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与其他物种一样,猫的妊娠过程需要密切关注。确定母猫妊娠后,需给予特别照顾与管理。一项针对法国45个品种纯种猫的大规模研究显示,所有品种母猫的平均妊娠率约为85.2%,其中8.4%可能妊娠的母猫无法维持妊娠。
本章将先介绍猫妊娠期间胚胎和胎儿的发育过程,再描述诊断、跟踪妊娠母猫及预测分娩时间的不同技术,最后介绍妊娠母猫管理中的关键因素(猫舍相关内容在第4章讨论)。
猫的胚胎和胎儿发育与妊娠的激素控制
胚胎、胎儿和胎盘的发育
猫的胚胎和胎儿发育研究相对有限。排卵后,卵母细胞在输卵管完成受精,受精卵逐渐发育成桑葚胚,并在排卵后4 – 5天进入子宫角。之后,游离胚胎在两个子宫角迁移、发育,于受精后第10 – 12天开始着床。游离胚胎由子宫内膜腺产生的“子宫乳”提供营养,着床完成后,胎盘开始发育。
根据研究,绒毛膜卵黄囊胎盘会保留到妊娠第20天,此时卵黄囊突出且充满血管。第24天时,卵黄囊长度是胚胎的3倍,羊膜完全包裹胚胎,羊膜无血管且在孕期血管化程度低,通过卵黄管与卵黄囊相连,尿囊大小是卵黄囊的2倍。猫的胎盘属于内皮绒毛膜型胎盘,与子宫内膜的接触发生在尿囊中央部分。犬的胎盘完全包围胚胎,约62%猫胚胎的带状胎盘不完整,10%的胚胎在组织学上会出现胎盘裂隙,位于脐带插入处远端。胎盘的两个外围部分由血肿形成,宏观呈棕色,需在显微镜下观察,母胎接触呈板层状,胎儿 – 母体血液流动为简单横流型。在妊娠第25 – 30天,可观察到供应卵黄囊和胎盘的脐带血管分支,直到第45天,胎儿大小不超过卵黄囊,第53天,胎儿在被尿囊完全覆盖的羊膜内几乎发育完全。
羊水和尿囊液平均最大量分别为26mL和24mL,胎盘重量从第24天的5.7g上升到第39天的15.0g,之后保持稳定。羊水是胎儿呼吸道、口腔、胃肠道和皮肤分泌的产物,为胎儿提供机械保护和营养。尿囊液是中肾、后肾和肾脏的分泌物,与胎儿尿液成分相似。研究表明,猫胎儿体液成分并非简单从母体血液过滤而来,胎儿可能对其生化组成有一定作用,且羊水可能扩散到尿囊液,解释了两者生化组成的相似性。胎儿体液组分在整个妊娠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胚胎到胎儿的转变,发生在妊娠的第28天,此时身体单个器官发生过程结束,整体系统建立。整个妊娠过程中胚胎大小和器官形成时间如下表:
配种后超声观察时间表
项目 | 配种后天数(平均值 d) | 配种后天数(范围 d) |
---|---|---|
妊娠囊泡(球形) | 10 | 10 – 11 |
妊娠囊泡(柠檬形) | 20 | 19 – 21 |
胚胎位置(在子宫腔壁上) | 14 | 13 – 16 |
胚胎位置(在子宫腔中央) | 20 | 19 – 21 |
胚胎/胎儿大小(7 mm) | 21 – 22 | — |
胚胎/胎儿大小(12 – 14 mm) | 24 – 25 | — |
胚胎/胎儿大小(20 mm) | 26 | — |
胚胎/胎儿大小(22 – 30 mm) | 28 – 32 | — |
胚胎/胎儿大小(30 – 50 mm) | 35 | — |
心脏(心跳) | 16 – 17 | 16 – 18 |
心腔 | 50 | 48 – 50 |
C型胚胎(头和躯干) | 18 | 17 – 19 |
前肢和后肢早期发育 | 22 – 25 | — |
原肠 | 21 | — |
胃(点状) | 30 | 29 – 39 |
胃(尾部至肝脏) | 49 | 48 – 50 |
脑泡 | 22 – 25 | — |
尾部和头部 | 27 | — |
骨盆 | 28 – 32 | — |
膀胱 | 29 – 30 | 29 – 32 |
首次观察到呼吸系统 | 28 – 32 | — |
