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母猫是具有独特生理特性的物种。多数动物通过黄体期调控发情周期,而猫的调控机制与之不同。如前所述,季节在家猫发情周期中扮演重要角色,母猫属于季节性多情且可诱导排卵动物。基于此,繁殖调控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控制每日光照周期和(或)与光照周期调节相关的激素(褪黑素);二是控制促性腺激素。如此,模拟正常生理周期的处理手段,可对家猫卵泡发育和排卵起到抑制或刺激作用。
诱导发情
光照周期和社会刺激
利用光照周期调控发情周期是有效且古老的技术。猫的发情受较长光照周期影响,采用光照周期刺激成本低且无副作用。事实上,处于赤道或近赤道光照周期下的母猫,以及每天接受人造光照射超过14小时的母猫,可不受季节限制全年发情。不过,处于24小时连续光照下的母猫,发情频率会降低。
母猫繁殖可由光照时长调控,这与地理位置紧密相关,而地理位置对母猫繁殖的影响本质上与光照或人工光源有关。日照时间延长会促使性活动增加。在温带地区(北半球)也能观察到光照的影响,该区域动物繁殖季节性更为明显。在这些地区,母猫会在日照减少的10 – 12月进入乏情期。但与流浪母猫相比,生活在室内环境中的母猫受季节影响较小。多位学者研究了人造光对季节性发情及不同品种发情效果的影响 。
关于光照时长存在一定争议,14小时光照似乎是刺激下丘脑 – 垂体的理想条件。目前已证实,家养母猫暴露在人造光下12小时可诱导发情。考虑到赤道地区自然条件及母猫全年发情的周期性,12小时光照或许足以诱导母猫发情。实际上,光照时长会影响卵泡数量和17β – 雌二醇浓度。不同光照方案的研究总结如下表:
光照时长 | 发情期母猫的百分比 | 特性 | 参考文献 |
每天12h光照 | 足以诱导新的发情周期 | 经过30d的黑暗阶段(9h亮,15h暗) | Hurni(1981) |
然后光照时长延长到每天14h,直到检测暴露于每天12h的光照中,保持1个月,到母猫发情(n = 6) | 有处在发情期的母猫在场时,3/4(75%);有公猫在场时,3/4(75%);5/6(85%) | 2个霓虹灯管提供150lux照明系统 | Michel(1993) |
12h,黑暗阶段光照1h 光照时长为每天13h,分布为光照 光照时长为每天13h,分布为12h光照,4h黑暗,再光照1h,黑暗7h | 5/6(85%) 5/6(85%) | – | – |
光照时长至少为每天14h,使用人造光 | 需要几周恢复发情周期 | 发情母猫数量增加 | Little(2012) |
诱导发情周期的前一个发情期,似乎是影响诱导发情活动成功与否的另一因素。将母猫每日暴露在长时间黑暗中或减少每日光照时长(<8h),一旦光照时间延长到每天12小时,似乎有助于诱导新的发情周期。若在黑暗期提供1小时光照,对照周期的响应时间会显著缩短。
社会活动同样会对母猫发情周期产生影响。发情期母猫与青春期前或非发情期母猫同居,对发情表现有积极影响,这可能是信息素的作用。母猫对公猫较为敏感,公猫的存在对非发情期母猫有积极影响,可降低非发情期频率,强化发情表现。光照系统的反应也会受社会活动直接影响。与单独光照系统(44.6天±0.6天)相比,在有发情母猫和活跃公猫的猫群中,处于14小时光照下首次出现发情表现的天数(22.3天±0.6天)明显缩短。
实践中,较好的选择是在日落前增加光照,以300lux的光照强度将白昼延长到12至14小时,并引入发情母猫或公猫。诱导周期应控制在30至45天。
激素处理
激素处理是诱导发情期的另一种方法,但不同处理方案的发情诱导成功率存在差异。激素处理旨在模拟母猫生殖周期中的激素级联控制,因此,促进卵泡生成的促卵泡素(FSH)和诱导排卵必需的促黄体生成素(LH),是激素处理常用的激素 。一般来说,家猫对促性腺激素处理反应良好,但处理效果存在差异和不规律现象。由于发情周期相关的激素浓度、纯度和刺激时间存在差异与特殊性,理想的家猫发情处理方案尚未确定 。为避免自发排卵引起的孕酮干扰,或卵泡活动阶段促性腺激素的改变,在激素处理前,用孕酮诱导发情似乎是首要步骤,因为不活跃的卵巢对激素处理方案反应更佳 。口服0.088mg/kg烯丙孕素(Regumate®,默克动物健康公司),每天1次,持续38至45天,可确保多数猫对诱导方案产生反应。有趣的是,诱导排卵或自发排卵猫群的发情表现不同,因为它们在促性腺激素刺激下有不同生理变化。