄性动物,用于评估附属性腺(前列腺腺和尿道球腺)、睾丸和附睾的大小和回声。睾丸实质通常表现为中等回声、均匀回声纹理结构。可使用高频超声测量睾丸,测量每个睾丸的宽度、长度和高度,进而估计睾丸组织体积。必要时,可对镇静公猫进行睾丸超声检查以减少误差。测量时,每个睾丸应分开操作,可轻轻将一个睾丸往上推,避免干扰另一个睾丸测量。抓住阴囊底部,用食指和拇指将睾丸夹在阴囊内,分离待测量睾丸,并用食指和拇指将阴囊夹在睾丸和身体之间。超声探查前,需用酒精或超声波凝胶彻底湿润睾丸,确保皮肤和探头充分接触。将超声探头放在阴囊皮肤上测量皮下睾丸,测量时睾丸不应倾斜或旋转,探头应与所需测量方向(长度、宽度或高度)成90°角,且不对睾丸施加过大压力,以免错误降低测量值。宽度测量可将探头放置在向下睾丸的内侧表面(横向测量)和向上睾丸的外侧表面(猫侧卧时);高度测量,探头可放置在每个睾丸的腹面,从腹面测到背面;长度测量较难,需保持耐心和练习,将探头放在睾丸尾部表面(附睾尾上方),测量从尾极到头极。测量应重复2 – 4次,取平均值获得单值(每个睾丸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每个睾丸体积可用椭圆公式()计算,简化公式为
。这些测量主要用于监测公猫单个睾丸体积,而非评估单只动物睾丸组织数量。平均体重公猫平均每天精子产量估计为3200万。
猫的生发上皮高度异常下降34%,可导致实质回声显著降低。持续性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患猫需进行睾丸活检。虽然穿孔技术可获取睾丸活检样本,但开放楔形活检能更好地评估样本组织。活检样本应固定在Bouin氏液、Zenker氏液或改良的戴维森氏液中,福尔马林产生的伪影会影响活检结果判读。活检结果应由具备生殖组织病理学专业知识的病理学家解读。活检取样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获取的部分组织可培养成微生物制剂。
尽管睾丸细针抽吸操作简便,但在诊断活跃精子发生方面作用有限。睾丸活检可确定精子产生的充分性和完整性,以及肿瘤或炎性病变的存在。对于自身免疫性睾丸炎,早期睾丸活检才能确定淋巴浆细胞性炎症。在许多长期少精子症/无精子症病例中,组织学评估时可能无法确定病因,但可确认睾丸变性。不过,睾丸组织学检查可区分获得性睾丸变性和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进行睾丸活检前,应向猫主人说明因血 – 睾丸屏障破坏引发免疫不耐受的风险,以及出血可能对双睾丸体温调节的影响。
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
治疗应针对不育的主要病因。部分情况下,改善不育猫的饲养环境、饲养方式、环境卫生和育种管理,可解决问题。在近交系系数高的猫舍中,近交系公猫可通过与杂交母猫交配,实现种群谱系多样化。同时,应避免雄性间竞争,使用信息素可减少心理压力。若公猫性欲差,可在交配前1小时注射促性腺激素(25μg,肌内注射),以促进睾酮自然分泌增加。当逆行射精导致少精子症/无精子症时,可每8 – 12小时口服一次苯丙醇胺(1 – 2mg/kg),但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高血压、青光眼或糖尿病患猫需谨慎使用。
解决解剖问题
公猫粘连的阴茎系带可用剪刀剪开。不用于繁殖的公猫,包茎无需治疗,但应绝育以防止性唤醒疼痛。猫阴茎异常持续勃起属医疗紧急情况,发现早时,可通过去除刺激原因,如修剪缠绕被毛,清洁和润滑后将裸露阴茎还纳。若尿道受损,可能需暂时使用导尿管;阴茎损伤严重时,可能需切除阴茎。
治疗炎性疾病
猫生殖道急性炎性疾病需及时治疗,以免造成永久性损伤。因猫对非甾体抗炎药敏感,仅短期使用才安全。细菌感染时,应在生殖道直接使用抗生素,如唑西林、甲氧苄啶磺胺、氨基糖苷或恩诺沙星,持续3 – 4周,直至细菌培养确定特定抗生素。单侧睾丸损伤严重时,应尽早切除患侧睾丸,减少对健康侧睾丸的热损伤。
预后判断
病程在第一个生精周期(47天)后无改善,恢复生育能力的预后较好;若2 – 3个生精周期(94 – 141天)后仍无改善,则预后较差。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ACBA 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