肺和肝的高回声对比 | 30 | 29 – 32 |
脐带 | 30 | 30 – 32 |
泌尿生殖系统 | 28 – 32 | — |
视色素和视网膜 | 32 | — |
骨骼(高回声骨骼,长骨、胸肢和头部) | 30 | 30 – 33 |
骨骼(骨化,长骨骨干) | 50 | 48 – 50 |
胎儿运动(横向) | 30 | 30 – 34 |
肠(出现) | 40 | 38 – 42 |
肠(分层结构) | 54 | 52 – 56 |
眼睛 | 35 | 35 – 39 |
肾脏(大脑皮质和髓质可见) | 50 | 48 – 50 |
隔膜 | 50 | 50 – 56 |
孕期激素控制
排卵后,母猫血浆中的雌二醇(Estradiol,简称E2)在最初5天内迅速下降至基础水平。同时,孕酮(Progesterone,简称P4)在母猫的妊娠期和假孕期(即未受孕但出现间情期的激素变化)中不断升高,直至妊娠第10至第12天,即着床期,才停止上升。在妊娠早期阶段,无论母猫是否真正受孕,黄体分泌的孕酮水平差异并不明显。
孕酮在妊娠第21天达到峰值(交配后其血浆浓度范围通常为11至60纳克/毫升),并在妊娠持续至第47天期间维持较高水平,此后才逐渐下降。相比之下,在假孕母猫体内,血浆孕酮会在第40至第45天回落至基础水平,这说明假孕在猫中持续时间通常短于真实妊娠。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现象在母犬中则不完全相同。
关于胎盘是否具备通过孕烯醇酮转化生成孕酮及其他类固醇代谢产物、以维持妊娠的能力,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已有研究显示,在妊娠期间对母猫进行卵巢切除,通常会引起流产,但也有例外情况出现,尤其是在妊娠45天之后进行切除时。由此可见,胎盘是否是维持妊娠所需孕酮的主要来源仍未有定论,但卵巢作为孕期孕酮主要分泌器官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此外,母猫在临产时血浆孕酮水平并不总是下降至基础值,甚至在分娩当天,部分个体的孕酮浓度仍高于6纳克/毫升。有研究指出,母猫分娩前24小时血浆中的孕酮平均浓度为2.99 ± 1.29纳克/毫升。
与母犬类似,松弛素(Relaxin)是一种由母体和胎盘共同分泌的、特异性妊娠肽类激素。它通常在妊娠第20天首次被检测到,随后分泌量逐步升高,并在妊娠第30至35天之间达到峰值,接近分娩时(最后10至15天)逐渐下降,分娩后则迅速降至不可检测水平。
催乳素(Prolactin)同样是母猫妊娠期间必不可少的激素,尤其在妊娠第30至40天阶段,它扮演类似黄体生成素的角色,帮助维持黄体功能。有研究显示,在妊娠第30天使用卡麦角林(一种催乳素抑制剂)可能会引起流产。催乳素的分泌通常在妊娠第20天开始上升,接近分娩时迅速增加,并在幼猫开始哺乳后持续分泌,直到断奶后1至2周内恢复至基础水平。
妊娠诊断
妊娠母猫的身体变化
身体发育
猫和犬在妊娠外部特征上差异显著。妊娠母猫在交配后14天体重开始线性增长,定期检查体重,体重增加可视为妊娠最初特征之一。母猫妊娠另一迹象是乳头变红,从妊娠第21天开始乳头增大。随后乳腺增大,一般在妊娠最后一周可观察到母猫分泌初乳。假孕母猫很少分泌乳汁,但不排除这种可能。
行为变化
与母犬类似,母猫妊娠后有行为学变化,但据此判断妊娠并不可靠。这些变化通常包括频繁梳理会阴和乳腺区域、变得更温顺以及筑巢行为,通常在妊娠晚期或分娩第一阶段出现。
发情周期
交配后21天内未恢复发情不一定意味着母猫妊娠,因为自发排卵或无效交配会导致假孕,将下一次发情推迟40 – 45天。但交配后一个半月出现发情迹象,往往提示母猫假孕。
腹部触诊