一项研究表明,注射150IU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84小时后,再注射100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母猫更易发生自发排卵,且卵泡期(约11天)比诱导排卵期(约5天)更长。这些生理差异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数量和(或)饱和性有关。预先注射孕酮(左炔诺孕酮)后注射eCG/hCG,会产生类似卵泡活动(约9天),这与母猫排卵方式无关。孕酮(左炔诺孕酮)无黄体溶解作用,但能抑制新生卵泡生长,降低卵巢活性并阻止排卵。因此,孕酮(内源性或外源性)改变了卵巢卵泡环境,增加了促性腺激素刺激的敏感性,其机制虽不清楚,但极有可能与受体数量或至少与促性腺激素敏感性有关。
常用的诱导排卵制剂包括eCG联合FSH和LH、猪促卵泡素(pFSH)、人促卵泡素(huFSH)、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和hCG 。具体临床试验的不同方案如下表:
药物 | 实验方案 | 母猫筛选 | 结果 | 参考文献 |
FSH – p | 2mg/d,持续5d | 不活跃的卵巢(无黄体、无卵泡或卵泡<2mm) | 93%(28/30只)猫的发情时间为5 – 6d | Goodrowe et al.(1986) |
FSH – p + hCG | 每24h摄入一次FSH – p,持续6d(前5d给药量相同,第6天给药量为前5d的1/2或1/3)+hCG(分别在第6天和第7天给药2次) FSH – p的给药计划:第1 – 5天:0.5 – 1.5mg/d 第6天:0.25 – 0.5mg hCG的给药计划:第6天:不超过500IU 第7天:不超过750IU | 健康母猫7 – 10d内未观察到发情 | 所有处理均能刺激卵巢诱导排卵。最理想的结果是0.75mg FSH – P持续5d,第6天和第7天分别注射375IU hCG,第6天注射0.25mg FSH – P | Dresser et al.(1987) |
FSH – p + hCG | 用FSH – p诱导发情(肌内注射) – 在第1天注射2mg,之后每天肌内注射1.0mg,直到出现发情(最多4d) 用500IU(静脉注射)hCG来诱导排卵 | 22只季节性乏情母猫混合饲养 10只母猫作为供体 12名母猫作为受体 – 进行排卵实验 | 86.4%的母猫发情(19/22) 发情期3 – 9d 所有排卵母猫(9/9)都发情 | Tsutsui et al.(1989) |
FSH – p + hCG | 皮下注射FSH – p,逐步减少给药量,给药范围1 – 6mg/d,持续4d 第5天,肌内注射100IU hCG | 在14h光照和10h黑暗的光控制系统下放置家养母猫,每周3 – 4d监测其发情行为,阴道细胞学检查每周1次 在hCG注射后26h±1h摘除卵巢收集卵母细胞 | 所有诱导发情的母猫均存在成熟卵泡 | Pope et al.(1993) |
FSH – p(超纯)无任何LH活性+hCG | 三种不同剂量:2.5IU(G1)、10I(G2)和301(G3)皮下注射,每天分5次注射 联合250IU hCG,24h后再注射250IU hCG(皮下注射) 1IU相当于10μg纯FSH – p 第6天一半剂量的FSH – p | 在14h光照和10h黑暗的光控制系统下放置18只家猫 18只母猫的分配:青春期前母猫(n = 9) 成年无发情母猫(n = 9) 子宫灌洗收集胚胎(第11 – 13天) | 除G1期一只青春期前的母猫外,其余母猫均发情 排卵率(%)和胚胎成 成年母猫: G1 = 72.9%.2.6±2 G2 = 43.6%,15.3±12.4 G3 = 35.3%,8.6±6.1 活率(x±sd)分别为: 青春期前母猫:0% | Verstegen et al.(1993) |
huFSH + hCG hMG(15IU FSH和I.H)+ hCG | 或者G2GA(n = 4)每天注射4次15IU huFSH(肌内注射),IU hCG(肌内注射) 次15IUhuFSH(肌内注射),G4 GC(n = 6)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huFSH,同时hCG(肌内注射) G5 GD( )连续注射hMG(15IU FSH和LH)5d,hCC(肌内注射)同时12h + 1h后注射1次 同时12h + 1h后注射1次100 12h + 1h后注射1次100IU G1 GA((n = 5)每天注射4 0.1mL生理盐水(肌内注射) G3 