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经典
-
1.1 猫的驯化与起源
几个世纪以来,家猫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尽管在某些文化中,它们被视为备受尊崇的生物,但有时也会被当作恐惧和迷信的对象。 猫至今仍是神秘的动物,我们对它们的了解还不完全。尽管有着悠久的与人类相伴和被人类接纳的历史,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与人类保持着一定距离。猫能够保留其野生祖先的特征和尊严,同时又能舒适地适应我们现代生活的家庭环境和条件。 在一个人类个性不断受到威胁的时代,当过度拥挤、噪音和视觉上…
-
0.0 前言
家猫是在密集圈养和高强度繁育条件下最难繁殖的动物物种之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被驯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它们独特的体质特性。与牛、马、羊、山羊和狗不同,猫是独居且具有领地意识的动物。因此,将它们圈养在有限的空间内,并且与大量其他猫共处,这违背了它们的天性。过度拥挤和不当的饲养管理会引发无数的传染病和行为问题。猫是纯粹的肉食动物这一事实,也导致了许多营养方面的问题。尽管猫需要大量的动物组织作…
-
《Feline Husbandry》:多猫环境中疾病控制与管理的奠基之作
《Feline Husbandry: Diseases and Management in the Multiple-Cat Environment》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病毒学与临床兽医学专家 Niels C. Pedersen 教授主编,1991 年出版。作为全球第一本系统探讨多猫环境中疾病控制与管理策略的专业著作,该书在猫科动物群体医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繁殖管理、遗传筛…
-
4.7 遗传异常
遗传异常是所有繁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的问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异常很常见,但猫就像其他动物一样,必然会有其缺陷。令人沮丧的是,这些异常如果不加以纠正,可能会在后续的窝次和后代中重复出现。很多情况下,繁育者会关注饲养、饮食或兽医实践的改进,但忽视了当前的遗传研究和改进。随着兽医学院开始举办面向繁育者和兽医的遗传学会议,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 要理解遗传缺陷的问题,需要从全局角度来看待。当处理营养缺乏症、细菌…
-
4.6 阈值性状
多基因遗传通常与从一种极端表达平滑变化到另一种极端表达的性状相关。然而,多基因变异也可能涉及一种不连续的变异类型,乍一看似乎由主要基因控制。解释这一现象的最简单方法是将其视为多基因的累积效应。当这种累积达到某个水平时,会导致某个过程越过“发育阈值”,从而出现一种新的表型。这种类型的性状被称为“阈值性状”。 另一方面,如果由于缺乏足够的正向(上调)多基因,某一发育过程未能顺利完成,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
-
4.5 连续变异
之前章节中描述的遗传类型被称为离散或不连续遗传,因为涉及的特征是明确定义的。例如,没有人会将虎斑猫与黑猫混淆,或者在有了一定经验后,将鲭鱼纹虎斑与大斑纹虎斑混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性状都是以这种方式遗传的。许多特征表现出从一种极端形式到另一种极端形式的连续变异。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黄色色素强度的变化,它可以从浅姜黄色到浓郁的红木色不等。虽然产生黄色猫需要一个主要的遗传突变,但表现强度的广泛变化是独立于…
-
4.4 性限制表达
还有一种与性别相关的遗传形式,遗憾的是,有时它会被误认为是性连锁。这种情况是指基因的表达仅限于一种性别,尽管基因本身是由常染色体携带的。目前尚未报道猫类中有任何影响被毛颜色的性限制基因表达的明确例子,但其他特征却有这样的例子。 隐睾症是指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降入阴囊。此情况似乎由一个或多个基因引起,且被认为是男性的性限制遗传缺陷,尽管这种缺陷也可能导致女性生殖道的异常。在其他物种中(如山羊、猪和狗)…
-
4.3 性连锁遗传
猫是少数几个展示性连锁性状的哺乳动物之一,这种性状可以追溯到遗传学的起源。许多关于动物遗传学的书籍都提到了雌性猫中出现的罕见玳瑁花纹,以及类似颜色的雄性玳瑁猫的极少见性。 在第二章中提到,个体的性别是由一对特殊的染色体决定的:X 和 Y。这些染色体携带的基因位点可能会发生突变,与普通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突变方式相同。然而,有一个重要的区别:由性染色体携带的突变等位基因与性别相关,并表现出“性连锁”的…
-
4.2 连锁
猫有 19 对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上包含数千个基因。尽管已知的突变数量很少,但这些突变很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对于实际的繁育来说,这意味着各种突变会独立地遗传。 然而,当两种突变恰好发生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此时,独立分配模型将不再完全适用。因此,在杂交中,这两个基因倾向于在一代代的遗传过程中保持在一起。这种“保持在一起”的现象被称为“连锁”,而这两个基因则被称为“连锁基因”。…
-
4.1 基因的多效性
有些基因似乎只修改一个单一的性状,而另一些基因则同时影响多个性状的表现。在后者的情况下,这种基因被称为具有“多效性”的作用。多效性这一概念与基因作用的深入分析密切相关。表面上看,许多基因在不同程度上会表现出多效性作用。例如,如果将眼睛颜色和被毛颜色视为独立的性状,那么暹罗猫的基因就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多效性,因为它同时影响眼睛颜色和被毛颜色。然而,如果将动物的色素沉着视为一个整体,则不存在多效性。这是…