在合适时期轻柔进行腹部触诊,是简单可靠的妊娠检测方法。最佳时间是交配后20 – 35天,此时胚囊圆形且紧张(早期诊断最佳时间是20 – 25天,胚囊紧张,直径约2.5cm,有经验临床医生诊断准确率接近90%)。妊娠第55天后,胎儿骨化程度高,可轻松触诊到胎儿头部。在交配后的35 – 55天,孕体细长、体积增大且失去紧张感,难以触诊诊断。腹部触诊不能精确计算胚胎数量,只能确定母猫是否妊娠,也无法判断胚胎或胎儿是否存活。
激素分析
以血浆孕酮浓度诊断猫早期妊娠不准确,因为妊娠母猫与假孕母猫孕酮浓度无显著差异。不过,该方法可在妊娠第45天后使用,此时假孕已结束。所以,孕酮检测仅适用于晚期诊断,且不能提供胚胎/胎儿活力信息。
松弛素是由胎儿胎盘产生的肽,是孕后特有的激素。兽医诊所使用的松弛素测定法(ELISA)广泛用于犬猫妊娠诊断。从妊娠第20天开始,可在母猫血浆中检测到松弛素,妊娠第21 – 28天,母猫尿液中也能检测到。但松弛素同样无法判断胎儿是否存活。
影像学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母猫是否妊娠的最佳方法,可进行早期诊断、确定产崽数量(早期进行时)和评估胚胎/胎儿活力。
从交配后第3周开始B超检查可看到胚囊,有研究指出最早在交配后10 – 11天可观察到妊娠迹象,但早期明确妊娠需要训练有素的临床医生和功能强大的超声扫描仪。早期观察到妊娠迹象时,估计胚囊数量可能不易,妊娠第14天诊断胚囊数量会容易很多,此时胚囊发育更明显,被圆形高回声壁包围。直到第20天,囊泡从圆形变为“柠檬”形。从妊娠第17天开始易观察到胚胎,胚胎形状对评估其活力很重要,心跳从妊娠第16天开始可被观察到,是妊娠维持的良好迹象。
利用超声评估胎儿活力也很关键,妊娠检查中评估胎心率必不可少(可能从妊娠第16天开始观察)。大多数学者认为心率应高于190次/min,正常胎儿心率通常是母体心率的2 – 3倍,心率持续下降表明胎儿应激,胎心暂时性下降(持续时间<1 – 2min)可能因评估时子宫收缩所致,但关于猫的胎心阈值研究较少。
利用三倍多普勒超声可分析子宫和胎儿血管以跟踪妊娠情况。临床医生能测量血管的搏动和电阻率指数,并观察流动波形。这些标准反映子宫及其内容物的灌注情况。正常妊娠期间,子宫动脉、胎儿主动脉、尾腔静脉和脐带的搏动和电阻率指数(胎儿主动脉的搏动除外)均呈下降趋势。有研究观察到胎儿数较多的一侧子宫角,其搏动和电阻率指数低于另一侧,且这些数值在交配前也有差异,或可用于评估哪侧子宫角胎儿较多。药物流产时,子宫动脉的电阻率指数增加。在犬和人上,舒张切迹(以舒张前切迹为特征的波形)的存在与不良妊娠结果有关。对母猫研究发现,在单个器官发生结束前,能观察到舒张末期切迹属正常,其应在妊娠后半期消失。舒张切迹持续及子宫动脉电阻率异常增加,预示不良妊娠结局。
X线检查
在胎儿骨骼骨化前,用X线检查准确诊断妊娠有一定挑战,骨骼骨化从妊娠第39天左右开始。不过从第21天开始(部分母猫从第17天开始),X线检查可观察到子宫球形肿胀,呈不透明软组织。不推荐在妊娠早期进行X线检查,其无法判断胚胎/胎儿活力,除非出现特定胎儿死亡特征,如头骨分离或变形、子宫内或胎儿内/周围存在气体(腐烂迹象)、胎儿异常屈曲或后肢过度伸展。在预产期前最后一周,可利用X线检查对胎儿数量进行计数。
预产期估算
精确的交配时间
研究表明,100%的母猫在发情第3天多次交配后能够排卵。在发情期第3天左右,让母猫在短时间内(2 – 3天)交配,而非在整个发情期随意交配,这样养殖者能掌握准确的排卵及妊娠日期。兽医可通过超声监测卵泡生长,来选择理想的交配时期。母猫卵泡直径至少达到3mm后的几天内,或在发情第3天与公猫接触为宜,此时主人需仔细观察母猫的交配行为。若未观察到交配行为,或母猫与公猫接触时间久,可使用超声或X线检查等技术确定妊娠日期。
超声诊断
胎儿和器官的发育