GB(n = 6)每天注射4 同时34h后注射1次100IU 次7.5IU huFSH(肌内注射) | 16h黑暗的光控制系统下放置成年短毛家猫 通过内镜选取母猫卵泡[卵泡直径(或)子宫张力] 腹腔镜检查收集hCG或生理盐水处卵母细胞≤1mm、无黄体和理27 – 34h后的 在8h光照和 | 在G1、G2、G3和G5期,>3mm G4期,卵泡生长不太 卵巢:G3和G4 = 无 G1和G2 = 6.4±1.7 G5 = 10.64±2.9 抽吸出的卵母细胞受精到2.9mm,其中一个卵泡明显,没有卵泡>1.9mm 率均接近20% 卵泡大小从2.0mm增大 抽吸出的卵母细胞/ | Orosz et al.(1992) |
eCG + hCG | 第1天注射150IU(肌内注射),然后在80h、84h、88h、92h、96h分别摄入100IU | 45只无卵泡发育和黄体组织的母猫(n = 9/组) | 对平均卵泡数无影响,但在hCG注射后92h和96h时成熟卵母细胞减少 处理96h后退化卵母细胞增多 | Donoghue et al.(1992) |
eCG + hCG | 静脉注射100IUeCG(GI) 肌内注射100IU eCG(G2) 静脉注射75IU hCG(G3) 肌内注射751U hCG(G4) 肌内注射100IU eCG,80h后肌内注射751UhCG(G5) | 20只埋置留置针的乏情期的母猫(n = 4处于12h光控制系统),无黄体,无成熟卵泡(≥2mm) 照和12h黑暗光 | 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比肌内注射的母猫提前1d进入发情期(P<0.05) 至少有10个成熟卵泡 G1、G2和G3期25%(1/4),G4期50%(2/4), 母猫在2 – 3d发情,而G5期100%(4/4)母猫均 | Swanson et al.(1997) |
eCG + hCG FSH + hCG | 供体动物:第1天注射100IU eCG 第2天注射50IU eCG 第3天注射50IU eCG 第7天注射500IU hCG促进排卵 受体动物:第1天肌内注射2mg FSH,随后每天肌内注射1mg直至发情或第1次发情 第7天注射500IU hCG诱导排卵 | 24只季节性乏情混合品种母猫 | 5/5供体母猫发情。18/19母猫在第一次使用ESH – p后3 – 6d发情(44d±03d),发情持续时间5 – 14d(9.4d±0.7d) | Tsutsui et al.(2000) |
eCG + hCG | 单次注射150IU eCG,80 – 84h后单次注射100IU hCG | 16只母猫在发情期通过阴道细胞学检查刺激卵泡活性和排卵 | 所有母猫均排卵,平均黄体数为13.5个和20个 | Santana et al.(2012) |
FSH – p | 2mg/d,卵巢不活跃的母猫(无黄体,无卵泡或卵泡<2mm)持续注射5d | 93%(28/30)的母猫在5 – 6d内发情 | – | Cline et al.(1980) |
首次注射后3 – 5天可观察到发情迹象。虽然不同注射方案效果良好,但FSH与hCG联合使用存在局限性,多次注射效果欠佳,还需频繁抑制且增加应激刺激。因此,只需单次注射的eCG更为常用。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每天注射2mg FSH直到出现发情迹象(通常需3 – 7天),随后自然交配或注射250IU hCG ;二是单次注射100 – 150IU eCG,然后在5 – 7天后使用50 – 100IU hCG诱导排卵 。
激素处理最大的问题往往是过度刺激卵巢产生副作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通过产生新的卵泡波改变内分泌环境,导致雌二醇水平升高(过度刺激),并伴随额外排卵后孕酮水平增加。这些内分泌环境的破坏会干扰胚胎早期发育及运送,进而影响妊娠率。eCG的使用与卵泡囊肿和无排卵卵泡相关。发情迹象也可能微弱或难以察觉 。由于激素失衡改变了输卵管运动和(或)子宫环境,卵泡囊肿可能是激素诱导发情中低生育力的原因 。
激素处理的另一个问题是产生对抗eCG和hCG的中和抗体,可能直接影响处理效果 。但如果两次处理间隔较长(至少4个月),则排卵几乎不受影响 。
GnRH激动剂