器官发育在妊娠期特定时间发生,可通过跟踪胚胎和胎儿发育确定妊娠日期,但评估准确性取决于超声扫描仪精度。有研究对胎儿发育进行观察,为了解妊娠重要时间节点提供了数据 。相关胎儿及其附属结构发育的主要时间节点总结如下:
配种后超声观察时间表
项目 | 配种后天数(平均值 d) | 配种后天数(范围 d) |
---|---|---|
妊娠囊泡(球形) | 10 | 10 – 11 |
妊娠囊泡(柠檬形) | 20 | 19 – 21 |
胚胎位置(子宫腔壁上) | 14 | 13 – 16 |
胚胎位置(子宫腔中央) | 20 | 19 – 21 |
胚胎/胎儿大小(7 mm) | 21 – 22 | — |
胚胎/胎儿大小(12 – 14 mm) | 24 – 25 | — |
胚胎/胎儿大小(20 mm) | 26 | — |
胚胎/胎儿大小(22 – 30 mm) | 28 – 32 | — |
胚胎/胎儿大小(30 – 50 mm) | 35 | — |
心脏(心跳) | 16 – 17 | 16 – 18 |
心腔 | 50 | 48 – 50 |
C型胚胎(头和躯干) | 18 | 17 – 19 |
前肢与后肢早期发育 | 22 – 25 | — |
原肠 | 21 | — |
胃(点状) | 30 | 29 – 39 |
胃(尾部至肝脏) | 49 | 48 – 50 |
脑泡 | 22 – 25 | — |
尾部和头部 | 27 | — |
骨盆 | 28 – 32 | — |
膀胱 | 29 – 30 | 29 – 32 |
首次观察到呼吸系统 | 28 – 32 | — |
肺与肝高回声对比 | 30 | 29 – 32 |
脐带 | 30 | 30 – 32 |
泌尿生殖系统 | 28 – 32 | — |
视色素和视网膜 | 32 | — |
骨骼(高回声:长骨、胸肢与头部) | 30 | 30 – 33 |
骨骼(骨化:长骨干) | 50 | 48 – 50 |
胎儿运动(横向) | 30 | 30 – 34 |
肠(出现) | 40 | 38 – 42 |
肠(分层结构) | 54 | 52 – 56 |
眼睛 | 35 | 35 – 39 |
肾脏(皮质与髓质可见) | 50 | 48 – 50 |
隔膜 | 50 | 50 – 56 |
交配后第38 – 43天,可通过超声确定胎儿性别。雄性胎儿阴囊向背部延伸至腹侧包皮,在中矢状位上可见于尾部下方;雌性胎儿外阴唇在离尾部基部较远的地方有一个三角形隆起。
胎儿测量法
胎儿测量通过不同公式测量胎儿及其附属结构确定妊娠日期。胎儿附属结构用绒毛膜内围(innerchorionic circumference,ICC)和子宫外径(outer uterine diameter,OUD)指示,该测量方法适用于妊娠30天以内的胚囊,此时胚囊清晰,呈圆形或略微椭圆形 。至少测量3个胚囊,每个囊泡在中间进行两次垂直测量,取平均值以消除与囊泡卵型形状相关的测量差异,且注意不要因探针过度压力使囊泡变形。相关公式如下:
- 胎龄=1.368×ICC – 11.566,其中ICC单位为mm。
- 孕龄=1.602×0UD – 12.13,其中OUD单位为mm。
有研究针对缅因猫(该品种猫体型比其他品种大),使用ICC得出特定公式:缅因州猫分娩的日期=(-0.79×ICC)+57.9,其中ICC单位为mm。
可用于确定妊娠时间的胎儿参数如下:
- 冠尾长度(crown – rump length,CRL):在矢状面从头部最前端到尾部基部 。
- 双顶直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在大脑镰产生的回声线的中心位置,在头骨正面或背面视图中最宽处测量 。
- 身体直径(body diameter,BD):在腹部最宽处进行两次横向测量 。
- 胎儿间脑 – 端脑囊泡的深部(deep portion of the fetal diencephalo – telencephalic vesicle,DPTV):在胎儿颅骨矢状中线上观察到不对称的无回声区,代表胎儿丘脑和原始基底核 。
- 股骨长度(femur length,FL)。
- 胃直径(gastric diameter,GD)。
所有测量应在多个胎儿身上进行,公式中使用平均值,所有参数在妊娠30天后可用。根据不同参数,推测妊娠期的公式如下:
超声参数估算公式对照表
参数 | 公式 | 参考文献 |
---|---|---|
CRL | GA = 2.0087 × CRL(mm) − 31.43 | Zambelli et al., 2002b |
BPD |
GA = log [BPD(mm)/0.483873] / 0.0908 DBP = [BPD(mm) − 23.39] / 0.47 |
Zambelli et al., 2004 Beccaglia et al., 2008a |
BPD (缅因猫) | DBP = −1.86 × BPD(mm) + 49.3 | Socha and Janowski, 2019 |
DPTV | DBP = [DPTV(mm) − 10.74] / 0.22 | Beccaglia et al., 2008b |
BD | GA = log [BD(mm)/0.405565] / 0.0675 | Zambelli et al., 2004 |
GD | GA = log [GD(mm)/0.115113] / 0.0882 | Zambelli et al., 2004 |
FL | DBP = 37.864 − 0.193 × FL(mm) + 1.227 × 体重(kg) − 0.615 × 每窝产崽数 − 0.832 × 年龄(岁) | Gatel et al., 2015 |
注:GA,胎龄;DBP,分娩前日期;CRL,冠尾长度;BPD,双顶直径;BD,身体直径;GD,胃直径;FL,股骨长度。
母猫的BPD是妊娠后期推测妊娠期最准确的参数,1天内准确率为64.3%,2天内准确度为85.7%。使用DPTV似乎不如BPD准确,只有38.5%的母猫在1天内开始分娩,61.5%的母猫在2天内分娩 。然而,BPD不能准确预测在24 – 72h内的分娩,使用BPD预测预产期的准确率为27% – 53%(使用BD的准确率为17% – 35%) 。另有研究使用股骨长度预测分娩时间,发现该参数与母猫年龄、体重及产崽数相关,该公式预测1.6天内产崽的准确度为70% 。还有研究给出根据交配后天数预测妊娠囊大小和胎儿参数(CRL、BPD和BD)的公式,或可作为监测胎儿准确发育的新标准 。
影像学诊断
胎儿骨化逐渐发生,可根据观察到的不同骨骼大致确定妊娠时间。有研究对17只母猫从约3周(可通过腹部触诊诊断时)开始,每周3次进行X线检查直至分娩,记录不同骨骼骨化时间并与分娩前天数关联。结果显示,分娩前25 – 29天可首次检测到骨化骨骼,但无法区分不同骨骼 。同一研究用32只妊娠母猫评估该方法准确性,即对每只动物进行一次X线检查并估计分娩日期,75%的母猫实际分娩日在估算日期的3天内,100%的母猫在估算日期的7天内产崽,且出生日期与产崽数无关 。X线检查虽不是确定妊娠时间的最佳方法,却是估算胎儿数量最准确的方法。
超声和X线检查是诊断妊娠、跟踪妊娠和预测分娩日期的有效技术,但仪器精度和临床医生经验对诊疗准确性影响很大。特别是数字射线照相技术引入后,图像准确性及对结果的描述存在差异。因此,不能仅依赖某一技术手段建议实施剖宫产。不同胎儿骨的骨化程度与分娩前天数的关系如下:
分娩前骨化时间表
项目 | 分娩前天数(平均值±SD d) | 分娩前天数(范围 d) |
---|---|---|
基本骨化 | 26 ± 1 | 25 – 29 |
脊柱 | 24 ± 1 | 22 – 27 |