GnRH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种十肽。在生理状态下,GnRH呈脉冲式刺激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在母犬中,需每70至90分钟注射一次GnRH,且持续8天以上才能诱导出可育性发情 。然而,如此频繁的激素注射限制了GnRH及其激动剂在猫(以及犬)诱导发情中的应用。在人医领域,通过具有脉冲性释放功能的皮下输注泵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该方式成本高昂,且需要手术移除,并不适用于猫。
GnRH激动剂植入物为持续释放提供了可能,目前地洛瑞林植入物(2.1mg、4.7mg、9.4mg)已在兽医临床注册使用。Zambelli等使用4.7mg地洛瑞林植入物,成功诱导13只猫(100%)发情,其中7只母猫性行为发生变化。以100%角质化上皮细胞为特征的发情高峰出现在植入给药后的5.0天±2.2天(范围为4至11天),且未观察到任何副作用。在3只接受人工授精的猫中,受孕率达100%,这表明地洛瑞林植入物可用于母猫发情诱导。不过,在母犬使用地洛瑞林植入物后,曾出现过导致流产的黄体早衰现象 ,因此建议在排卵前后移除植入物,并在妊娠期间监测孕酮水平。为避免类似问题,上述3只猫的植入物均通过手术移除 。
一般考虑
尽管母猫仍被视为诱导排卵动物,但自发排卵现象的观察似乎比以往更为频繁。在尝试诱导发情前,了解孕酮水平至关重要,因为孕酮会阻碍诱导发情。
结论
家猫诱导发情的方法多样。尽管许多方案仍处于试验阶段,但在宠物饲养和育种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育种员常采用光照系统来诱导和维持发情周期。虽然激素处理诱导发情的方法对于宠物主人而言并不常用,但在临床中可作为一种考虑。利用FSH或eCG和hCG诱导母猫发情和排卵,也可应用于濒危或野生猫科动物。未来,使用GnRH激动剂植入物诱导发情和排卵可能成为常用的新方法。
发情周期抑制
控制流浪猫数量是全球兽医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抑制发情也是众多猫主人的需求。避孕是一种阻止生育的可逆方法,而抑制发情则指通过阻断或抑制卵泡期来抑制发情行为。抑制发情需兼顾安全性、可靠性和可逆性,以满足猫主人需求,同时要契合该物种的生理特性。例如,患有心脏、肾脏等疾病的母猫,在麻醉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可通过药物抑制发情。周期性暂时抑制母猫发情能满足多数猫主人的要求。像缅因猫在炎热时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甚至厌食,导致整体身体状况恶化,繁育效果不佳(个人观察)。此外,一些国家和登记部门规定只允许2年3次繁殖,抑制发情可助力控制繁殖。然而,尽管抑制发情需求高,但家养猫可逆性抑制发情的选择有限。最古老且目前唯一被批准的方法是使用孕酮(口服或注射),不过其副作用与给药剂量和频率相关。另一种长期抑制发情周期的方法是GnRH激动剂植入。褪黑素(口服或植入)是短期抑制发情和控制光照时长的有效方式。短期抑制的另一种选择是诱导排卵,这会引发假孕。机械的阴道刺激和(或)雄性(输精管切除或去势的公猫)刺激,以及通过hCG或GnRH激动剂诱导排卵,会使排卵和高水平孕酮持续约45天(范围为35至76天) 。
孕激素
孕激素是预防或抑制母猫发情最常用的药物 。调控小动物繁育力常用的孕激素有醋酸甲地孕酮(MA)、醋酸甲羟孕酮(MPA)和孕酮。
合成类孕酮物质抑制发情的机制尚存争议。一般认为,孕激素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的GnRH以及垂体的FSH和LH释放,从而阻断卵泡生长和排卵 。但也有证据表明,该机制并非起主导作用。孕激素可能通过改变子宫运动,阻碍精子和卵母细胞运输,进而影响受精 ,还可能干扰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附植 。
孕激素的种类和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 。孕激素的不良反应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药物与孕激素作用的结合及模拟亲和力,二是与其他类固醇激素、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亲和力 。这些孕激素在雄性化、胰岛素抵抗、异常生长和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等方面的作用已有相关描述 。此外,研究显示,生殖系统受其直接影响,可能引发子宫病理、乳腺增生和肿瘤 。尽管乳腺病理学的机制尚有争议,但主要涉及实质增生,反复给药后可能发展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母犬和母猫体内的孕激素可刺激生长激素(GH)分泌 ,高水平的GH会导致乳腺结节 。母猫经孕激素处理后,GH直接作用于乳腺,增加乳腺肿瘤发生率 。在发情周期的分泌阶段注射孕激素,易引发子宫蓄脓。孕激素处理家猫还会导致高血糖,不过对年轻母猫健康影响不大。孕激素处理期间出现的糖尿病,可能与GH分泌增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有关,也可能是孕激素的直接作用 。即便在正常发情周期的间情期,高水平内源性孕酮也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孕激素会引发亚临床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这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产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但其对应激反应的临床影响尚不明确。局部注射后的反应可能包括褪色、脱毛、钙质沉着症和皮肤萎缩。经孕激素处理的母猫通常会食欲增加,导致体重上升和多饮 。
孕激素可能导致不孕,甚至危及生命 。鉴于这些副作用,使用孕激素时需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剂量、频率及给药持续时间),避免用于非青春期母猫、潜在妊娠母猫和(或)任何有肝脏、乳腺或子宫病理临床症状的母猫 。需强调的是,误用孕激素会产生明显副作用。因此,可通过调整孕激素剂量 ,以及仅在乏情期或发情后期注射 来减少副作用。
MPA
MPA(17α – 羟基 – 6α – 甲基孕酮)是最有效且应用广泛的孕激素。它对孕酮受体亲和力高,这是乳腺增生和肿瘤发展风险增加的原因。此外,其孕酮效应还增加了子宫病理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虽然它对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不强,但其长效特性会引发副作用。因此,在一些国家,MPA的使用受到严格审查,甚至禁止用于小动物。
与MPA相关的副作用与其剂量密切相关。口服5mg/d或注射25至100mg,可抑制发情2至4个月。根据Munson和Romagnoli的研究,注射通常每6个月重复一次 。也有其他剂量建议,如每3至4个月注射2mg/kg,每5至6个月注射3至5mg/kg ,或每5个月注射2mg/kg 。
Romagnoli引用1963年Harris和Wolchuk关于猫的MPA的研究表明,最低口服剂量0.01mg/kg和0.05mg/kg,每24小时服用一次,持续12个月,最低剂量的有效性达100% 。随着第三代孕酮的出现,如今建议避免对母猫使用MPA 。
MA
MA是一种合成孕激素,半衰期短,具有轻微的糖皮质激素活性和极轻微的盐皮质激素活性,因此副作用比MPA小。基于这些特性,MA更适合作为家猫的孕酮补充剂 。理想情况下,应在乏情期开始注射,常见的建议剂量为2.5至5mg/d,持续3至5天,之后每周以相同剂量维持一次 。也有其他剂量建议,如每2周每只给药5mg,每周每只给药2.5mg,即将剂量减半,每3至4天给药一次 。
接受MA处理的猫,患乳腺癌、糖皮质激素阻滞和体重增加的风险更高,且副作用与剂量相关。MA也曾用于治疗皮肤病或行为问题,当剂量>0.625mg/kg,每24小时给药一次(间隔24小时),持续1周,或间隔48小时,持续2周时,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抑制和糖尿病等短期副作用 。若MA使用剂量更低、重复频率更高(每周0.625mg/kg,持续30周),则可能更安全,主要副作用为1/3接受MA处理的母猫食欲增加 。