头骨 | 22 ± 1 | 21 – 27 |
肋骨 | 22 ± 2 | 22 – 25 |
肩胛骨 | 20 ± 2 | 17 – 24 |
肱骨 | 20 ± 1 | 20 – 24 |
股骨 | 21 ± 1 | 19 – 23 |
桡骨 | 19 ± 2 | 15 – 22 |
胫骨 | 19 ± 1 | 15 – 21 |
尺骨 | 17 ± 2 | 5 – 21 |
骨盆 | 19 ± 1 | 8 – 20 |
腓骨 | 13 ± 3 | 0 – 17 |
尾巴 | 15 ± 2 | 8 – 16 |
掌骨和跗骨 | 8 ± 3 | 3 – 14 |
指骨 | 6 ± 3 | 0 – 11 |
跟骨 | 6 ± 3 | 0 – 10 |
牙齿 | 2 ± 1 | 1 – 6 |
妊娠母猫的管理
营养
从妊娠第2周开始,妊娠母猫体重直线增加,这与其他食肉动物不同,它们通常在妊娠最后1/3阶段体重才快速增加,而猫妊娠早期体重快速增加可能是为哺乳储备能量,而非维持妊娠。妊娠后期母猫平均体重增加约为交配前体重的40%,产崽后体重仅减少妊娠期增加体重的40% 。
妊娠期间母猫营养不良会导致诸多不良影响,如妊娠失败、胎儿死亡、胎儿畸形、幼猫体重不足和免疫力差等。母猫超重也会引发问题,包括死产、难产和剖宫产等。交配时母猫理想体况评分为3/5 。
妊娠期间营养变化,关键要考虑能量供应增加,这是妊娠期营养供应的限制环节。从第2周开始,整个妊娠过程中食物需求呈线性增加,交配后2周左右,食物摄入量可能因胚胎着床轻微变化甚至减少,妊娠期最后1周能量摄入再次下降。妊娠期间能量摄入量应比正常水平高出25% – 50%(产崽量大时最高可达70%),对应每天90 – 110 kcal/kg(每天376 – 460kJ/kg)。自由采食可让母猫根据自身能量需求调整食物摄入量 。
蛋白质是适应妊娠状态的第二种必需营养素,应使用含有35% – 50%优质干物质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蛋白质 。
牛磺酸是猫的生理必需营养素,缺乏牛磺酸可导致妊娠25天的胎儿死亡、流产、胎儿畸形和生长发育迟缓,但妊娠后牛磺酸需求量相比妊娠前基础需求量变化不大 。
妊娠期和哺乳期食物中钙和磷推荐摄入量分别为钙1.1 – 1.6,磷0.8 – 1.4,钙磷比应为1:1 – 1.5:1。尽管猫妊娠子痫不常见且病因不明,但不建议将钙摄入量增加至超过推荐比例 。
从常规食物过渡到妊娠期特殊食物,应在交配时或交配前完成。干粮营养丰富,适合食欲下降的母猫,高水分食物含更多脂肪和水(哺乳期需求高),因此混合饮食是更理想的妊娠期饲喂方式,让母猫每天自由摄食干粮和多种高水分食物 。妊娠期间不建议饲喂骨头或生食,以防营养失衡和传染病风险。为评估营养计划是否合适,应每周给妊娠母猫称重,观察体重是否呈线性增加。
寄生虫预防和疫苗接种
交配前,公猫和母猫都应进行疫苗免疫以及体内、外寄生虫驱虫,还需了解每只动物血型,避免新生儿红细胞溶解症(B型血母猫与A型血或A/B型血公猫交配时可能发生) 。
母猫良好的疫苗接种状况很重要,既能保证高质量初乳(确保良好抗体水平),又能保护刚出生几周的幼猫(直至幼猫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猫在交配前应完成全部疫苗接种,妊娠期严格禁止接种任何疫苗。除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FPL)外,多数疫苗接种后虽会被机体清除,不确定是否直接伤害胚胎和胎儿,但接种后的反应(如体温短暂升高)可能增加妊娠停止风险。FPL疫苗通常由改良活病毒组成,会在胎儿中产生与病毒本身相同的不良影响,为妊娠母猫接种这种疫苗会诱发胎儿小脑发育不良 。所以,猫妊娠期严禁接种该疫苗。