尽管MA因副作用(主要是子宫蓄脓)风险增加不被推荐使用,但可在发情期开始时用于抑制发情。此时,剂量为每只猫每天5mg,直至发情停止(至少治疗3至4天),随后剂量应减至每只猫每周2.5mg或每只猫每2周5mg 。在意大利,允许使用极低剂量(0.01至0.03mg/kg,间隔24小时)的MA(雌酮醇,MSD)抑制发情期 ,但需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虽然MA被认为比MPA更安全,但不规律的长期使用仍可能导致与MPA类似的副作用 。鉴于对潜在副作用的担忧,不建议将MA作为母猫长期发情抑制药物进行重复给药。
孕酮
与MPA和MA相比,孕酮具有更强的抗促性腺激素作用、抗雌激素作用以及减少妊娠的作用 。因此,相较于其他化合物,孕酮被视为更安全、副作用更轻微的药物 。最低剂量(10至30mg/kg)的孕酮 可作为对子宫、乳腺和内分泌系统影响轻微的避孕药使用,抑制时间持续4.5至10个月不等 。建议3个月后重复注射,接着4个月后再注射,最后每5个月注射一次。
其他孕激素
其他孕激素,如左炔诺孕酮、地马孕酮、氯地孕酮、烯丙孕素(四烯雌酮)等仍处于实验评估阶段。左炔诺孕酮(LEV)是一种皮下植入物(16mg),抑制周期为12个月,但无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注射后出现了一些子宫问题 ,但后续证实生育能力未受影响。对猫进行LEV植入物的剂量反应检测表明,6种植入物的阈值浓度(36mg,Norplant®)可诱导卵巢抑制 。
在欧洲,氯地孕酮(CMA)可口服或制成植入制剂。其主要副作用为体重增加。当治疗持续较长时间(6年或更久)时,乳腺和子宫会出现一些病变 。关于地马孕酮作为母猫避孕药的情况了解较少。烯丙孕素(ALG)已成功用于母猫发情抑制 ,且无明显短期副作用。
结论
本章作者不赞同对母猫使用目前推荐剂量的长效孕激素进行避孕。应避免对未性成熟的母猫使用持久或长效孕激素,因为这可能导致幼年母猫出现危及生命的乳腺肥大 。
给药时间可依据猫主人的需求、猫的年龄和安全性进行调整。青春期后且无健康问题的年轻母猫,给药时间可为12至24个月 。使用长效孕激素抑制发情(超过12个月)时,建议停药数月,以减轻药物影响。可从短期给药(最多6个月)开始,在停药期进行临床评估和血液分析(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血糖谱),以便早期评估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孕激素需谨慎,目前尚无科学依据明确其安全给药时长。任何孕激素给药都应从间情期或发情后期开始,因为高浓度雌激素和孕激素类似物联合使用,可能增加猫患子宫蓄脓 和乳腺纤维瘤性增生 的风险。可借助阴道细胞学检查和孕激素浓度检查,确定母猫所处的发情周期阶段。处于发情期的母猫应在一周后重新评估,以明确其发情周期时间。若母猫处于发情后期,可开始给药;若处于间情期,则应在约30天后再次评估。虽然有人建议使用GnRH诱导排卵 ,但在临床实验中,该做法并不常用。
通过诱导排卵和假孕来短期抑制发情
母猫的发情可通过诱导排卵来中断。在自然繁殖过程中,LH峰的强度和频率 取决于发情期天数以及交配频率。未受精的排卵会刺激黄体活动,使其进入一种被称为假孕的长期状态。假孕持续时间在35至76天不等(平均45天),可通过阴道机械刺激、去势公猫刺激或激素处理(hCG或GnRH激动剂)实现 。用棉签刺激阴道,能模拟交配时阴茎棘引发的刺激,进而诱发LH峰,但这一过程需反复进行才能诱导排卵。该避孕方法存在两个局限性:其一,母猫对此耐受度低;其二,反复使用会增加与长效孕激素处理相关的病理风险。因此,它更多被用作抑制发情的短期处理方案。
光照处理和社会活动
母猫对光照周期极为敏感,当光照时长从每天14小时缩短至8小时,母猫会进入乏情期,发情周期随即停止 。在8小时光照和16小时黑暗的处理条件下,母猫不会出现发情现象 。光照减少会促使内源性褪黑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性活动减少。
褪黑素
褪黑素(N – 乙酰基 – 5 – 甲氧基色胺)由松果体在黑暗时分泌。它会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在家养母猫中,褪黑素抑制GnRH,致使FSH、LH水平降低,进而抑制发情周期 。光照减少对猫的影响显著,黑暗状态下褪黑素分泌可增加15倍 。
注射褪黑素并非可行选择,因为给母猫给药难度大且缺乏实践操作性。Leyva等证实,在24小时光照下,每隔1天皮下注射5mg褪黑素,可抑制发情长达60天,且该处理完全可逆。经处理的母猫恢复发情时,雌二醇 – 17β水平更高,卵泡生长模式更长,发情持续时间也更久,这表明无论是否使用褪黑素,母猫都能感知24小时光照周期。褪黑素虽能延缓或阻止促排卵所需的交配后LH峰值,并增加交配间隔的不应期,但仍有67%的猫表现出发情和排卵现象 。目前尚未有其副作用的报道,且后续进行繁殖的母猫也能成功妊娠 。所有关于褪黑素处理的研究均在母猫发情周期内开展(无论是自然繁殖季节的长日照时期还是特定光照条件下),且所有口服制剂处理的研究都显示出可逆性。
口服制剂需每日给药,但给猫口服药物并不容易。6只母猫在关灯前3小时,以每只猫每天30mg的剂量补充外源性褪黑素,持续35天,可有效抑制卵巢活性 。在8小时采血期间,褪黑素循环水平高于夜间内源性褪黑素浓度。处理过程中,所有母猫均未出现排卵迹象,并在处理结束21至40天后恢复正常卵巢活动。不过,在口服褪黑素处理前3周内粪便雌激素水平升高的母猫,并未立即产生效果 。在关灯前2小时,以每只猫每天4mg的较低剂量口服褪黑素片(黑色素醇;Ellisium公司),也有类似效果 ,从治疗开始平均抑制发情可达50天。该效果立竿见影,因为处理开始时没有母猫表现出发情。作者强调,精确依据母猫发情周期,在发情后期开始处理,可获得直接效果。在参试的12只母猫中,观察到19次发情间隔,其中7次发情周期中出现排卵和假孕,这或许是抑制发情的一个辅助因素。
对纯种猫分别采用3种剂量的褪黑素(每只猫每天0.9mg、5mg和10mg)进行处理并比较 。在褪黑素剂量最低的第1组中,7/10的母猫在处理第1周内出现发情行为,后续研究因此暂停。在另外2组中,5/24的母猫因实验开始时排卵而被排除。另有5/24的猫在研究开始10天内出现发情迹象。这些猫(东方猫、斯芬克斯猫和德文雷克斯猫)在处理前发情间隔时间很短。3/24的母猫因不愿每日口服药片,处理被迫中断。仅有7/24的母猫成功抑制了发情。所以,口服低剂量褪黑素的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褪黑素植入物(Melovine,CEVA Santé Animale,Libourne,France)的药代动力学尚未在母猫体内深入研究,且存在未按说明书使用的情况 。
褪黑素植入物的效果并非即时显现,至少需要11天才能抑制卵泡活性 。因此,强烈建议给药母猫与公猫分开至少2周,因为褪黑素给药开始后的发情可能使其受孕 。在上次发情期结束和下次发情期开始的间隔使用褪黑素十分关键 ,因为抑制发情的时间似乎取决于动物给药时所处的发情周期阶段。与发情期相比,在发情后期皮下植入18mg褪黑素植入物抑制发情的时间(113.3天±6.1天)是发情期植入的2倍(61.1天±6.8天) 。同时,Faya等研究发现,所有在发情后期植入的母猫抑制时间为63.8天±5.4天 。对此结果的一种可能解释是,高浓度雌激素会下调大鼠和人类卵巢褪黑素受体的表达 ,但这一现象在猫身上尚未得到证实。抑制发情的时间似乎也受开始给药季节的影响 。使用这种植入物延长自然乏情期是可行的 。植入物无副作用,植入后的母猫可正常繁殖,6/8 和12/17 的母猫成功妊娠。对体重1.5至2.0kg的青春期前母猫植入18mg褪黑素植入物(Melovine),不会推迟其青春期。研究中的所有动物均在预期时间(达到成年体重的75%)进入青春期 ,这表明给药未影响其生长。不过,青春期前和青春期后猫在行为上的差异尚不明确。褪黑素植入物的使用可通过更适配猫的施药器进行优化。当该植入物商业化用于诱导母羊发情时,被包装在两根25号植入物棒中,配有应用枪和无菌针头。理想情况下,应使用易于操作的单个无菌施药器和12号针头。
以下是使用褪黑素植入物抑制母猫发情的文献汇总:
Griffin et al.(2001) | Gulyuz et al.(2009) | Gimenez et al.(2009) | Faya et al.(2011) | Schäfer-Somi(2017) | |
空白对照(安慰剂) | 4 | 6 | 5 | 12 | |
单个植入物 | 4 | 6 | 9 | 17 | 27 |
5 个植入物 | 4 | ||||
剂量 | 12~60mg(5×12) | 18mg | 18mg | 18mg | 18mg |
发情周期阶段 | 未评估 | 未评估 | 发情后期 9 只,发情期 9 只 | 发情后期 | 发情后期 |
结果 | 抑制持续时间未知 成功率达 75% | 日照时间为 10.5h 对照组 – 所有母猫都发情 处理组 – 只有 1 只母猫发情 | 发情期植入,抑制发情 61.1d | 抑制发情 63.8d | 22 只母猫在平均 103.9d 内没有发情 6 只母猫处理后 1~10d 处于发情期,其中 1 只母猫妊娠 |