妊娠期控制体内、外寄生虫必不可少,尤其是分娩时避免母婴传播。但目前没有针对妊娠母猫驱虫方案的文献指南。通常母猫遵循与母犬相同的除虫方案:在妊娠第40 – 45天和哺乳期第2周使用芬米达唑(50mg/kg,3 – 5天) 。所有猫在交配前应进行体外驱虫,只有在体外寄生虫严重威胁时,妊娠期才需治疗 。
妊娠期常用药物的使用规范
母猫妊娠期药物毒性研究及可用数据较少。因妊娠母猫新陈代谢与妊娠前不同,常用药物(抗生素、镇痛药等)药代动力学在妊娠期改变,需调整用药方案(剂量和用药间隔)。妊娠期间孕酮水平升高,导致胃肠道动力减弱、血流量增加,影响药物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此外,为维持胎儿发育,母猫心血管发生广泛适应性改变,包括血容量和心排血量增加,不同器官血流重新分配 。因此,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血浆容量增加使红细胞压积逐渐下降,相关血液学参数变化如下:
妊娠期 | 第1天 | 第2周 | 第4周 | 第6周 | 第8周 | 完整妊娠期 |
红细胞(10/μL) | 8.0 | 7.9 | 7.1 | 6.7 | 6.2 | 6.2 |
红细胞压积(%) | 36.1 | 37.0 | 33.0 | 32.0 | 28.0 | 29.0 |
血红蛋白(gm/dL) | 12.5 | 12.0 | 11.0 | 10.8 | 9.5 | 10.0 |
网状细胞(%,包括点状) | 9 | 11 | 99 | 10 | 20 | 15 |
虽未专门研究猫妊娠后的药代动力学,但需仔细考虑所有参数。使用任何处方药物,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的毒性和妊娠所处阶段。猫胎盘是内皮绒毛膜型,高脂溶性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极性、离子化、蛋白质结合或水溶性药物不太可能渗透穿过胎盘屏障 。
抗寄生虫药物方面,妊娠期间常选用芬苯达唑(50mg/kg,3 – 5天)驱虫,也有人使用阿维菌素。为妊娠母猫选择批准的药物治疗体外寄生虫很重要,一些药物(如西维因)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和母猫难产 。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氟虫腈是安全的。附录总结了目前兽医实践中使用的药物及其在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 。
结论
母猫妊娠诊断相对容易,应尽快进行,超声检查最为准确,不仅可诊断妊娠,还能跟踪妊娠过程(胎儿活力和发育情况)并估计分娩日期。为在分娩前对胎儿计数,X线检查仍不可或缺,这两种方法相互补充。妊娠母猫管理也至关重要,为确保正常妊娠、哺乳及新生幼猫的健康,必须提供适配妊娠状态的饲喂方案、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以及有效的驱虫方案 。这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实施,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母猫和幼猫在妊娠及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促进猫繁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ACBA 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