副作用 | 子宫病理 | 无 | 无 | 无 | 无 |
结论 | 褪黑素植入物可延长季节性乏情 | 对哺乳期猫的有效性还没有研究清楚 | |||
特异性 | 植入 2d 后阴道细胞学检查发现上皮细胞(发情后期植入) 植入后 2~3d 有发情迹象(发情后期 VS. 发情期) | 排卵和假孕占植入后没有发情结果具有高度特异性 43.3% | 英国短毛猫和挪威森林猫之间有显著差异性 (P<0.05) |
结论
针对褪黑素处理,猫个体反应差异较大。品种差异似乎对反应有影响,但因特定品种动物数量不足,难以证实。由于植入物对更易受季节影响的品种似乎更有效,6至9个月的发情抑制时间较为理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能否达成这一目标。
GnRH激动剂
用于成年母猫
缓释GnRH激动剂植入物,如Suprelorin®,适用于长期抑制猫的发情周期。操作时,将猫仰卧位保定,在靠近脐部位置的皮下植入植入物。植入部位需剃毛,并用抗菌磨砂膏清洁皮肤。操作者捏起皮肤,将植入装置针插入皮下,注入植入物(如图3.1所示)。植入后,最好按压皮肤约1分钟,以检查植入物位置,避免其溢出。在此位置植入的植入物,必要时较易取出。
使用缓释GnRH激动剂植入物处理后,GnRH激动剂浓度会骤然升高,可观察到成年母猫出现可育的诱导发情 。随后孕酮浓度增加,表明发生了排卵 。地洛瑞林缓释植入物的药效持续时间差异较大 。4.7mg地洛瑞林植入物的平均药效持续时间为(22.7 ± 2.1)个月(范围16.1至36.7个月,n = 20),家养猫为(16.0 ± 5.7)个月(范围8至38个月,n = 26) 。9.4mg地洛瑞林植入物的药效持续时间大于18.5个月 。尽管一项研究(n = 20)报道称无副作用,但也有副作用(6/26)被发现,如持续发情(n = 2/26)、泌乳(n = 2/26)、纤维腺瘤病(n = 1/26)、囊性子宫内膜增生(n = 1/26) ,以及活动量减少和体重增加 。此外,还存在起效延迟 、有发情迹象且雌二醇增加 和无反应者 。个别母猫药效的起止情况,需要猫主人仔细观察,以防止不必要的交配。处理效果具有可逆性,药效过后,猫会恢复季节性发情 或通过eCG和hCG诱导发情 ,并成功妊娠(n = 9/9 ;n = 12/交配数量未知 ),产下幼崽。幼崽大小与未处理的幼崽无显著差异,母猫也表现出正常的母性行为 。需注意避免在妊娠早期进行处理,有报道称此时处理可能导致分娩后母性行为缺失 。
青春期前使用
给小于114.4天±12.7天的新生动物、青春期前动物以及体重为成年动物50%的动物,使用1/3剂量的4.7mg Suprelorin®(约1.6mg地洛瑞林),无法诱导发情,但会明显推迟青春期 。诱导效应在药效结束后完全可逆,诱导效应期平均为281.2天±21.6天(范围180至428天),而对照组为177.8天±10.8天 。有研究表明,给3至9月龄的母猫注射4.7mg地洛瑞林植入物是安全的,其中一只猫在临床观察到诱导发情,另一只猫在亚临床(阴道上皮完全角化)状态下观察到。青春期明显推迟,且在观察期结束后,21至36月龄(n = 4)的动物仍处于青春期前 。
结论
对于存在生殖障碍的母猫,诱导发情是临床上较好且风险较小的治疗手段。在乏情(原发性或继发性)情况下,首选轻度干预和社会刺激,之后再考虑激素治疗。找出生殖障碍的原因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抑制发情的替代疗法是家猫饲养者和动物管理协会的普遍需求。尽管目前理想的控制种群数量和抑制发情的非手术方法尚不明确,但在宠物猫领域仍有一些可能性。药物的利弊应向猫主人如实告知。即便某些药物可能存在较大副作用,对于特定患猫而言,也可作为一种选择。在选择抑制发情方法前,必须综合考虑原因、持续时间、年龄、品种、动物整体健康和生殖状况以及操作难易程度。如前文所述,若能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各种方案都能做到安全、可预测。虽然部分方案安全性更高,但对于每一种发情抑制处理方案,都需密切、谨慎地评估。寻找新的药物和更安全的抑制发情方案,对兽医研究涉及的所有物种,尤其是家猫而言,仍是一项持续的挑战。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禁止转载。著作权已登记,侵权必究。 作者:ACBA 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